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薛仁贵,为何清朝一个名将也没有?贷款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罪有何区别_石达开_国君_贷款

本文目录

  • 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薛仁贵,为何清朝一个名将也没有
  • 贷款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罪有何区别
  • 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出走的失败是否是历史必然以当时的历史条件,石达开具备独立生存的条件吗
  • 春秋时期,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君主都称“公”,楚国却称“王”

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薛仁贵,为何清朝一个名将也没有

这是提问者“大汉族主义思想”在作怪,对于这类思想者我不禁要问问,按照你这种“大汉族主义者”的观点,唐朝算得上有名将吗?唐朝“中华民族”典型代表朝代。

清朝名将咱们别的不说,左宗棠怎么也算名将吧。莫非提问者也认为林则徐、左宗棠等人也是汉奸?不配做名将?一位夺回新疆、平定陕甘、保卫闽台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在保卫疆土的名将,就因为他是清朝的将领就不算名将了?

(1)清朝名将被“清宫戏”害了

现在影视剧“清宫戏”比较多,全是后宫尔虞我诈,虽然,这是影视剧自身特点,毕竟现在电视剧、影视剧男男女女、谈情说爱非常受欢迎,特别是电视剧,现在主体受众是家庭妇女。为啥其他朝代搞不过清代?这个主要是之前的细说太有影响力了,而且时代又近,普通老百姓又没什么大要求,就需要“享受”。所以,细说、清宫戏驰骋电视屏幕。

由此,人们越来越知道清朝的皇帝和皇帝的妃子,一些大臣除了跟皇妃搞婚外情的能被人记得,有几个大臣能被知道。

(2)清朝名将简述

使得中国统一的施琅、清朝建立第一功臣多尔衮、康雍乾时期名将岳忠琪、康雍名将年羹尧、乾隆时期的阿桂、咸同光年间的左宗棠,这些都是地位高到独掌一个战役甚至战略方向的元帅级别的名将。当然,清朝也有不少笨名将,例如除了会花钱、会赚钱外的李鸿章。

除了元帅级别的名将,还有诸如大将级别名将,例如刘锦棠、刘永福、冯子材、左宝贵、宋庆、鲍超、富明阿(袁崇焕后人)等。

(3)反清朝时期的名将

同样,清朝也有不少农民起义,像石达开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最完美”的军事将领,其军事天才只有左宗棠能与之抗衡,曾国藩被石达开杀得几次哭嚷着自杀。后期石达开甚至向走回传统的“农民起义”丢掉“拜上帝教”色彩,可以说是太平天国运动中最富有人性、最有军事才华和战略眼光的人之一。

除了石达开外,“捻军”的张宗禹、白莲教起义的王聪儿等也都有些军事才能。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没有清朝,新疆这个已经从“安史之乱”后就丢失的领土还能回来吗?包括两大活佛体系、金瓶掣签等制度被构建的西藏,是在清朝才被实实在在进入中国领土。除此之外,中国广大边疆地区的领土都是在清朝获得巩固的。因此,现在罔顾历史史实,否定元清统治的合法性,忽视它们的历史贡献的人,要么别有用心要么受人之命,实属祸害。

贷款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罪有何区别

贷款诈骗罪与骗取贷款罪的区别在于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人的行为符合了骗取了贷款罪的构成要件,成立骗取贷款罪;同时在案证据又能证明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则更进一步成立贷款诈骗罪。道理很明显,贷款诈骗罪比骗取贷款罪的量刑更重。

骗取贷款罪是2006年《刑法修正案(六)》第10条增设的罪名。骗取贷款罪的立法目的是对贷款诈骗罪未能规制的范围进行补充,在贷款诈骗罪之外,将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骗贷行为也认定为犯罪。

在该罪名设立以前,因向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可能涉嫌的罪名主要是贷款诈骗罪。该罪名的成立不仅需要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骗贷行为,同时主观上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对于目的犯来说,主观上非法占有目的辩护往往是该类犯罪的核心辩点。

骗取贷款罪的客观构成要件与贷款诈骗罪高度相似,但骗取贷款罪主观上并没有对非法占有目的进行要求,使相关行为被入罪的概率极大的增加。

在《刑法修正案(六)》实施之前,可以通过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打掉贷款诈骗罪指控的案件;在《刑法修正案(六)》实施之后,办案机关可以通过骗取贷款罪进行入罪。

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出走的失败是否是历史必然以当时的历史条件,石达开具备独立生存的条件吗

一直以来,有不少人认为石达开离开天京,带走精锐队伍是一种分裂行为;直接导致了后期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的惨败。石达开离开天京是历史必然吗?石达开离开天京后能生存吗?首先看第一个问题,石达开离开天京是必然的,理由如下:

一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对石达开百般提防和限制,洪、石矛盾渐深,直到难以调和。

天京事变,韦昌辉大肆屠杀杨秀清及其部下2万余人,将杨秀清嫡系精锐斩杀殆尽。韦昌辉的滥杀引起了天国众人的不满,为平息众怒,韦昌辉被凌迟处死。石达开回到天京主持军国大务,但洪秀全对石达开百般提防和限制。洪秀全让自己的两个草包哥哥架空石达开,石达开主持军国大务,并无实权,还要受到洪秀全两个哥哥的欺辱。洪秀全一直疑心石达开在处理杨秀清事件上的态度,因此矛盾日深,直至不可调和。

