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爱武:走向职场-简历是块敲门砖_简历_经历_工作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计算机大学生

计算机专业一直是全国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IT业一直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行业,也是国内外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之一。国内每年计算机毕业生人数超过10万人(全国计算机类本科招生总人数,2018年是29万多,2019年是32万多),是毕业人数最多的5个专业之一。

由于IT行业发展势头不减,近几年每年新增IT企业5000个左右,从就业形势看,仍属于求大于供状态。

伴随着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和发展,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市场需求越来越多,IT人才的短缺现象将会越来越严重。据IT行业观察机构测算,国内每年IT市场人才缺口约100万人。

虽然当前计算机专业热度十分高,但由于其应用性较强且发展速度较快,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市场上也一度出现了企业难招到合适的人,毕业生也难找到合适工作的尴尬局面。

其实,出现这种“两难”局面最大的原因,就是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培养出动手实战能力,更谈不上实践经验了。绝大多数的计算机毕业生都是只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更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对于大型企业来说,招聘这些毕业生可以花点时间来培养;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个萝卜一个坑,企业更希望毕业生一上岗就能开始做事,没有太多时间来培养。

所以,对于解决就业人数最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实战能力是他们优选一个计算机毕业生的关键指标。

笔者在前面章节详细介绍了在校计算机大学生锻炼实战能力的四大途径:校外企业实习、校内项目团队实习、课程设计、开源平台自学等。

其中,最能锻炼自己,且工作内容和方式最接近毕业后工作的就是校外企业实习。

参加校外企业实习,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工作的艰辛;可以提前了解计算机专业岗位工作每天究竟是什么样子;在资深技术人员指导下可以较快学到很多专业技能。

最重要的是,可以积累实习工作经验,为将来的正式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考虑就业的计算机大学生来说,大三下学期,一般就可以找实习工作了;大四上学期,一般就要确定毕业后的工作单位了;大四最后一学期基本就是完成毕业设计的事情。

展开全文

简历是一块敲门砖,有的敲开了门,有的敲碎了砖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不管是实习工作,还是正式工作)的头件大事就是做好个人简历。简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求职的成败。

制作优秀的求职简历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不管是实习还是正式工作,简历都是展示自己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窗口、获取工作机会的敲门砖。

随着求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在求职简历中体现自己的才能,让自己的简历在成百上千份简历中“脱颖而出”,成了很多学生绞尽脑汁思考的“课题”。

很多大学生可能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简历内容写得越多越好。事实上,简历内容的多少,都不是衡量简历是否优秀的标准。

从用人单位的HR或面试官的视角,优秀的简历一定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与应聘岗位高度匹配,与内容多少无关;二是读起来很流畅,不会造成阅读不适感。

一、简历要与应聘岗位匹配

计算机专业有比较广阔的从业领域,几乎各行各业都需要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求职之前,首先要想清楚自己想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什么职位。比如,产品经理、Java程序员、平面设计师还是网络工程师等等。

其次,要分析招聘单位的岗位描述,理解用人单位想招聘什么样的人。

比如,分析某公司校招产品经理岗位描述的内容,总结出对该岗位应聘者的要求如下:

1、会写代码,即懂某种编程语言,懂得软件技术逻辑;

2、有做应用产品的经历;

3、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4、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5、熟悉项目管理。

基于岗位描述中的上述能力要求,在简历中必须呈现出具有这些能力,才可能让HR眼前一亮,从而拿到面试机会。

否则,就算其它某方面能力超级强,申请这个岗位也是入不了HR法眼的,“拉郎配”的滑稽故事在现在职场应该是不会发生的。

接下来,就是要分析自身的经历,用事实和数据来证明具有这些能力,满足招聘要求。

以上面的产品经理招聘为例,要拿下这个岗位,起码得做这几项准备:

(1) 熟悉某种编程语言,懂软件技术逻辑。IT公司中的产品经理一般都不需要写代码,他们主要工作是策划要做一个什么产品,也就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

产品经理需要明确表达产品需求,真正实现的工作是由技术人员来做的。因为要让技术人员实现他设计的产品,如果产品经理本身熟悉某种编程语言,曾经编过代码,掌握和理解技术实现的逻辑和常识。这样一来,和技术人员沟通起来就顺畅得多,就不会“鸡同鸭讲”,大家很容易在一个频道。

