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质量管理?如何进行质量管理_质量_质量管理_产品

本文目录

  •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
  • 如何进行质量管理
  • 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
  • 质量管理方法有哪些
  • 质量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 质量管理的定义
  • 质量管理包含哪些方面
  • 质量管理包括哪六个方面
  • 什么是质量管理
  • 质量管理的12个步骤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是每一位质量管理人员必须明白的事情,但要把质量控制的好,就不能老是照着标准去做,有时也要灵活!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如何做好质量管理,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 篇1

  第一步曲:培养三种意识

  做为品质培训,讲得最多得就是什么叫做品质,怎样做好品质,往往你在台上讲得口干舌头软,台下受训者想睡觉。培训完后,受训者交头接耳,最后汇成一句话:好是好,就是对我们不实用!作为培训者听了,半条小命又气没了。

  我也曾在企业培训 过什么是质量,其实就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质量=良心+责任心,这样受训者又好记,也容易理解。有时员工自己也会问,我拿了公司的钱,又没干好活,是不是对得住自己的良心;如果因自己没干好的事情,造成公司大的损失,良心更过不去,生产和品检人员也同样会反问。大家有了这个意识,再适当往下引导,这个质量原因也不是很难控制,只要稍微有点责任心,就不会出这个质量事故了。因为中国人有个习惯,就是怕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他们会主动问你,以后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品质呢?此时孺子可教也,可以培养员工品质的三种意识了!

  一是自检意识。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生产质量控制的密决是:让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产品。要求员工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自我进行检验,只有自己认为是合格品,才可以流向下道工序或车间,在自检中发现的不合格品,要自已做好标识并把它分开放置。

  二是互检意识。对于上道工序或是别的车间转序来的产品,员工及品检员必须要检验,认为是合格品,才可以进行生产,对查到上工序或别的车间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反馈。坚决做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接收不良品,不传递不良品浅谈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浅谈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三是专检意识。做了自检和互检的动作后,生产主管就可以对专职检验员灌输了:员工一边要生产,一边都在做自检和专检的工作,做为专职的检验员---品检员,就更应该有强烈的质量控制意识。品检员与生产人员要更好沟通;虚心接受生产管理人员中好的经验与方法。

  第二步曲:紧跟过程控制

  对于品质的控制,我认为只有紧跟了过程控制,才可控制住品质;因此在向友人传授中,我让他一定要紧跟过程控制。

  一是首检控制。在产品上线前,必须要求班组长、品检人员和员工,对在要投入生产的物料,都要仔细核实;要使用的工装配备,要确认性能是否稳定完好。然后小批量生产三只产品,确认产品是否合格。合格后再上线生产,不合格要查找原因,直至合格才能批量生产。

  二是巡检控制。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和品检要对产品进行抽查,要用80%的精力关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如:生手员工、关键设备、关键岗位等。

  三是终检控制。在收线/完工时,对于最后的产品,要重点控制,往往此时员工的心态都比较急躁。本人曾碰过一件事情,现在想想都害怕,一位员工有快下班时,还缺一只产品装箱,他就找一只不合格品,叫人返修一下,没经过检验人员就直接装箱。被班组长立马纠出,此只产品有严重质量缺陷。何况产品收线/完工时,还有一部分产品等待返修,所以越是快完成的工作,所要严加控制!

  第三步曲:再加二个“三不”武器

  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不是在上升,就是在下降。如果要实现品质管理的“长治久安”,管理人员就必须随身携带二个“三不”:“三不放过”和品质方面的“三不”。

  第一 “三分析三不放过”活动

  1:异常及违规现象的发生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2:责任人不查清不受到教育不放过;

