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清朝初年的五个皇帝中,谁的后妃最多,谁的最少你怎么看
- 清朝每三年选一次秀女,后宫安排不完怎么办
- 为何满蒙联姻在乾隆朝达到顶峰,乾隆之后清朝后宫就几乎再没有蒙古后妃
清朝初年的五个皇帝中,谁的后妃最多,谁的最少你怎么看
清入关前,疆域狭小,宫闺卑陋,还没有明确的后妃制度。清朝后妃制度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一、努尔哈赤时期尚无后妃制度,相关制度也不完善。
不管是妻还是妾均称为福晋。他共有十四名后妃,其中有皇后叶赫纳喇氏,元妃佟佳氏等,五名侧妃,五名庶妃,共有十四人。这14位后妃中,女真人共有12位,蒙古女子2位。反映出努尔哈赤时期将重点放在统一女真诸部上,但在统一了叶赫,哈达,辉发,乌拉海西女真后,女真族的统一已基本完成。
二、皇太极时期,开创了后妃制度,并拥有一皇后四妃子。
皇太极即位后削弱三大贝勒权利,垄断政权,积极拉拢蒙古各部共同抗明。有关史书文献显示,他的15名后宫女人都被封了称号,排除有两名庶妃无史料记载,其中十三名嫔妃中来自于蒙古的妃子要比来自于女真的还要多一名,且地位最高的也都是蒙古女人,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地位上,蒙古妃嫔都要高于女真妃嫔。
三、顺治时期,觉得皇太极制定的后妃制度尚可。
于是在皇太极的基础上进行了添加,设有夫人、淑仪、婉侍、柔婉、芳婉、贞容、滇容、侍女八个品阶,其中贞容和滇容是在慈宁宫,而侍女没有品阶,其他均在乾清宫。顺治的后妃共十九人,有名号的包括废后博尔济吉特氏、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孝献皇后董鄂氏、贞妃董鄂氏、淑惠妃博尔济吉特氏、恭靖妃博尔济吉特氏、端顺妃博尔济吉特氏、宁悫妃董鄂氏、恪妃石氏、悼妃博尔济吉特氏,还有没有名号的庶妃:穆克图氏、巴氏、陈氏、唐氏、钮氏、杨氏、乌苏氏、纳喇氏。其中满族 8 人,蒙古族 7 人,汉人 5 人。
四、康熙时期,后妃制度逐渐成为一个完整体系,有关规定也更具体了。
康熙的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敬敏皇贵妃章佳氏,惇怡皇贵妃瓜尔佳氏,悫惠皇贵妃佟佳氏,温僖贵妃钮祜禄氏,顺懿密妃王氏,纯裕勤妃陈氏,惠妃纳喇氏,宜妃郭络罗氏,定妃万琉哈氏,荣妃马佳氏,慧妃博尔锦吉特氏,平妃赫舍里氏,良妃卫氏,宣妃博尔锦吉特氏,成妃戴佳氏,庶妃:钮祜禄氏、张氏、王氏、刘氏,嫔:纳喇氏、色赫图氏、高氏、石氏、陈氏(2人)、赫舍里氏、董氏、李氏、王佳氏,共33人。其中满人17人,汉族14人,蒙古族2人。从中可以看出康熙后妃的成份与之前三位统治者的后妃成份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康熙时期,中原已经基本平定,康熙帝的关注点转到了对汉族地区的统治和平衡满族勋贵内部的权利。康熙通过联姻手段平衡这些关系,因此后妃中满、汉后妃的人数大增。
五、雍正的后妃比较少,满族2人,汉族6人,没有蒙古族。
