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打一字(想叫孩子把古文观止背下来,计划寒暑假每天一篇,上学期间每个星期背两篇,不知道这样有用不)_观止_古文_散文

本文目录

  • 想叫孩子把古文观止背下来,计划寒暑假每天一篇,上学期间每个星期背两篇,不知道这样有用不
  • “古文观止”中的观止是什么意思
  • 《古文观止》哪个版本最好
  • 《古文观止》的“观止”二字是啥意思
  • 背诵《古文观止》的好处有哪些
  • 我们该怎样学习《古文观止》

想叫孩子把古文观止背下来,计划寒暑假每天一篇,上学期间每个星期背两篇,不知道这样有用不

我家孩子,就把古文观止全部背下来了。受益匪浅,受用无穷。这简直是在孩子肚里留下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没有经历过的人,无从说起,更无从体会。听我慢慢道来。

我当年受王某贵的启发,完全接受他的观点,特别是“最好在3岁前把重要的书全部看完,将重要的书装进肚子里。这样,知识能伴随他一生。”我觉得,说得很有道理。

想想真是这个理儿。古人几千年来,头悬梁锥刺股,温故而知新,不正是这么做的么。四书,五经,不都是早早背得滚瓜烂熟,内化于心嘛。

所以,孩子才上一年级,我就让背《论语》。每天,给孩子画二三十行,今天就这么多,背吧。

说是背,其实是一遍一遍读。孩子从没正儿八经,摇头晃脑背过什么,都是成十遍,成百遍地读。

小孩子记忆力好,背诵东西真不费事,呱唧呱唧一个劲朗读就是了。

读上三五十遍,放下书本,背诵一遍;如果流利到不打绊子,就说明背熟了。

如果磕磕跘跘,那就继续再读个十遍八遍,保准会背了。

论语,道德经之类的经典,就是这样背诵下来的。

背古文观止,已经是孩子上初中的事了。当时,文言文成了语文课的重点。而且发现,考试考的文言文,往往是从古文观止摘下来的。

背!把古文观止全部背下来。我给孩子定下了目标。

想一想,你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是不是觉得不可能完成?

其实,没那么难。讲究方法呢。这个方法,孩子从小到大,一直在用。

那就是,一篇文章,每天读三十遍。

是的,不管长短,哪怕是近3000字的《报任安书》,每天也得读三十遍。三十遍读完,今天的背诵任务就算完成。

其实,没那么慢吞吞。万事开头难,第一遍确实慢,因为有好多不认识的字,读音要搞懂。第二遍就比第一遍快,第三遍比第二遍更快。到了第三十遍,文言文在孩子嘴里,就像唱歌,快得根本听不清是哪个字,倒豆子一样。这也只有背熟到极致才会有的。

