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长城真有万里长吗
- 康熙为什么觉得“万里长城万里空”,长城的防御价值没有用吗
- 清朝为什么要修“长城”
- 清政府为何会封禁长白山200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 万里长城有什么用
- 大臣请求康熙对破损的长城进行修缮抵御外敌,为何遭到其果断拒绝
- 为什么长城能千年不倒
- 长城有限的建筑高度,如何起到捍卫边疆的巨大作用
长城真有万里长吗
长城,作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华夏大地的崇山峻岭之上。而我们国人作为龙的传人,每次提起长城,也通常在自豪兴奋之余,在它的前面加上万里二子,称为万里长城,来着重强调它的绵长和宏伟,那么长城真的有万里长吗?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复杂,因为长城不是在一个时代建成的,所以要想弄清它的长度,先得弄清它的来源。追溯起来,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很多诸侯王为了互相防御,在边境建起高大的城墙,将烽火台和城楼连起来,形成了最初的长城。到了后来,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为防范匈奴,一边派蒙恬领兵三十万北逐匈奴,一边派近百万军队及征夫修筑长城。这是一项极为浩大的工程,据资料记载,秦长城最终的长度达到了5000千米,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而到了汉代,这个长度更长,从汉文帝到汉宣帝,长城不断修筑,一度达到了一万千米。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等国家都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其中北齐更是一次性发动征夫180万人。到了隋朝,隋炀帝也多次发动几十万甚至百万征夫修长城。包括后来的少数民族政权——金,也对长城进行了多次修建。而我们现在一般所说的长城,是明长城。它东起鸭绿江畔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全场约8851.8千米。它是明朝政府在修葺旧长城的基础上再建的。虽然后来没能抵挡住清军入关,但在明朝前期,长城还是有效地阻止了蒙古残余势力的侵犯,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长城,作为抵御外侵的一种绝佳建筑,自秦以来,大部分朝代都对它进行过修建,它的总长度一直都超过一万里。万里长城,绝非虚名。
康熙为什么觉得“万里长城万里空”,长城的防御价值没有用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认为长城就是马奇诺防线,完全依靠一道城墙彻底阻拦蒙古骑兵。
其实这是荒谬的。
大漠游牧民族,并不是连马镫都没有北美印第安人,具有一定的攻坚能力。
况且,长城既然号称万里,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地方容易被突破。
长城其实只是一个战略上的缓冲,将游牧民族骑兵阻挡在长城一线一段时间,便于中原王朝的兵力集结应对,仅此而已。
这是瓦解游牧骑兵机动力的必要工事,在古代还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这不是说有了长城面对游牧民族就万无一失了,前提是中原王朝能够集结大量部队,拦阻骑兵军团。
如果中原王朝没这个实力,那么长城的拦阻也没有意义。
至于满清对于蒙古是一个缓慢的征服过程。
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剌。
其中鞑靼在东部,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含喀喇沁)、鄂尔多斯等部。
鞑靼蒙古在明代,实力已经相当衰弱,对大明不能构成什么威胁。
大家都知道土木堡战役,蒙古人是瓦剌,并非鞑靼。
到满清崛起以后,鞑靼的领袖为察哈尔部的大汗林丹汗,是蒙古最后一任的大汗。
当时鞑靼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和满清对抗,林丹汗最终被打的裸奔到甘肃后病死。
归属林丹汗的科尔沁部、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先后投靠满清。林丹汗死后,他的儿子率领察哈尔部残部,也归顺满清,后康熙时期有3000人反叛被镇压。
满清对于鞑靼蒙古的征服,并不仅仅是武力镇压,还有高层的联姻。