当然,如果岗位描述中明确提出了要会编码,如果你之前恰好又没有太多编程的经历,临时抱佛脚也要复习一下,毕竟计算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做过不少编程课程设计的,捡几个比较熟悉的课程设计,写进简历中,胜算就会大几分。

(2) 有做应用产品的经历,也就是“做过产品”。乍一看,这项要求对毕业生来说,好像要求有点高。实际上,做一款Demo级的产品,几天时间足够,比如一个小的网站、一个小的手机APP。

对产品经理来说,不需要写什么代码,用快速原型设计工具Axure做一个Web应用原型,或用移动应用原型设计工具墨刀做一个手机APP原型,也能算是一个产品雏形了。

你只需要花几天时间稍微准备或学习一些工具,就可以打败绝大多数不愿意做准备的“懒人”了。

(3) 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产品经理主要面对的是公司内部团队的沟通,要体现的也是团队内部沟通的能力。回顾下大学四年,很多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校园活动中都能体现出沟通能力。

比如,在Java Web课程设计项目中,担任组长,负责5个成员的工作分工,制定和调优工作进度计划,完成了系统实现和项目报告,成绩排名Top5,这些描述内容都能很好体现出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4) 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产品经理负责策划一个产品,要完成市场分析、竞品分析、数据分析、产品需求分析、界面UI和原型等工作,最终的交付物一般是产品需求说明书等多种文档。所有这些产品文档帮助团队理解“要实现一个什么样的产品”。

如何把一个要实现的产品描述清楚就得考验产品经理的写作能力了。比如,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自己的商业计划书获得三等奖足可以证明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

(5) 熟悉项目管理。一般来说,项目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按时按质量的完成项目。管理本身也是一门艺术,但也有可操作性的技术部分。

可以网上搜索或者买一本项目管理的书先看看,掌握点项目管理的知识,对项目管理有个初步的认知。

也可以找一个做过软件项目管理的人聊聊,把整个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的管理帮你梳理一下,基本上就对项目管理有个感性的认识了。

比如,怎样做软件版本管理?怎样做Bug缺陷管理,怎样做过程管理(需求评审会、技术晨会等)。

有了这些知识,你自己就是你的毕业课程设计的项目经理,将书本知识融入课程设计,就是一个很好的熟悉项目管理的案例。

当然,如果你在校内或校外的实习实践工作中做过项目管理的工作,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了。

很多毕业生在抱怨工作不好找,连面试机会都没有的时候,应该好好想一下是不是制作的简历有问题。

简历中是否写着和岗位描述相匹配的实习经验、校内实践经验或其他所需能力,是不是能够满足应聘公司的招聘要求。

一般来说,针对性地写简历,精准地投简历,就会收获一大堆面试机会的。

对于没有任何实习实践经历、条件不太好的同学而言,求职的时候选择盲目海投,抱着广种薄收的心态,四处撒网,见人就递,并不是明智的策略。因为你的简历上,没有和求职岗位足够匹配的经历。

与其海投简历,石沉大海、杳无音信。倒不如选择几家中意的企业好好准备,针对每一家企业精心定制一份优秀的简历,至少能够赢得更多的面试机会。

面试过程能发现自己的许多不足,不断学习和努力提升,面试机会多了,能力提升也就多了,收获工作Offer的机会也就快了!

二、让HR有阅读舒适感

怎样的简历,HR阅读起来很舒适呢?

(1)简历尽量一页纸

大学生也没有太多经历,一页纸简历就刚刚好。整体内容全在一屏内,HR能更快捷高效地找到有效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判断这份简历,提高简历筛选效率。

特别是在招聘季,HR在一天或三两天内要收到几百份格式类似的简历,对于那些多页纸、内容又多的简历,HR是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看的。

很多HR已经习惯了看“一页纸”的简历。超过一页的简历增加了HR筛选简历的工作量,也让他感到强烈不适感,即便简历内容确实不错,简历的篇幅过长也一定是减分的,

(2)重要内容排在前面

对于HR来说,什么样的简历信息是HR最需要的呢?当然是你从哪里来,做过什么事。

所以在排列简历内容的时候,需要将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放在前面,这也是HR重点关注的。

(3)项目或工作经历要描述做什么、怎么做、有什么结果

毕业生的项目或工作经历本来就不是太多,如果由于不会表达简历内容,错失了很多的面试机会,多么令人无奈、叹息,却也是让人无语!