  3:不制定纠正及预防措施不放过。

  每天生产早会上,都要分析昨日生产中出现和碰到的质量问题,深入分析这些质量问题的危害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不合格品一旦出厂,不仅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将损害用户利益,接下来分析产生这些质量的原因,层层追溯,明确质量责任,找出漏洞;在此基础上,分析应采取的措施付诸实施,及时改进不足。整个活动过程要真正做到 “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质量责任未明确不放过,纠正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浅谈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管理者对每月数据都要进行汇兑;每天追求质量提高一点点

  例如:在jxx项目推行的“三不放过”,就成为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第二品质方面的“三不”

  1:不制造不良品;

  2:不把不合格品传递给下道工序;

  3:不接收来自上道工序的不合格品。

  培训企业全体人员质量意识 试验法。人员质量意识试验法的实施过程是这样的:管理者不定期地找一些质量缺陷不明显的不合格品,记下编号或做好标识后,混入一大堆同类产品中间,看员工能否把它们及时、如数地检查出来。那些质量意识不强、工作不细致的员工,在碰到这种事先不打招呼,且随时随地都可能举行的“考试”时,就往往很难得到高分。所以,要想经受住考验,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心和责任心。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 篇2

  为落实县教育局教育教学会议精神,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竞争意识,我镇各中小学要自上而下地掀起一个人人讲质量,人人求质量,人人抓质量,以质量论英雄的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

  各校校长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层层签订《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并把本学年的质量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考核、评摸、末位交流的重要依据,因此,从现在起,人人要树立危机意识,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要在不同的岗位上为我镇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作出最大的贡献。现根据我镇教育水平的发展状况,与各中小学签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目标责任书如下:

  一、教学常规管理。

  1、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办学有特色。按规定开足、开全课程。

  2、有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具体的检查考评记录,检查记录应包括成绩、问题、整改措施等,要有结合学校实际的教学计划。

  3、重视课堂教学管理,有教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辅导、评价的基本要求并落实好,相关材料存档。

  4、学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经常听课、评课、兼课。

  5、抓学生训练,保证走读生每天有一个小时的作业,双休日及节日有适当训练量,并认真加以检查和讲解;每个单元要搞检测过关,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6、学校应狠抓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大力开展说课、讲课、评课活动,人人参与,记录真实。

  7、要不断钻研业务,认真开展基本功训练、教师读书、计算机培训、课题研究,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有教研活动记录和教师档案。

  8、各种教育教学档案规范、齐全。

  9、深入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积极申报研究课题和撰写论文,成绩显著。

  10、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开展校内学科竞赛活动,措施到位,辅导得力,效果突出。

  11、结合过程性评价并以统考、抽考的综合分对学校进行评价。

  12、有实验室工作的管理制度、实验操作和安全规则,电教和体育器材管理制度,并逐一落实。

  13、支持教师进修提高,有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并能得到实施。

  14、教师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师德修养,尊重学生人格,举止文明得体,密切家校联系,为人师表,讲究诚信,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5、学校有完善的控辍措施,小学没有辍学现象,初中年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有详实的学生流动记录。

  16、有切实可行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和制度,培优补差计划注重实效,落实到位。

  17、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竞赛和校内竞赛,初中每期至少组织三科校内竞赛,小学每期至少组织语数两科科竞赛。

  18、学校严格学籍管理,有完善的入学、转学、休学和借读制度。

  19、有学生请假、销假制度,发现学生未到校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

  20、重视学生的发展和综合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充实多样,每期要有两次德育评估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重视过程、实行多元化。

  二、教学质量管理。

  1、小学一、二、三、四年级我们采用人平、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来评价教学效果,一学年考试评比两次,每次把考试结果进行排名,并把每次结果全镇校长会上通报,在初中中招考试中升入重点高中人数不低于下列目标:骆驼坳中学不少于30人,严家坳中学不少于10人,或者按县教育局分配人数按此比例分配指标。

  2、在县举行的各种统考中,骆驼坳中学不低于第八名,严家坳中学不低于第十名;小学不低于第6名。小学各级各科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的综合积分分值与镇排第一的学校分值相差不能超过20分。