皇太极本人在1625年娶了科尔沁部寨桑之次女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为妾。
满清和鞑靼蒙古高层联姻非常多,等于是联合蒙古一同对付汉人。
这在以往是不存在的事情。
在大明眼中,蒙古属于鞑靼,这同北魏蔑称柔然为蠕蠕没什么区别。鞑靼在当年明代的书籍中,是一种野蛮无知的民族,同野兽差不多。明代史书多以“人面兽心”来形容,不存在公开的皇族通婚。
而鞑靼既然已经和蛮族高层联姻,原则上就不用武力进入了满清统治高层。
既然如此,鞑靼为什么要和满清对着干呢?他们本来就是利益共同体。
但对付瓦剌则没这么简单。
搞定漠南蒙古以后,还有漠西蒙古瓦剌,以及漠北蒙古喀尔喀。
我们先看看瓦剌,
瓦剌分为四大部:杜尔伯特(绰罗斯氏)、准噶尔(绰罗斯氏)、和硕特(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之后)、土尔扈特。
准噶尔强大以后,土尔扈特被迫从新疆逃到伏尔加河流域,脱离中国境内。
而噶尔丹和杜尔伯特同满清,一直激战到乾隆时期。
为什么他们最终会失败,其实原因也不复杂。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耕民族越来越强,乾隆初期中国人口已经接近2亿,到末期已经达到3亿。而明代人口顶峰时期,也不超过1亿5000万。
同时,清军准备火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在乾隆时期讨伐准噶尔残部的战役中,清军很多部队火器比率很高,100名士兵中就有火器手75人,还准备不少火炮。
而即便是康熙时代,清军也大量装备火炮,作为对付准噶尔的火力支柱。
这些都是明代所不具备的。
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农耕民族必然越来越强,游牧骑兵肯定越来越弱,这是客观历史的规律。
至于漠北蒙古喀尔喀的土谢图汗部、赛音诺颜部、车臣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也起不了什么风浪。
在准噶尔的噶尔丹试图统一蒙古时期,喀尔喀遭到大举进攻。
这四部实力都不强,都被被击溃,被迫南下投靠满清。所以漠北蒙古形式上是归属满清,还是雍正时期的事情,直到清朝末期被沙俄扶持独立。
换句话说,满清搞定蒙古的威胁,是乾隆时期的时期。
而众所周知,满清所谓的“康乾盛世”以后,帝国就开始衰败,最终一蹶不振。
那么,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后,到乾隆时期的1758年才大体搞定蒙古各部,前后花费了130多年时间,这能叫做轻松吗?
而清末首先是外蒙古独立出去,随后内蒙古也摇摇欲坠,独立势力,也就是满清时代的内蒙古王宫不断闹事。抗战期间,他们甚至成立了伪内蒙古国,直接将内蒙古独立出去大半。
如果抗战最终中国没有胜利,内蒙古也丢掉了。
这些都是满清留下的坑。
清朝为什么要修“长城”
坚决反对关河南望编历史,这货就像跳梁小丑一样,自己说的不对被揭穿了,不但不以为耻,反而换个地方继续编。
坚决反对将明代长城和清柳条边同等看待说法,我引用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的文章进行说明。
清柳条边,是皇太极时期就开始修建。清廷入主中原伊始,政局不稳,征战不断。前有李自成残部抵抗,后有蒙古贵族势力威胁。为巩固其东北这片“肇兴之所”、“发祥之地”,于是决定在辽东划定禁区。在禁区范围内,首先以明辽东长城为基础,加以修补,插以柳条,以作为禁区之标志,号称“柳条边”。其后,清廷曾三次将其向外扩展;并下令于山海关设立关卡,严格限制汉人出关。这种禁止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军事禁区。
清人杨宾所撰《柳边纪略》中,有关山海关及其出入制度之记载,甚为详备。据该书记载,清廷将统治中心移至关内后,即开始在广阔的东北大地上修筑柳条边墙,将边内外均列为禁区,严禁汉人进入。边墙高三尺,宽三尺,墙上栽种柳树,树与树之间再用柳条两根横连起来,称为“布柳结绳”。边墙外有人工挖掘之水沟,沟与墙组成一道屏障,因此称之为柳边,或柳条边墙。
也就是说,柳条边在一开始是作为一种军事防御作用,但随着清朝的统一,逐渐变为了一种隔离墙,其军事作用消失了。
以下引用中国社科院原文
由于军事作用的消失,辽东长城与柳条边不相重合地段,多被废弃甚至被大规模人为拆毁,乃至已面目全非,使国人万难窥其原貌。总而言之,辽东镇长城与柳条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皆属大规模历史建筑,而又性质不同、作用各异,殊不可混为一谈焉。所以,所谓的清代和明代一样修长城,完全就是瞎编,清的柳条边并没有像明代长城的军事防御作用。所以请明吹不要编历史了。
当然,对于明吹来说,对于关河南望这些胡编历史的来说。中国史学界的研究都不值得一提,中国社会科学院哪有我们明吹厉害,对吧。话说,关河南望的学历是啥?