其实,二百来篇古文观止,也不是篇篇都长。比如《孔子世家赞》百十个字,十分钟都不用,就背会了。

温故才能知新,背诵必须复习前面的。这个复习,可不是复习前面一篇,是复习所有背的。

到后来背到百篇开外了,就以五十篇为单位复习。比如,背到第四十八篇,复习,就是一至四十七篇,一口气背下来,也就四十分钟。天天如此,印象深刻,效果才最佳。

当然,这事不能全靠孩子。家长也得操心。这些年,我和孩子一起,孩子背诵,我一遍听着,错了重来,对了继续。

天天如此。耳渲目染,我也背下来不少。

孩子一开始也抵触,但后来课本上的古诗词,文言文,不管老师讲没讲过,孩子全会背,同学惊讶,老师称奇,无不夸赞,倒也满足了孩子的虚荣心。

加之,文言文考试也变得容易起来,基本上都是满分,更让孩子得意得很,背诵东西的劲头更大了。

后来为了积累作文素材,又找来人民日报,背诵一版的《今日谈》。日后高考时,果然用上了。

所以,别觉得背诵古文观止,是多么难于上青天的事。孩子一天读三十遍,最开始,用时顶多个把小时,后来,读得滚瓜烂熟,三十遍半个小时都用不上。

一天挤出来那么点时间,并不多,但收益是巨大的,是一生受益。腹有诗书气自华。连气质都变得书香极了,何乐而不为呢。

“古文观止”中的观止是什么意思

“观止”一词,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国公子季扎访问鲁国,看到“韶”舞,说:“观止矣,如有他乐,吾不敢请矣“。大致意思是:该乐舞己达到最高境界,己到了无以复加的水平,可以到此休止了。“观止”:意思是指称赞所见事物好到极点。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比如“叹为观止”。清·黄遵宪《纪事》诗:“泱泱大国风,闻乐嘆观止”。《老残游记》第二回:“其中转腔换调之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矣”。胡鄂公《北方实录》:“迨至歌声磅礴,舞剑划鸣……于是 得山 叹曰:大哉,壮士之歌也,吾於此观止矣”。“古文观止”的意思就是:华夏古文所有优秀的、经典的文章都选编到这本集子了。所选编的文章达到了最高水准,别的文章、别的书勿需用再看了。再直白一点说,就是看古文,有这本书就足够了,无需再看其他别的书籍。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一部古代文章集。1694年编选完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全书十二卷,共选收先秦至明代散文、骈文222篇,按时代先后排列。本书所选文章多为我国各时代的名文佳作,题材广泛、代表性强,内容丰富、语言精练、文章简洁,大都短小精悍,便于诵读的文章。《古文观止》以时代为纲,作者为目,阅读方便,通俗易懂,是后人学习古文的很好范本。也是自康熙以后流行的优秀范本和教材之一。启蒙、影响了不少后代读书人,对后世影响极大。

《古文观止》由清代吴兴祚审定并

作序,这本书题名“观止”,是说它里面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极致文章了。本书作者吴承权(字楚才)、吴大职(字调侯)是叔侄关系,他们二人均是当时的乡间私塾教师,选编此书的宗旨明确为“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者设也”。选编的更多是出于职业的敏感,突破以往文人做选编,选编的角度尽管也出于文学性、艺术性考虑,但更多的考虑是出于“适合做教材”目的。

由于《古文观止》影响大、流传广,很受欢迎。所以,民国年间王文濡又编选了《续古文观止》,共选取明未至民国初年65位作家,174篇文章。鲁迅先生对《古文观止》评价颇高,觉得它和《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古文观止》哪个版本最好

我看了一下大家的回答,有的侧重于出版社,有的侧重于注释者,各有理由,又都不精当。

诚然我们现在谈图书版本,通常情况下考虑三种情况,一是装帧用纸排版,属于技术层面,一是出版社,属于擅长特色,好比某人的拿手好戏。三是作家或者注释者。

现在会买书的都会从这几方面入手去比较,知道一些的一般只看出版社,笼统的说,中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是好版本,外国文学,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是好版本,学术著作,北京三联出版社出版的是好版本,外国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是好版本。历史古籍,中华书局出版的是好版本。

如果细究下去,拿古籍来说,通常情况下,繁体竖排,要比简体横排版本好,首先是看着好,古色古香,内容跟形式十分协调。其次内容好,古文用繁体字印刷是自然而然,最好不过的,繁简字,异体字,在古人那里代表的是不同的字义,如果统一用简化字,对于研究理解原文以及古文字不利。

有了上面的认识,说到古文观止就容易比较了。

出版社,不用说,选择中华书局没有错,译注者,中华书局出过好几个译本,有启功先生主持的,还有别人的。如果你侧重于译注者,感觉启功在这方面不够权威,觉得阴法鲁更合适,那就买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如何选择,侧重于出版社,还是侧重于排版装帧,还是注释者,看自己喜好。

初学者喜欢既有注释又有翻译的版本,这是为了方便阅读,不能算作版本优劣与否的标准。

古文观止有一个很好的版本,就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繁体竖排本,由原编者注释,解读。

排版应该是影印的原版,每行有界格,原文字大,随文小号字体注释,注释简洁精当,浅显易懂,十分方便阅读,因为是繁体,所以需要读者对繁简字有一定的转化能力,除此之外,阅读体验胜过任何一个译注本。

《古文观止》的“观止”二字是啥意思

1,古文观止是书名,是古文的选本。古文即古代的文章,观止意思是看这里就可以。“古文观止”的意思为古文看到这些就足够了,不用再看其他。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是人们所能读到的尽善尽美的至文了。