二 石达开出走后,洪秀全明里渴望石达开归来,实则暗里派人追杀,两广将士彻底寒心。

石达开离开天京时,仅有亲信数千人,都是府中殿将和家属亲信。并没有带走天国精锐大队。石达开走到安庆后,天国内部才有部队陆续出走,跟随石达开。“随后络续随翼王而出京者,官员兄弟约有五、七万人。”(《六安州总制掌书陈凤曹上六安州总制陈敬票》)。如果石达开真要分裂,以他的影响力,绝不会仅有这点人马跟随。

石达开离京后,洪秀全一面假仁假义多次呼唤石达开回京,还送去“义王金牌”一道以示笼络。实则派遣追兵一路追杀,昼夜不停。

洪秀全

咸丰七年五月二十五日(1857年6月16日)清将何桂清奏:“传闻本月十一日,翼王石达开已由铜井渡江逃往江北。洪逆令蒙贼(蒙得恩)、禾贼追之,禾贼亦乘势逃去。足见该逆自相残害,众版亲离。”

又江北大营钦差大臣蒙古正白旗都统都兴阿奏道:“又据温绍原察称,探得金陵自石逆去后,毛逆屡遣人追赶,皆为石逆所留,或竞遭其杀害,即广西老贼曾受伪职者,亦多借追亡为名,中途均各远遁。”

可见,石达开出走后,洪秀全曾派蒙得恩等人率兵日夜追杀石达开,这种行为彻底让石达开及其两广将士寒心。

三 石达开独力苦撑危局,即使出走天京依然为天京解围设法奔走

反观石达开,虽然和洪秀全矛盾已深,无法调和。但他仍然以手中仅有的人马坚守安庆,为天京缓和了战局。

1857年7月,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和春、提督衔漳州镇总兵张国梁率军向天京进逼,形势非常危急。此时,石达开近在安庆却不发一兵一卒救天京,是他不想救对洪秀全彻底失望了吗?不是这样的。

太平天国御座

石达开不救天京,一是以他手中的五六万人马,要守住安庆,面临十余万清军的围攻,已经是绝境拼死了,哪还有多余的兵马去救天京?

二是要解救天京之围,他这点人马去也是杯水车薪,在上游安庆牵制清军主力大军,减缓天京的压力才是战略上的正确选择。事实上,石达开在安庆奋战数月,牵制了大量清军,减缓了天京的压力。日后的天京被围,李秀成也采取的是分兵出安徽、浙江攻打清军两大营的策略。

三是即使在最艰苦时刻,石达开依然将主力调往南京,以少量兵力入江西,牵制曾国藩主力,打乱清军部署。

咸丰七年九月都兴阿奏:“又抄得石逆由安庆寄与洪逆伪章一纸,内有令贼党李寿(秀)成会同张洛行领数十万贼分扰下游,又调贼党陈玉成、洪仁常、洪春元、韦志俊、杨来清等各率贼数万及五、六千不等,概回金陵,并欲赴援江西,窜扰浙江等语。”

从这封奏折我们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即使在安庆困战的艰苦时刻,石达开仍然将主力李秀成、陈玉成等部调到下游去保卫南京,如果他真的要分裂,为何不带走陈玉成与李秀成?二是石达开准备以仅有的人马转战江西,分散清军主力的围攻,让曾国藩疲于奔命。

老对手曾国藩

果不其然,石达开入江西,清廷震动,急派曾国藩亲自督师围剿。“自达开之从安庆出师也,所至声势震荡,满清援浙、援闽、防蜀诸役,辄以湘军主帅曾国藩御之。”(《太平天国史稿》卷十九·石达开传)

第二个问题,以当时的条件石达开出走后能否生存?

石达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天国,然而这一切都没能得到洪秀全的理解。洪秀全对石达开的猜忌从未减少,在石达开艰苦奋战的时候,洪秀全还诱惑杨辅清离开石达开,撤走了石达开唯一的支援。

石达开从此陷入了后无支援,前有重兵围困的死局。只得孤军奋战,以仅有的人马搏出一线生机。由此,石达开决意远走四川,以蜀地为根基再做良图,不料最终全军覆没在大渡河。

石达开英勇就义

由此可知,石达开离开天京是历史的必然,是太平天国内部矛盾难以调和的必然。石达开出走天京灭亡也是必然,因为出走天京后石达开陷入了多面受敌的困境,就连唯一的支援、唯一的救命稻草杨辅清也被洪秀全诱惑离开了石达开。石达开从此只得孤军奋战,最终远走四川另寻出路,不料最后全军覆没在大渡河畔。

如果要给历史一个审判,洪秀全绝对是第一个被送上断头台拷问的人,是他亲手葬送了天国,即使强如石达开、陈玉成、李秀成这样的豪杰,也难力挽狂澜,改变败局。

春秋时期,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君主都称“公”,楚国却称“王”