孝敬宪皇后乌喇那拉氏,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敦肃皇贵妃年氏,纯悫皇贵妃耿氏,齐妃李氏,宁妃武氏,谦妃刘氏,懋嫔宋氏,共八位。雍正时期正是政权发展的过渡时期。
清朝每三年选一次秀女,后宫安排不完怎么办
清朝的秀女分为两类,一类是提问者提到的这种,由户部组织遴选,每三年一次。还有一种是包衣秀女、也叫内务府秀女,由内务府每年组织一次遴选。
▲不要被电视剧骗了,下图才是清朝的真秀女
八旗秀女
八旗秀女,由户部每三年组织一次遴选,只针对八旗下辖各牛录、不包括包衣牛录,外藩蒙古等等和民人(汉人)女子也都不参选,但八旗的蒙古牛录、汉军牛录是要参选的。根据清制,八旗下辖满洲、蒙古、汉军各牛录的十四至十七岁女子都不得自行婚嫁,必须先上报各旗都统衙门统计汇总,再由户部统一造册、参选,落选之后方可自行婚嫁。如果在十七岁之前因为个人原因没有上报造册或者在初选时被选中“留牌子”、却没有进入复选程序,那这位女子恐怕只能是终生不能嫁人了……
八旗秀女在初选中被选中“留牌子”之后还要参加复选,在复选中被选中者,将会成为皇帝的女人,一般会被封为贵人之类。当然,如果家世背景深厚,也有被封为更高等级位份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封为常在、答应。在初选中被选中“留牌子”的八旗秀女,如果在复选中没有被选中,也不一定就与皇家SAY GOODBYE了,这其中的绝很大部分会被皇帝挑选、指婚给宗室子弟为嫡福晋、继嫡福晋、侧福晋等等,一般不会是没有名分的小妾。如果被“遗忘”,那恐怕就只能是自求多福了!如果初选没有被选中,之后婚嫁自由,皇家不予干预。
包衣秀女
包衣秀女、又叫内务府秀女,由内务府负责,一年一度在内务府包衣、也就是“上三旗”包衣中进行遴选。包衣秀女与八旗秀女最大的不同在于八旗秀女一旦被选中,那是准备当“主子”的,即便不能成为皇帝的女人,基本也会成为某位宗室的女人,而且是有名分的女人!但包衣秀女不同,她们被选中后,是进宫当下人的,也就是宫女之类,这是“上三旗”包衣作为家奴对皇家应尽的义务!
甭管你是大学士家、总督的千金还是将军、都统家的千金,只要你是包衣出身,一旦被选中,就必须进宫伺候人!所以,清朝时有很多位高权重的包衣,会想尽各种办法为女儿逃避内务府的选秀。您翻翻相关史料就能看得出,一般入选的包衣秀女,其父亲的地位都不是太高的。如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她们的父亲大多都是内务府的中层官员,鲜有包衣出身的大学士、将军、督抚之女入选的。
虽然进宫时的身份是宫女,但并不代表包衣秀女就不能成为皇帝的女人。只要皇帝愿意,照样可以将他们“收编”。这些被皇帝“收编”的宫女,还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官女子”。虽然这不是一个具体的位份等级,但地位要高于所有宫女,“官女子”说明他们已经是皇帝的女人了。再之后,由皇帝来给予相应的名分,一般以常在、答应为主,但也有直接封为贵人的,比如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她就是由“官女子”身份直接被乾隆帝封为贵人的。而且,同年就被再度晋封为了令嫔,绝对可谓是“宫女中的战斗机”!