2,《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

《古文观止》上起东周,下迄明末,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能照顾各种体裁和风格,具有一 定代表性,每篇有简要评论,故流传甚广。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古文观止》300年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在诸多古文选本中独树一帜。里面200多篇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的小短文从多个角度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古代人民非凡的智慧。

该书所选古文,以散文为主,兼收韵文、骈文。先秦选的最多的是《左传》,汉代选得最多的是《史记》,唐宋时代选得最多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从这方面看,《古文观止》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代散文大观,也是一部活生生的散文发展历史。

该书选韵文13篇,如《楚辞·卜居》,陶渊明《归去来辞》,杜牧《阿房宫赋》等,这些作品都是“极声貌而穷文”,工于描绘,描绘中虽用韵语,但与诗不同,往往韵散结合,来加强声情之美。

散文则或记人或记事,有议论有寓言,等等。该书选文丰富多彩,篇幅较短,语言精炼,便于诵读,其中不少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背诵《古文观止》的好处有哪些

《古文观止》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花最少的时间,读最有价值的内容。它的文字精炼,有人说一篇行文就像一部精准的仪器,每个字犹如上面的一颗螺丝钉,不可缺,不可换。例如《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就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称”郑伯“,为什么用”克“这个词,极有深意。读完一篇后,你会赞叹古人对文字的运用,真正到了”吟哦一个字,捻断几根须“的推敲,这种严谨和美感是现代文所很难体会的。

《古文观止》最宝贵的作用是让读者明白大是大非和世事变化发展的规律。比如读《郑伯克段于鄢》里边就表达了“防患于未然,问责于己而非他人”等等诸多道理。如果想让自家孩子的语文能力提高,不妨叫她背一背《古文观止》。

我们该怎样学习《古文观止》

用这4种方法学习《古文观止》,事半功倍。


《古文观止》是中国古代散文的一个选本,知道这本书的人很多,但能够从头至尾读完这本书的人并不太多。

我觉得这本书有着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古文观止》是康熙三十四年正式问世的。到今天,已经整整流传了300多年了。《古文观止》中的 “古文”,就是“古代散文”的意思, “观止”一词则来源于成语“叹为观止”。


学好《古文观止》的四种方法


我觉得学好《古文观止》需要有特殊的方法。


1.要把《古文观止》当成历史故事来欣赏。


《古文观止》的222篇散文,结合这些文章的历史背景,其实就是222个非常精彩的历史故事。人们欣赏故事要比学习古代散文的兴趣大得多。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古文观止》中的文章,当成古代散文来阅读,而是要把《古文观止》当成历史故事来欣赏,这样一来,就会越学越有兴趣。


2.学习《古文观止》,和一般看书顺序正好相反。要从最后一篇散文开始,从后向前阅读学习。


《古文观止》中的散文是按照年代依次排列的,最前面的散文是先秦时代的散文,那个年代的历史背景,对于我们来说比较生疏,而且文字也相对比较艰深复杂。而《古文观止》最后一篇散文是明末的散文《五人墓碑记》,文字非常简单,内容也比较浅显。

如果我们学习《古文观止》从最后一篇开始学起,就比较轻松自如了。因为越是后面的文章,离我们的年代越近,语言就比较浅显,历史典故也比较容易弄懂,那么就会越学越爱学。如果循序渐进,从后往前学。我们会很容易地,把《古文观止》整部书顺利学完。


3.学习《古文观止》,一定要高声朗读。


中国古代有一句话,叫做“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这句话中的“读”,不是默读,而是放开喉咙,高声朗读。

中国古代私塾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这个方法,如果你高声诵读《古文观止》,当你把文章读熟之后,你会惊喜地发现,这些古文仿佛都被你读成了儿歌,读成了顺口溜,这时,你已经感觉不到这些古文的艰深和困难了。

你能不假思索地,顺口说出古文原文来,这种高声朗读的学习方法会让你把学古文变成一件愉快的事情。我后来把这种学习方法用于学习外语,也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4.学习《古文观止》,一定要看三遍。


第一遍,要注意掌握散文的故事大意和历史背景。

第二遍,重点解决生疏的的字、词、句和典故。

第三遍,重点弄清文章的写作技巧。如果读过这三遍,你的《古文观止》基础就会非常扎实了。


请你拿起《古文观止》这本书吧,相信你也能很快走进中国古代散文的乐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