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点读过白文,就不会读懂古文。这是训练读古文的传统步骤,也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惜不为人所重视,以致给后来学者增添了无数标点古籍的负担,可付一叹!
——来新夏
陈垣先生读书很多,是我们国家的国宝。
——毛泽东
陈垣(陈垣与陈寅恪并称为“史学二陈”,陈寅恪曾说,他平生最佩服的是王国维和陈垣,陈垣学问踏实,德才兼优。“史学二陈”又与吕思勉、钱穆并称为“史学四大家”。)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说“大一国文”》的短文,呼吁大学各系科一年级增加“大一国文”,并以我上大学时读过的《国文读本》为例。
当时只找到附录“论孟一脔”部分而立论,以未涉及《国文读本》本文为憾,但时隔多年,求书甚难,多方联系,一无所得。
近日,收到陈智超教授惠赠陈垣师亲选《国文读本》复印件,正为当年所读之读本,不禁大喜过望。
七十年沧桑犹如当年,老泪婆娑,忆及初入大学,诸事懵懂,对《国文读本》仅能着眼于诵读、会意而已,而今再读,对编者用心,另有感触收获。
陈垣老师重视“大一国文”,久已为人称道。入学时,传闻《国文读本》即为陈师亲选,犹有疑似。今见复印本,封面用钢笔所题“国文读本”,一望可知,即系陈师笔墨。各篇选文尚有排印指示,均为亲笔,可见陈师对《国文读本》之重视。他不仅选辑,甚至过问付印琐事,在第一页右边有陈师用红铅笔所批:“各自为页,不相连,不点句。”因原抄件各文连写,且有陈师点读痕迹。在《史记·外戚世家序》一文上端批注称“注意小字分左右照排,每一小字仍占一格位”,在《酷吏传序》一文上端批称“‘号为’二字,五号,排在左边”,等等,校语用毛笔,排印指示用红铅笔,以示区分。精细如此,实为大学者所难为,或很多大学者所不屑为。陈师尝云:“兹事甚细,不为终不能得其用也。”于此又得一证。
展开全文
陈编《国文读本》选材范围在经、史、集三部,经选春秋三传,史选前四史、通鉴及《五代史记》,集选韩、柳及苏氏兄弟。子部未入选,或因其文多讲哲理,玄奥曲折,不宜初学。而经、史、集三部所选篇目,对初近古文者,颇便于讲解和接受,适用于课堂教学。选文数十篇,一年使用,课时大致相合。
陈师在批阅选文中,时有订正与增注,如春秋三传出处,原为《左传》、《公羊》与《谷粱》,陈师以后二者均为姓氏,而改原抄《左传》为《左氏》,以求划一,其绵密精细可见。又《左氏·晋赵盾弑其君夷皋》篇抄手写“袞不废矣”,衮字中间写作“口”字,世间多有此写法,即《现代汉语词典》也认可中间作“口”字,而陈师在此句天头特标出应作“衮”,以求中规中矩。贾谊《过秦论》:“嬴粮而景从”,则于天头改“嬴”为“赢”,其敬事认真态度,令后学叹服。
陈师是史学大家,在选文外,别有寓意,其选文倾向于史学的痕迹很明显。他所选内容,是当时大部分学生能大致了解的故事。通用各系科,既可使他们探求故事缘起,又能增加若干历史知识,更能学到作文的章法。陈师对《史记》尤为钟情,因为这是史学先师司马迁开创之作,也是史学的经典著作,他除了选入作为读《史记》钥匙的《太史公自序》的部分,以见史学端倪外,还跨不同出处选他文以比较异同,互补不足,如在《太史公自序》后,从《汉书》或《文选》中选入司马迁《报任安书》一文,一是官书,记事有所忌讳,一为亲属间来往信件,可以较充分发泄内心的愤懑,两者相补,可得事实大致情况。
几十年前情事多显模糊,唯曾读《国文读本》所收各篇,犹有大致印象,个别篇章,尚能背诵,足见当年印象之深。今重读《国文读本》,如逢故知。《国文读本》一则所选各文均为名篇,文字流畅可读,对古文入门有益;二则此读本不止于选文,尚包含故事、义例,可资探讨;三则选同一内容而有不同写法相比较,对初学习作古文者,可见示范,对文史学生尤有裨助。
当前增设《大一国文》之呼声,时有所闻。若尚无共识读本,我以为陈编《国文读本》尚是一本适用的读本,也是进一步编好适用面更广的读本的基础。一偏之见,尚待商榷。
说说“大一国文”——兼说《论孟一脔》大学教育的改革,近几年很多知名人士都有所论及,有的如北大陈平原教授还写了书名为《大学何为》的专著,来论述既往的大学,解答面对的现实问题以及个人读大学的亲身感受等等,颇能引动人们思考、商榷与讨论,而其中较多涉及的是课程的设置。我不全懂各专业的课程,只能就一门公共必修课而言,那就是“大一国文”。