入宫充当宫女的包衣秀女如果没有获得皇帝的临幸,通常会在二十五岁左右被允许出宫、自行婚嫁。但这个年龄段在那个时代,早已是“大龄剩女”了!除了家世背景深厚的,恐怕很难找个比较好的婆家……清朝的宫女虽然没有明朝那么悲惨、终身必须留在宫中为奴,但日子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内务府遴选包衣秀女时,包衣们一般都是能躲就躲,很少有像八旗秀女遴选那般想尽办法往里钻的。当然,也不排除像依靠这条途径攀龙附凤的包衣,但这毕竟不是主流。
为何满蒙联姻在乾隆朝达到顶峰,乾隆之后清朝后宫就几乎再没有蒙古后妃
这个问题问的不错。下面的注解也突出了提问者对历史有相当的功底,实际上清朝皇帝后宫中的蒙古后妃数量不是在乾隆之后开始下降的,而是在康熙执政之后,清朝皇帝娶蒙古女子的数量大为减少。
就拿康熙皇帝来说,康熙皇帝一辈子妻妾数量为53个,但是来自蒙古部落的女子仅仅2个,均是出自科尔沁部,一个是科尔沁台吉阿郁锡的女儿,还没等到成婚就已经过世,追封为慧妃;另一位是科尔沁达尔汉亲王和塔的女儿,康熙五十七年被封位宣妃,两位无论是从封位还是存在感都比较低,低的民国时期编纂《清史稿》的时候把这两位给直接忽略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好歹别的嫔妃至少还有封号和姓氏留下),怎一个“惨”字了得。造成清朝宫廷中蒙古后妃的数量大为减少的情况有三个:
一、直接原因:皇家内部权力斗争的需要,立满族大臣之女更能加强皇室权力。
话说顺治帝死后,其子玄烨8岁的时候继位,是为康熙皇帝。在顺治弥留之际,为了制衡下五旗的亲王,确保其子皇权稳固,顺治皇帝委任上三旗的大臣4人来做为辅政大臣,即索尼、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而在康熙四年,皇室将四大辅政之首索尼之孙女赫舍里氏纳入宫中,册为康熙皇帝的皇后,自然蒙古贵族之女就落选了。
二、主要原因:避免因为皇帝与蒙古出身的皇后在情感上矛盾爆发而导致满蒙关系的疏远。
这还与顺治帝的经历有关,话说顺治皇帝与科尔沁出身的两个皇后从感情上极度不和谐,其中与第一位皇后就是科尔沁亲王吴克善之女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级别,达到了废后的程度,按照顺治帝福临的现身说法就是“包办婚姻害了朕,皇后很不贤惠,朕很不满意,还经常猜疑提防朕,朕已经忍很久了,必须废掉”,(黑体字部分是《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和《董鄂妃行状》综合写出)所以,吴克善之女就被“降为静妃,改居侧宫”。据朝鲜史书所记载吴克善之女含恨回到娘家居住,不再回京。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下编卷二》:闻蒙古之女,曾为顺治君之后,失宠黜还其国而生子,年今十四。清人屡请于蒙古而终不送还。
顺治十一年,又娶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为皇后(又是一桩包办婚姻),而此时,顺治皇帝和董鄂妃正情意浓烈(话说顺治对董鄂氏绝对是真爱,董鄂妃死后,顺治帝为其亲自写了《董鄂妃行状》,根据《行状》上说的,有一次顺治帝居然要和董鄂妃一起批阅奏章,幸好董鄂氏是一个知趣的人加以拒绝,这是鼓励董鄂氏做武则天吗?),所以这位蒙古族皇后的感情生活可想而知,自然是一结婚就守了活寡,所谓“贵妃董鄂氏方幸,后又不当上旨”。
顺治帝看这位第二位蒙古皇后越来越碍眼。据顺治帝亲笔写的《行状》所言,在顺治十四年冬,他又想来一个废后的大操作,因为董鄂妃的坚决劝止而作罢,算是勉强保住了皇后的头衔,但是受委屈是肯定的。
