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小看一群穿着朴素的女人。”
最近网上一段爆火的“民间打击乐大师”视频,让很多人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如果闭上眼只听声音,轻重缓急交叉的鼓点让人以为身处Live House的演出现场——“没有意外的话,马上就会有吉他进场了。”
结果一睁眼,发现是四位穿着花棉衣、戴毛线帽的奶奶在敲打一个木槽。而她们手中的“乐器”,仅仅是几根干瘪还带点弯的木棍。
@南宁广播电视台
正当大家被奶奶们的高超打击技术折服,纷纷感慨“高手在民间”,突然有广西人现身说法。
“这就是我们老家那边的非遗项目‘打榔’啊,我外婆我奶奶都会。”
“早知道这也能火,那我们半个村子都能成网红。”
01
多少人表面平平无奇,
背地里“身怀绝技”
打榔走红之后,不少外地网友先是惊讶于它的平易近人。
毕竟“非遗”这俩字一念出来就自带历史感和厚重,让人脑内自动开始播放央视腔解说。
“在一个安静的院子里,传承人数十年如一日地摆弄着手里的技艺,精益求精。然后父辈传给孩子、师傅传给徒弟。”
但也有非遗项目是这样的——一群壮小伙在狭窄的水路上演龙船漂移;
展开全文
@红都瑞金
这样的——全村男女老少拎着板凳疯狂飞奔,试图扮演大号贪吃蛇。
@休宁县文化旅游体育局
事实上,非物质遗产的概念从来都不局限于墙上挂的画、身上穿的衣、桌上放的工艺品;
还包括很多至今仍然“活着”,甚至无缝衔接当地人日常的民俗手艺。
以“高难度漂移”著称、被网友称为“民间F1”的佛山赛龙舟,其实就是一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宇哥带你看醒狮
还有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多个省份都有分布、靠双腿跑出人体漂移、悬空加速的“板凳龙”,那场面可比什么网红店排队热闹多了。
人们总是习惯于把这些古老的民俗、传统,想象成“与现代社会有壁”的事物;
于是顺理成章地,参与者也被描绘成“孤独的坚守者”。
但很多技艺其实并非需要人钻研一生的事业,而是当地人的节日习惯、生活调剂。
网上经常会有人调侃:“十个广西小学生,八个都是非遗传承人。”
毕竟他们体育课跳的竹竿、中考抛的绣球,那可都是正儿八经的非遗项目。
前脚跟亲戚邻居们跳完三月三的“铜钱舞”,后脚照样回写字楼搬砖。
@大方三米
不止广西,这样接地气的活动其实在很多地方都有。
不信去问问身边的外省朋友,没准就能发现几个“野生非遗传承人”。
山西清徐 的一位网友回忆,自己小时候因为长得粉嫩可爱,经常被大人选去“背棍”。
这是当地一项历史悠久的表演。大人用背后的铁棍举起小孩,随着底下人的步伐起伏,化了妆的小孩演员就会舞动起来。
@黄河电视台
最盛大的“背棍”表演一般在过年,这位网友现在还记得当时的场景。
他穿着宽大的戏服被叔叔托到高处,一边看着下面的人群,一边跟着律动摇晃胳膊。
只不过背棍表演的时间经常在清晨,某一年他因为前夜玩的太晚,居然在中途睡着了。
结果第二年的参演机会“惨被剥夺”,还偷偷生了好几天的闷气。
@山西新闻网
上海奉贤也有一项曾在当地很火的活动,叫做“滚灯”。
是用一大一小两个圆形竹笼套在一起,竹笼中间点着蜡烛,作为舞蹈道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
最开始的滚灯表演很像舞蹈+杂技——通过抛接、推拉、在身体上滚动等方式进行表演。
特别厉害的表演者,甚至可以用牙齿控制灯的游走。
不过后来,”大型杂技“逐渐演变出了更平易近人的形式。
灯的体积渐渐缩小,表演动作也出现了简化版,甚至出现了滚灯广场舞、滚灯健身操。
此处一位经常看妈妈去跳滚灯舞的奉贤人一拍脑门——
“下次年会再被叫去表演节目,就它了。”
02
越日常,
越担心它“无声消失”
很多人也是直到后来才意识到,原来邻居大婶总爱跳的舞、过年时全村人一起看的表演,也是需要被保护、被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多数非遗文化都诞生于田间地头,来源于普通民众的吃穿住行。
广西打榔源于农耕传统,通过模拟的作物脱粒、舂米的场景,祈望来年能有好收成;
而板凳龙灯又有“迎龙王”的说法,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的期待。
相比于很多高雅技巧、表演艺术,这些接地气的非遗项目看起来更像是“活着的遗产”。
没有变成资料馆里的历史图片, 依然热闹地根植在普通人的生活中。
但另一方面,也让它们遭遇了与前者不同的危机。
一般观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难度往往在于,传承者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成本。
所以需要在传统情怀与现代社会之间寻找到平衡,保证它们对年轻从业者、爱好者的吸引力。
《百鸟朝凤》剧照。
但很多以日常形式存活在当地的非遗项目,消失是“无声”的——
人们甚至无法意识到它的衰落,想要主动地保护就变更加困难。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上文提到的板凳龙。
尽管至今仍是福建、浙江部分地区的过年必备活动,但在很多村镇里的规模都在渐渐缩小。
年轻人变少了,龙身从几百节缩短到几十节,一些地方几年凑不出一条龙。
制作精美龙头的手艺也越来越稀缺,要把几十年前的“龙头骨架”拿下来重新糊纸绘画。
@浙江日报
“野生”的非遗民俗,容易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变淡、消失;
而一些传统手艺则是因为在当地过于日常,其价值经常会被无意间低估。
在那段“奶奶打击乐”视频火起来之前,很多广西人就没觉得打榔这项技能有什么特别:
“不就是用木头敲敲节奏嘛,都是老一辈才玩的东西。”
在非遗传承中,这其实是一道常见的两难选择题——
是把这些好东西珍视地保管在文化的仓库里,还是让它们在日常生活的河流中经历冲刷?