“大一国文”顾名思义是指大学一年级的国文课,是公共必修课。我上大学时曾读过这门课,当时文理各系都要修。新中国成立后我所执教的南开大学多设《中国通史》为文科公共必修课,从此很少听到有人谈起“大一国文”这一话题。但有时又隐约地感受到它的好处,时不时地想起这样的基础课不可废。那时辅仁大学对“大一国文”似乎比其他学校重视得多,认真遴选一部分有学问的中年讲师任教,如启功、余逊、柴德赓和周祖谟等都承担过这门课,校长陈垣先生亲自主持,共同研究选文,自编铅排线装教材。一年学下来,确实感受到不少读古文的乐趣,有些篇章还能朗朗上口。不久,自己说话也能部分出口成章,听老辈讲事也能入耳,自我感觉良好,其中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教材中所附的《论孟一脔》部分。
《论孟一脔》是辅仁“大一国文”的特色,为其他大学所编教材所无。它附在其他古文后边,独立成篇,另题《论孟一脔》,共选《论语》与《孟子》各22章,共10页。其中很多似熟非熟的名篇如《论语》中的《子禽问于子贡曰》讲子贡论孔子温良恭俭让的品格;《何如斯可谓之士矣》讲孔子答子贡士的三等标准;《长沮桀溺耦而耕》和《子路从而后》两章都讲孔子其人。孟子中的《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与《其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都是人们常引用的篇章,《君子所以异于人者》是孟子论君子的标准,可与《论语》中的《何如斯可谓之士矣》比读研究,《无或乎王之不智也》知一曝十寒之典源,《盆成括仕于齐》是孟子论“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的人的必死之理。这些都是《论》、《孟》中必读之篇。
《论孟一脔》虽只四字,但它的内涵却值得析释。据说这是陈垣师的命名,《论》、《孟》是《十三经》中的二经,是《四书》的一半,是以往读书人必读的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而《孟子》更为散文的典范。陈师见学生无暇专攻《论》、《孟》,所以特亲选40余章,引导学生涉猎,浅尝一下传统文化的美味。脔是切割好的小肉片,一脔是老先生从《论》、《孟》经典中摘取一点精华,给后辈尝尝甜头,希望后辈能由此进窥堂奥。这些都足以见老辈的苦心孤诣!《论孟一脔》是白文本,即无标点、句读,所以读其文必须经过至少是断句过程。这对初学古文者,是一难关,但又是必经之途。 不点读过白文,就不会读懂古文。这是训练读古文的传统步骤,也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惜不为人所重视,以致给后来学者增添了无数标点古籍的负担,可付一叹!
离开大学几十年,“大一国文”里的其他古文篇目已经记忆不清,唯独对《论孟一脔》犹念念不忘,若干小段还能背诵。我曾各方寻找《论孟一脔》来重读,来向青年学子介绍,来课读子孙,但一直找不到。我的藏本已毁于劫火,于是探问有关方面,如陈师文孙智超教授、辅仁校友会、师大图书馆和当年老同学等,皆以未入藏相应。今年春,同门师弟中华书局柴剑虹编审来舍,又谈起此事。我随意谈谈,柴却认真办理。回京之后,居然在四五天内为我从国图古籍馆复印一份寄来,上盖有“陈垣同志遗书”长方印章,确出自陈府所藏,铅印白文共十页。我如获至宝,反复阅读(此本被一老同学索去,我又求国图李际宁先生复印一本收藏)。如大学不能在大一增设国文,则文科各系不妨将《论孟一脔》重印(或增补重编),供文科各系选读,对学子必有所补益,我将馨香默祷其事之有成。更愿陈平原先生等在论大学改革时毋忘“大一国文”之增设,则众多学子将蒙其惠。
(来源:人民日报)
延伸阅读:
观书所悟,窥世所见,知人之论。此谓来先生文史随笔之佳作!来新夏先生曾提到过自己写随笔的宗旨是“观书、窥世、知人”。
作为来老晚年的随笔精选集,“古今人物谭”丛书系列以时代为划分,将其读书所感、窥世所感和知人所感都写了进去。“古今人物谭”丛书分三册,以时代划分为古代、近代与当代,以人物重点事迹为中心,或长或短,不拘形式。唯所述皆事有根据,文有出处。文字力求浅近,可供中等文化水平人士随时阅读。三册各有命名, 第一册名《评功过》,为古代部分,即自上古至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止; 第二册名《辨是非》,为近代部分,是活动于1840年至1949年间并卒于1949年前的人物; 第三册名《述见闻》,所收为卒于1950年后的人物。每册约在十万字左右,开本小巧,便于读者携带与阅读。
end
每日一书
吴景超《中国经济建设之路》
每日一词
《现代汉语词典·历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