顺治帝因为感情上的任性也罢了,但是皇室的感情不比普通人,往往和政治挂钩,科尔沁两任皇后,一个被废,一个守活寡,这当然引起了科尔沁蒙古那些皇家外戚的极度不满,科尔沁王公在心里对顺治非常抵触。矛盾在顺治十六年爆发,那一年顺治帝决定召漠南诸蒙古的额驸们及公主来京,顺便请科尔沁亲王吴克善(第一任废后的父亲)及其弟满珠习礼同来,一起吃饭(大概顺治觉得心里有愧),没想到兄弟二人也倔强,说自己和子孙们有病来不了,顺治帝当时就怒了,下诏申斥,吓得满珠习礼星夜赶来,而吴克善也被降爵位,罚马千匹,后来惩戒目的达到,白免于处罚。附图。
所以如果顺治之后的皇帝再选立蒙古皇后如果感情不睦,又会造成类似情况破坏满蒙关系,还不如限制蒙古女子的娶进,把对满蒙的友好关系降到最低。何况清朝在入关后,清朝的帝王迅速汉化,比如说顺治就是“好汉语、慕华制”,他们的品味也大为改变,喜欢温柔、汉文化素养高的汉人女子或者汉化的满八旗的大家闺秀,对于淳朴的蒙古女子反而看不惯了,这从顺治帝对董鄂氏的感情就可以看出来了。
三、根本原因:清朝取得全国的稳固统治,漠南蒙古地位下降。
从顺治帝开始,清朝的实力不断增长,对取得全国统治的清政府而言,随着对漠南蒙古的统辖加强,巩固蒙古关系不再像入关前那么重要,试想如果不是实力膨胀,顺治帝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废立皇后了。
所以,这三个原因导致了嫁入清朝宫廷的女子越来越少,但是满蒙联姻还是得持续下去,所谓“北不断亲”嘛!满蒙联姻就逐渐变成了由清帝单方面掌握,主动强制的向蒙古出嫁皇女的指婚制度,其目的就是培养对清朝中央有向心力的蒙古领主。随着时间发展,嫁进清朝宫廷的蒙古女子越来越少,而嫁入蒙古的清朝宗女越来越多,乾隆一朝总出嫁人数高达176人。
清帝主动将公主、格格指嫁蒙古部族,那些被赐嫁的封建蒙古部落王公子弟也因此感到非常荣耀,视为蓬荜生辉的大事。就比如在康熙四十五年,康熙帝将其第十三女嫁给翁牛特部扎萨克郡王仓津,随后又去看望公主、额驸,送入该部时,受到了该部热烈欢迎,一个边区部落和清朝君主结为亲家,其荣耀感可谓不言而喻。
《康熙起居注》四十五年八月初八:臣等翁牛特蒙古,俱已各得其所矣!今又下嫁公主于吾王,圣驾亲临,翁牛特蒙古光荣多矣!”合词迎驾,欢呼动地。
而那些与清朝结为亲家的蒙古贵族对清朝统治竭力维护,在清朝入主天下、平定叛乱、稳定北疆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比如三藩之乱的时候,以科尔沁为首的漠南蒙古与清朝联姻最重,漠南蒙古四十九旗于康熙十三年出兵10000余人帮助清政府平定叛乱。
而在消灭准噶尔汗国、安定北疆的过程中,喀尔喀赛音诺颜部额驸策凌在关键时刻额尔德尼昭战役率领其部兵大败准噶尔部,确保了北疆战线的稳定,其后策凌父子也成为了清廷稳固北疆的重要依靠力量,所谓“世长朔漠,世翰西陲,功名追卫、霍,忠贞符合日䃅。本朝外藩勋戚之盛,内蒙古推科尔沁部,外蒙古推赛音诺颜部”。
综上所述,满蒙联姻总体趋势是由于政治、文化等原因,蒙古女子嫁入清廷的人数越来越少,而清廷指嫁给蒙古领主的公主和格格们越来越多,那些被指婚的蒙古额驸们为清朝在疆场上纵横驰骋,确实对维护清朝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所谓“有清蒙部,实多勋戚。天、崇开国,康、雍御准,咸、同之间,汤定粤、捻,均收其助”。
引用文献:《清世祖实录》、《清圣祖实录》、《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康熙起居注》、《清史稿》、《清稗类钞》、《圣武记》、《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清皇室四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