春秋时期的确比较乱套,有的国家国君称“公”,有的国君称“王”。

但不是题主所说的其他国家都称“公”,唯独楚国称“王”。

要分清这个问题,还需要大体了解一下夏商周三代世袭分封制度。

相传大禹治水时,在洛阳西洛宁县的洛河中有神龟浮出,背驮“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以此治水成功,并且依次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制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

这事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

根据九州的远近,大禹确定了五服的制度,以此缴纳赋税和进贡物品。

每服五百里,由内而外,亲密关系逐次递减。

有的说法是以王城为中心画个正方形,有的说是画个圆形,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不管亲疏,地方的负责人都是一方诸侯。

到了商朝,演变为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商人本族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附属国。

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事务。

商朝末年商纣王时期,号称八百诸侯,分东西南北四镇,每镇各统领二百小诸侯。

即东伯侯姜桓楚、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南伯侯鄂崇禹。

东伯侯为天下八百诸侯之首,级别相同,但座次在其他三伯侯之前。

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开始实行世袭分封制。

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族子弟及功臣为列国诸侯,共分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其余不及五等者成为附庸。

据《荀子·儒效》记载,周公“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比如:

宋国---子姓,公爵。系商王帝乙之长庶子,曰微子启。封国地为今睢阳县。
鲁国---姬姓,侯爵。系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公姬旦,佐文王、武王、成王有功,乃封其长子伯禽于曲阜,以辅周室。
齐国---姜姓,侯爵。系炎帝裔孙伯益封地,今山东青州府。
晋国---姬姓,侯爵。系武王少子,曰姬唐叔虞。封于唐,后改为晋。封国地为今山西平阳府绛县东翼城。
燕国---姬姓,伯爵。系周同姓功臣,曰君奭。封国地为今幽州蓟县
楚国---芈姓,子爵。系玄帝姬颛顼后裔。封国地为今丹阳南郡枝江。
吴国---姬姓,子爵。系周太王长子姬泰伯之后。封国地为今吴郡。
许国---姜姓,男爵。系伯夷之后,曰文叔。封国地为今许州。

无论爵位如何,名义上都是诸侯国,诸侯国的国君对应着爵位等级,称谓就是:

宋公、齐侯、燕伯、楚子、许男。

这是很严格的,不可僭越。

姜太公封齐国,称为“齐侯”,位居“五侯九伯”之上。

五侯指的是“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是指九州之长,泛指天下诸侯。

姜子牙是齐国的始祖,谥号为齐太公。谥号需要周王朝批准才行。

这个或许是姜子牙对周朝建国的贡献,死后谥号为公,这也是一种褒奖。

这也符合中国人的习惯,对于去世的人给与更高的封号,以示尊崇。

齐国是大国,地位重要,之后的历代国君,都谥号为“公”。

活着的时候,诸侯在一起还是以“侯”相称。

再如周公旦,鲁国国君,侯爵,后世也以周公相称。

召公奭,燕国国君,伯爵,他的称谓“召伯、召康公、召公奭”等。

西周建立之初,周公、召公由其子到封国治理国家,他们留在朝廷辅佐天子,由于是周朝宗室大臣,而且辅佐朝政有大功,去世后谥号为“公“。

晋国,侯爵,在晋昭侯之前,都称晋侯。

晋昭侯把曲沃封给晋文侯的弟弟桓叔,晋国分裂为翼和曲沃。

晋侯也称作翼侯,曲沃是伯爵,先是称曲沃伯,后为曲沃武公(前716年--前679年)

后来,曲沃武公统一晋国,就成了晋武公。

之后,晋侯都称为“公”。

这已经是春秋时期,周室式微,权威丧失,各诸侯国不再那么听招呼啦。

国君去世,继承人就给确定谥号,不管周王室是否同意,诸侯国是否认可,起码自己国内叫着舒服。

有些因为势力强大了,逼迫周王提高爵位;有些诸侯国相互抬举,彼此提高爵位。

擅自改变谥号,这是僭越行为,可能就因为这么一个谥号,导致一场战争。

本来就想干一架,总要找个理由吧。

楚国是子爵,国君称为楚子。

我们听着别扭,楚国的国君们更感觉不爽。一直想提高一下国君的身份,可周王不允许。

一怒之下,楚国就自称为王。

一般史料皆称楚国称王始于楚武王熊通(?—公元前690年),但《韩非子》记载,楚武王之兄楚蚡冒已有“楚历王”的称号。

这恐怕是最早的自立为王吧。

但这一时期不仅仅楚国称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也都已经称王。

春秋时期,周天子作为天下共主,仅仅是名义上的存在。

各诸侯国各自行政,不再把周王放在眼里,不仅不听招呼,而且大多不再朝见和进贡。

国君的更替也不再按照程序上报批准,不管周朝廷是否认可,谁抢到算谁的。

国君去世后的谥号也是自行其是,想称啥就称啥,没那么多讲究,也没那么多计较。

诸侯混战,国家随时都面临着灭亡,那些谥号就没多少实际意义啦。

春秋时期,各国称谓的混乱,也反映出周王朝权威的丧失,对诸侯国掌控力的减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