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大师谢金明:一生只为酿好酒_酿酒_共青_白酒

晨光熹微时,在共青城醇窖酒业集团有限公司酿酒车间,工人们井然有序地配料、蒸粮、馏酒……一派热火朝天。一位和蔼可亲的师傅在现场不时指点,叮嘱大家“高粱要蒸到颗颗开花”“泥窖不能出现缝隙”。

国家一级酿酒大师、国家一级品酒大师谢金明

谢金明厂长在车间工作场景

展开全文

这位师傅就是国家一级酿酒大师、国家一级品酒大师、共青城醇窖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谢金明,从事酿酒30余载,从投料、制曲,到发酵、蒸馏、取酒,每道工艺都专而精。酿酒是他毕生事业,他常说:记住“酿”字怎么写,就是用良心做真酒。他要倾注一生,用良心酿“共青醇”真酒,成就“一座名城一坛好酒”。

“一座名城一坛好酒”声名鹊起

九江市共青城是全国唯一以共青团命名的城市,是无数奋斗者开创的一座新城,饱含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是一座荣耀之城、一座青春之城、一座希望之城。

置身共青城,头顶国字号“双一级”大师的光环,谢金明常激励自己,“一座名城要有一坛好酒。为了这一坛好酒,就算用一辈子时间去成就,我也无怨无悔。”

共青醇品鉴1号荣获第十二届《渝闽湘鄂赣桂滇粤白酒(果露酒、黄酒)质量检评》金质奖

正是基于这一梦想,谢金明和他的团队传承赣派白酒千年文化精髓,勇于创新,研发开创江西特有浓香型白酒。历时数年心血,共青醇品鉴1号、共青醇百年圣地10年、共青醇百年圣地15年等一系列江西浓香型白酒代表性产品相继面世,成为江西佳酿中的“新宠”。此后,共青醇不仅入选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名优产品展,还荣获“江西名酒”“江西省著名商标”等称号。

共青城共青醇酿酒基地

2022年,由云南省昆明酒类行业协会、湖南省酒业协会、湖北省酒业协会、江西省酒业协会、福建省酒业协会、重庆市酒类管理协会、广西酿酒协会、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酒类质量检评交流会”在昆明举行,谢金明主导研发的浓香型白酒共青醇品鉴1号,被八省市酒协共同授予第十二届《渝闽湘鄂赣桂滇粤白酒(果露酒、黄酒)质量检评》金质奖,在全国白酒行业产生强烈反响。 “共青城共青醇”“一座名城一坛好酒”美名广为传播。

“共青醇秉承国酒标准”深入人心

酒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产物,要想做好中国的白酒,酿酒工匠就要对自然、对质量保持敬畏感。谢金明始终坚持质量底线,强调质量既是产品、品牌的使命,也是企业的使命。正是他的执着和坚守,才使得共青醇始终秉承国酒标准,成为市场上公认的真酒、良心酒。

谢金明大师(左一)与专家交流

谢金明大师(左一)在酿酒车间请嘉宾品酒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起窖、拌料、蒸馏、上甑、摊晾、入窖、封窖等工序,说起来简单,实则每一道工序都注入了谢金明和团队的心血。他们“身怀绝技”,将每瓣碎粮、回马上甑、轻撒匀铺、看花摘酒、手捻酒液、打梗摊晾等古老酿酒技艺练就到出神入化、收展自如。

谢金明说:“在酒厂,没有十年成不了行业能手,在酿酒岗位上没有三五个寒暑的历练,根本入不了门。进入酿酒车间,我用手捏捏酒糟子,就知道产酒质量状况及酿酒工艺水平。”

谢金明每天都要对原酒进行品尝,来判断原酒的优劣、等级,再根据成品酒的标准对原酒进行勾调,让同一等级不同批次的成品酒保持稳定一致的口感。为此,他一天需品五六十份样酒,再进行上百次的勾调。这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目的只为把控共青醇“五味协调”,与国酒标准齐平。

据了解,共青醇作为共青城城市历史文化名酒,酿制技艺主要包括选料、制曲、发酵、蒸酒、贮酒、调制、检测、包装等工序,以精选高粱、糯米、小麦、大米、玉米五谷及庐山西海水为原料,严格按照五谷配方的108∶54∶48∶66∶24的黄金比例,自然接种、适时制曲,并采用泸系手工古法,续糟混蒸、高温母曲,再分区窖藏、发酵取酒、分层摘取,精心调制而成。

酒酿师父在车间工作场景

“凭真功夫酿良心酒”代代相传

世人皆知酿酒苦,润粮、制曲、堆曲、拌料、摊晾、入窖、封窖……每一道工序都十分繁琐,饱含艰辛。尤其是酒糟要摊晾到什么温度?酒糟要蒸煮多久?埋在泥窖中的酒何时能取?这些都没法依靠现代设备操作,而需谢金明及其徒弟凭经验和感觉判断后才能完成。他们起早贪黑用五谷纯粮酿出一坛坛醇香美酒,凭真功夫酿良心酒,为的是让老百姓能喝上放心的好酒。

谢金明大师品酒

酿酒不难,但要酿一坛好酒,不仅需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需要遵循传承上千年的古老酿酒工艺,更需要谢金明和徒弟们的坚守与传承。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他们坚持走自主酿造之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酿酒技艺,不断开展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研究,提高产品品质,优化主营产品线结构。

而今,共青醇勇立时代潮头,以长远规划,开启江西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在酒中讲述江西好故事,书写着新时代的华美篇章。(龚庆春 文/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