即使是那些名气更大的非遗项目,也往往会面临这样的纠结。
比如源于白族的扎染,算是“日常化”最成功的项目之一。
网红博主会用皮筋和染料教你“改造白T恤”,在很多云南旅游的攻略中,“扎染”也是当地必打卡的体验项目之一。
《去有风的地方》中,男女主穿着扎染服装帮朋友拍宣传片。
但尝试门槛低也会带来误解,比如很多人对扎染的认知,还停留在“当地人一种简易的印花方式”。
真正的扎染,其实是精确到毫厘的“重工”。
植物染料需要每天测试酸碱度,能做出的花样也远远不止几个无规律的褶皱。
把布料缠在擀面杖上压紧是水波纹、绑成火腿状染出的是类似腰果花的蝌蚪形状……
通过在布料上画图、缝针,还能做出蝴蝶、花卉等更精确的图案。
而当日常化不仅带来了当地人对这些技法无意识的忽视,也带来了外界对其珍稀性、重要性认识的不足;
如何保护这些有生命力的、扎根在传统中的非遗项目,也成就成了需要被思考的难题。
03
保护非遗的生命力,
还能做什么?
在大众对非遗传承越来越重视的今天,越来越多人已经形成了共识——
把这些珍贵的民俗、技巧留在人们的生活中,远远比置于殿堂之上更加重要。
首先要做的是化被动为主动。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参与者”,都变成“主动保护非遗的传承者”。
佛山龙舟如今就已经形成了相对成型“民间人才培养体系”,会定期组织技巧交流、裁判员培训和各类比赛。
在四川泸州地区,一直都有“祭拜先贤、感恩祈福”“烧头香,喝春酒”等传统习俗。
而泸州老窖从2008年开始举办封藏大典,也将当地古酿酒作坊春酿封藏的习俗固化成了仪式。
结果也证明,任何有历史价值的民俗和技艺,都需要展示的空间。
大典在2021年入选泸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去年11月又入围了四川省非遗名录的公示名单。
想要让地方上的珍宝站上更高的舞台,除了增加当地人参与度,更要提升知名度。
而今年泸州老窖的封藏大典,以“你能品味的历史,国窖450年”作为主题,也正是为了凸显1573国宝窖池群的酿造历史。
在整个白酒行业,占中国90%以上国家保护文物的泸州老窖,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数量最多、持续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酿酒窖池群。
自明代万历年间建成投粮酿酒, 450年来从未间断过酿酒生产, 曾三次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这座“活文物”不仅象征着泸州酿酒的历史积淀,本身也是中国酿酒工艺的优质样本。
窖池并不是简单的酿酒容器,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种类繁多的微生物与香味物质,并且慢慢向窖池深处渗透。
而在数百年连续不断的酿造过程中,1573国宝窖池群中逐渐孕育出了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并逐渐形成了良好、独特的生态系统。
在刚刚过去的封藏大典期间, 泸州老窖还举行了“怀玉杯”酿酒技能大赛。
早在公元1324年,泸州人郭怀玉发明“甘醇曲”,实现了中国白酒从“大酒”到“大曲酒”质的飞跃,开创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先河。
传承至今近700年、24代人,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赛现场,挑战者何先强与上届总冠军、本届擂主马冲围绕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的核心技能展开比拼。
配料拌糟,轻撒匀铺、探汽上甑,看花摘酒……两位选手以一系列娴熟、精湛的操作技惊四座。
在一次次的拌糟、回马上甑、看花摘酒里,人们都能够清楚看到传承的具象化印记。
经过三轮激烈比拼,何先强最终赢得2023泸州老窖“怀玉杯”酿酒技能大赛冠军。
参赛选手、本届酿酒大赛总冠军何先强。
而选手们在比赛中展示的古法酿制技艺,也诠释了450年酿酒活窖池、699年酿酒活技艺所蕴含的中国酒文化魅力。
中国白酒植根于五千年中华文明,是中国文化的典型载体。
泸州老窖作为行业内拥有“活态双国宝”文化遗产的企业,除了对酿酒技艺精益求精外,对酒俗酒礼的保护也从未中断。
坚守传承的同时,致力于用创新的形式弘扬、传播中国文化。
春酒入洞封藏,泸州老窖也将迎来作为行业引领者的新起点。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守护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