以下这幅图出自关河南望,完完全全在创造历史,从哪编出来的土谢图汗国?伯克汗国?达赖喇嘛国?历史上压根没有,你自己怎么胡编的?这三个国家你建的?
清政府为何会封禁长白山200年,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长白山在中朝边境地区,是东北最高的山,达到了2691米。不过,它最高峰并不在中国,而是在隔壁的朝鲜,海拔为2749米。长白山物产非常丰富,比如盛产人参、貂皮、鹿茸等等。很早的时候就有关于长白山的记载,比如《山海经》中就把长白山称作为不咸山,《新唐书》把它称作太白山。
为什么现在叫做长白山呢?主要还是清代的时候,官方史书延续了《金史》中的说法。在当时的金国,长白山已经成为了圣地,经常会有大规模的祭祀活动。比如1193年,金章宗就祭祀过长白山,排场非常宏大。立仗800人,行仗500人,礼节极为复杂繁琐。
满人是金人的后代,建立了大清以后,长白山就因为是圣地,所以被封禁起来,不与其他人到长白山去。另一方面来讲,清军入关以后,整个关外是十分空虚的。内地很多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就纷纷跑到关外去讨生活,当时顺治还是允许这样做的。
清政府有一个很不好的地方就是总是想给自己留退路,私心太重了。清政府看到很多人跑到东北去了,害怕他们改变当时东北八旗子弟的生活方式。毕竟东北可是当时满洲的根本之地毕竟有朝一日中原大乱,他们能够逃亡东北。所以,当时的满人还要维持满族骑射的习惯。
为此他们在1900余里线路上修筑了柳条边,严加防范。不过前面说过长白山物产太丰富了,因此即使封禁了长白山,还是有人偷偷的进去。所以清政府都对擅闯禁地的人都有很严厉的处罚措施。比如如果有人雇佣别人去挖人参,被发现后,都要发配到云南充军。如果个人只是挖人参,一两以下,仗责六十,徙一年。达到五十两的,仗责一百,流放三千里。
清朝的皇帝对长白山都是顶礼膜拜的,从未深入其中。但是随着一些丧权辱国条约的签订,很多外国列强相继入侵,东北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甲午战败以后,日本便控制了朝鲜。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为了加强对长白山等地的管理,特意设立了临江县。光绪三十年的时候,东三省的总督徐世昌还特意派刘建封去勘查长白山。他对长白山的调查,是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的,第一次揭开了这座圣山的奥秘。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万里长城有什么用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记载。
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颗流星坠落到了东郡。东郡是在秦始皇即位之初吕不韦主政时攻打下来的,当时此郡是齐、秦两国的交界地。现在已是大秦帝国的一个东方大郡。陨石落地还不可怕,可怕的是陨石上面刻的字“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非同小可!它代表了上天的旨意,预示着秦始皇将死,同时也预告了大秦帝国将亡。同时还有着后来的四字“亡秦者胡”
而始皇帝对此就起担心啦,因为当时正值北方狼人进犯,正好与这四字对应,于是就立马派遣大将蒙恬北上修筑长城,防止胡人进犯。
所以在当时万里长城的作用就是起着一个抵御外敌,防御的作用。
但在今天万里长城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旅游奇点。
大臣请求康熙对破损的长城进行修缮抵御外敌,为何遭到其果断拒绝
我们首先看大臣提出修建长城处于什么历史背景下。这事应该是1691年前后镇守古北口的将领蔡元提出来,并奏请康熙皇帝批准修复古北口长城,当时古北口长城已经破败不堪了,作为京师的北部屏障之一,按照惯例(明朝时期的)申请,大臣们商议后也基本同意了,却被康熙皇帝拒绝了。(现在南口长城图)
为什么康熙拒绝修长城?