描述项目或工作经历时,很多同学都是罗列出“做了什么”。殊不知,HR更希望看到的是:你是怎样做的,做的事情有什么成绩或结果,最好是有一些事实或数据说明你的成绩或者结果。

(4)排版整洁、关注细节

当HR审阅简历的时候,目的是能在简历上迅速找到教育、工作、技能等相关信息,确定求职者是否符合该岗位需求。

排版简洁美观、重点突出,最有利于HR顺畅地阅读你的简历,产生阅读快感。高质量的简历基本上是白纸黑字,国外的英文简历更是连头像都没有,纯靠简洁文字干货,阅读起来超赞。

简单来说,就是简历上尽量避免一些花里胡哨、哗众取宠的东西。在排版和内容上做做减法,包括:没有五颜六色的图标和模块分割线;没有可视化图标来展示技能或兴趣爱好;没有浪费空间去写没有用的信息(和岗位无关的信息);把这些可视化的内容尽量用数据和准确的文字表述来替代。

要注意简历上的字体、行间距、边框、中英文标点符号、日期格式等细节内容。

换一个投递简历的邮箱,很多HR根本不会点开看来自QQ邮箱的简历,申请一个学校的邮箱或者其他比较正式的邮箱,并把发信人姓名改成真实姓名。

简历一般建议用“姓名+学校+专业+求职岗位”命名,提交简历务必使用PDF格式,因为HR、招聘官不知道会在什么环境下打开简历,如果是Word格式,内容很有可能会排版错位。

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极有可能会给HR阅读简历制造了障碍、带来了麻烦,自然让他/她感到极为不适,很有可能就此判定你的简历不合格。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用在简历、面试、实习、工作的整个求职过程中,真的再适合不过,在简历的细节上下足功夫是一定要做的。

大学生个人简历的内容

大学生一般也没有太多经历,个人简历内容相对简单些,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学校经历、实习经历、个人技能、自我评价等六大部分。

其中,重点要关注的是学校经历、实习经历和自我评价三个部分内容。

学校经历和实习经历就是要尽量挖掘出和应聘岗位匹配的能力要求,简历里面要把经历多往岗位的核心需求上靠。

比如,要求学习能力强,你可以在简历里描述“通过3天查阅资料、上网咨询,快速学会了微信公众号的内容编辑与发布方法”。

如果没有直接相关的个人经历,有没有间接的经历呢?或者是稍微沾点边、有点关系的经历呢?如果没有独立完成项目的经历,有没有参加到团队协作完成部分任务的经历呢?或者学习培训项目的经历呢?

一定要注意简历里面的关键词,多呈现出和岗位需求相一致的关键词。HR进行初步的简历筛选,基本都是使用“关键词”搜索功能。

总之,就是要极尽一切所能去挖掘你的个人经历,并且按照之前说的方法写出来,也就是“做了什么”、“怎么做”、“有什么结果”的方法。

最后,要提示一点的是,我们一定要学会包装自己的简历,而且要敢于包装自己。

比如,你曾经做过发传单的兼职工作,你可以在简历中包装成,“在XX留学机构担任地推兼职人员,宣传一个留学新项目,发现一般省属高校的大学生对这个产品更加感兴趣,于是重点在A高校进行宣传,宣传互动达到300人次,报名人数提升了20%。”

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说法,瞬间高大上起来对不对?也会让HR不得不对你的某种能力另眼相看。

然而,你把“手机贴膜”的兼职工作,描述成从事“IT和通讯的周边服务,智能高端数字通讯设备表面高分子化合物线性处理”,就有点过度包装之嫌了。

适度包装,并不是鼓励大家作假(过度包装),而是希望大家对自己的劳动付出和成果有信心。就算面试时HR为难你,你也可以不卑不亢的坚信自己通过这些经历学到了知识和能力。

学会包装、敢于包装,这不是耍滑头,这是极度竞争时代成事的方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