明朝修建的万里长城主要是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满族人虽然占据东北,但正北方和西北方的很多少数民族未完全纳入清朝版图,修建长城也在情理之中。
此时,对清朝形成威胁的主要是蒙古噶尔丹和沙俄,以及尚未有完全归附的外蒙古三部,康熙皇帝在这时要下一盘清朝战略的大棋。(日军攻占南口长城图)
外蒙古(喀尔喀蒙古)主要由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三部组成,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本来祖上是兄弟,因为部众的事情双方大打出手,康熙派人于1684年安抚了下来。不过噶尔丹于1688年派遣三万大军击溃喀尔喀蒙古部,部众大都逃入内蒙古,清朝军队在乌兰布通惨胜噶尔丹的部队。噶尔丹这次作战和沙俄有勾结,主要意图是要影响雅克萨之战后沙俄和清朝边疆条约的签订。(康熙剧照)
康熙皇帝利用这次难得的胜利机会,开启了著名的多伦会盟(七溪会盟),主要是为了安置喀尔喀蒙古10万进入内蒙古的部众,调解内外蒙古各部族的矛盾。事情的肇事方土谢图汗上书请罪,康熙免了罪。废除喀尔喀蒙古原来的制度,依照清朝的八旗制度重新编排了49个盟旗安排部众,分左中右三路,自此外蒙古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同时康熙皇帝用政治联姻的方式巩固和蒙古各部的关系。会盟成功使得康熙非常高兴,据《清圣祖实录》记载:
“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
下好了这步战略大棋,根本用不着修建什么万里长城了,不拒绝才怪!因此才有了后来的诏书,清王朝不再修复长城,全文如下: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带,朕皆巡阅,概多损坏,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
康熙皇帝修“绿色长城”?
修建长城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又要分兵把守,国家人民负担非常重的。不过清朝后来搞了一条“绿色长城”。根据《柳边纪略》的记载:
“清朝入关以后将边内外均列为禁区,严禁汉人进入。边墙高三尺,宽三尺,墙上栽种柳树三行,每隔五尺种柳树三株,树与树之间再用柳条两根横连起来,称为“布柳结绳”
在修建的壕沟边上,种了三行柳树,互相交织,形成人为的屏障。这是为了防止汉人和蒙古人到满族人的老地盘——东北三省。(柳条边示意图,连蒙古族人都防备)
其实修建长城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也越来越小了。中国历史上,万里长城没有挡住匈奴、鲜卑、突厥、回鹘、蒙古、满族等少数民族的入侵,耗费的人力和物力与作用不成正比。
为什么长城能千年不倒
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一句话就奠定了长城在中国人心里的崇高地位。但我们知道,建筑也是有保质期的,可秦始皇修筑的长城至今已经过去2000多年了,依然屹立不倒,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靠什么技术得以千年不倒呢?
首先,是因为长城采用了一种非常先进的黏合技术。糯米砂浆也就是将煮好的糯米,掺入石灰砂浆里。做成浆糊,填进砖块间的空隙里加入糯米砂浆。会使石灰砂浆更加稳定。机械强度更大。也更具耐水性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技术创新之一呢。
而且,秦始皇对于长城的建造要求近乎严苛,毕竟是用来抵御外敌的一道壁垒 一碰就破这么行。检查的官员会将两块砖平放在地面上。中间留出大概半块砖大小的缝隙,再将需要检验的砖架在中间的空隙上,最后,官员会拿一块砖,举至齐肩的高度,砖块垂直落下,如果底下放着的那块砖,完好无损就算质量过关。如果断成两半,那这块砖就不能用了。铸造这块砖的工人也会为此丧命。
不过,也有人认为,为了建造这项旷世工程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征调了数百万的劳工。没日没夜的干了5年。虽说建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长城,但也太劳民伤财了吧。如今的长城可能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战略意义,但每每站在城楼上,依然能感受到古人们的非凡智慧。
长城有限的建筑高度,如何起到捍卫边疆的巨大作用
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奇迹之一,是古代中国王朝智慧和国力而凝聚的精华,现如今,我们都会参观伟大的奇迹——万里长城,但真的前往长城之后,难免有困惑,即,长城那么单薄,它是如何挡住蛮夷10万大军的?长城,我们亦称之为万里长城,它不仅仅是世界奇迹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且连绵不断的长垣,是阻断蛮夷骑兵的行动。据资料记载,长城分布在中国15个省区市,总长度在2.1万千米,但是去过长城旅游的人,或许都有一个疑问,长城这么单薄,它是如何抵挡住蛮夷的10万大军,或者说是怎么去威慑蛮夷不敢进攻中国的?其实,现实中的长城根本不雄伟,如图可以看出,长城确实挺单薄,也不是很高,如果说长城外有1000万,长城内有1000人,双边打架,那么守卫长城的肯定必胜,毕竟有掩体在那里。但是问题来了,长城太长了,刚说过长城有2.1万千米,纵横整个中国北部,按照古代看守制度来计算的话,500米驻守一名士兵,那么也需要消费近万明士兵。明朝,是非常重视长城的,因为明朝的天下,就是从蒙古人手中夺回来的,他们深知蒙古骑兵的厉害,这也是赶跑蒙古之后,面对日本倭寇的挑衅,朱元璋没有派兵浇灭的原因。不是他朱元璋不肯浇灭,而是防患于未然,蒙古骑兵的威力,让朱元璋不敢随意动兵,如此才导致日本倭寇时常骚扰我国沿海,气的朱元璋大怒说无耻。话说回来,明朝初期军事强大,但到后期,则腐败不已,明朝晚期士兵吃空饷的人络绎不绝,且全部都是关系户,在明朝晚期,1000人的军队中,有300人吃空饷,300人是亲属纽带,300人是凑人数,最后100人是打仗的。所以晚明时期,1000人清军能打败1万人明军,一点都不奇怪,清军的战斗力很高吗?一点都不高,都是被电视剧,被史书给吹的,他们除了吹捧清朝,一无是处。说这么多,长城没用吗?当然不是的,古代帝王都是人中之龙,这并不是随口说说的,很多人的疑问是什么?长城500米驻守一个士兵,夜晚,蛮夷夜晚突击,把驻军杀死,然后派人把长城拆掉。如此,长城就是一个摆设,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显然不可能,长城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狼烟,狼烟一起则代表战争来临,驻守在长城后方的大军,会迅速出动。因此,蛮夷抹黑杀掉一名守军,他能无声无息干掉2.1万千米长城的守军吗,他能把2.1万千米的长城全部摧毁吗?只要他能全部摧毁,那么进入中国,如无人之境,可是他不能。只要有一名守军在长城上,狼烟就会升起,那么另外一个问题来了,有人说,蛮夷大军只要打开一个口子就可以了,洗劫就跑。蛮夷大军越过长城洗劫,肯定会有狼烟升起,此时我军包抄后路,那么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他们自然也不傻,所以这种撞南墙的方式,他们不会这么愚蠢去做。有人也会问了,为啥我国不主动出击攻击蛮夷,一次性把他们打怕?为啥?因为划不来,打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前面是一片沙漠,沙漠里面有一支千人军队,没事就来骚扰我们。我们如果出兵,损耗将会非常大,而且还不见得找得到他们,怎么去?这仗还打不打?出于成本考虑,肯定是不打的,另外,即使我们攻占这一整片沙漠,有什么用,一片废土。因此,秦始皇修建长城的决定,是无比正确的,可惜也因此事,让秦始皇背负了上千年的骂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