  3、对于在其它方面获县以上表彰、肯定的单位,也予以表彰,并在学校考核积分中加分。如文体活动、科研论文、优质课、通讯报导、特色活动等。

  三、奖惩办法。

  1、中考奖惩:每超额一个重点高中指标奖200元,每少一个惩100元;综合名次达到规定的名次的奖励300元,每上升一个名次奖300元,在全县排名后8名的惩100至800元。单科名次在全县前5名的奖100至500元;单科名次在全县后5名的惩100至500元 。单科成绩在全县后三名的(多人任教的取名次为后二分之一的任课教师)直接进入末位交流候选对象。

  2、全县抽考:进入全县前五名的分别奖励100至300元,进入后五名的分别惩100至300元。单科成绩在全县后三名的(多人任教的取名次为后二分之一的任课教师)直接进入末位交流候选对象。

  3、在全县大型活动或竞赛中,获得全县前五名的分别奖励100至300元,进入后五名的分别惩100至300元。d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奖励个人3001000元。对连续两次考试、考核排在末位的学校校长、主任要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两年考试、考核排在末位的、且与倒数第二的积分相差15分的校长、主任学校校长要予以免职。对连续两次考试、考核排在末两位的教师要进行黄牌警告,并确定为末位交流的候选对象。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 篇3

  (一)质量第一、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繁荣

  任何产品都必须达到所要求的质量水平,否则就没有或未完全实现其使用价值,从而给消费者和社会带来损失。从这个意义上讲,质量必须是第一位的。

  贯彻“质量第一”就要求企业全体职工,尤其是领导层,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要求企业在确定经营目标时,首先应根据用户或市场的需求,科学地确定质量目标,并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予以保证。当质量与数量、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把质量、社会效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首位。

  “质量第一”并非“质量至上”。质量不能脱离当前的消费水平,也不能不问成本一味讲求质量。应该重视质量成本的分析,把质量与成本加以统一,确定最适宜的质量。

  (二)系统的观点

  既然产品质量的.形成和发展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环节,那么不论是保证和提高质量,或是解决产品质量问题,都应把企业看成是个开放系统,应当运用系统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暴露出来的产品质量问题,实行全面诊断、辨证施治。

  (三)“用户至上”,用户第一,下道工序就是用户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一定要把用户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因而,企业必须保证产品质量能达到用户要求,把用户的要求看作产品质量的最高标准,以用户的要求为目标来制定企业的质量标准。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用户”的概念是广泛的,它不仅仅指产品的购买者、使用者和社会,而且,还认为企业内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岗位也是用户。在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出了“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指导思想。上道工序将下道工序作为用户,为下道工序提供合格品,为下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进行质量监督和质量信息的反馈。

  “使用本企业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就是用户”,就是说,企业不仅要生产优质产品,而且还要对产品质量负责到底、服务到家,实行“包修、包换、包退”制度,不仅要保质保量、物美价廉、按期交货,而且要做好产品使用过程中的技术服务工作,不断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

  (四)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在生产过程中,检验是重要的,它可以起到不允许不合格品出厂的把关作用,同时还可以将检验信息反馈到有关部门。但影响产品质量好坏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检验,而主要在于设计和制造。设计质量是先天性的,在设计时就已决定了质量的等级和水平,而制造只是实现设计质量,是符合性质量。二者不可偏废,都应重视,但从我国目前现状来看,对于设计质量还需要格外强调。

  (五)预防为主的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把管理工作的重点应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把从管理产品质量“结果”变为管理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真正做到防检结合,以防为主,把不合格产品消灭在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中。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各种措施,把影响产品质量的有关因素控制起来,以形成一个能够稳定地生产优质产品的生产系统。

  当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预防为主”,并不是说不要检验工作,不要“事后检查”,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必须进一步加强。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不让不合格品流人下道工序或出厂,质量检验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质量检验工作不仅仅具有“把关”的作用,也有着“预防”的作用。

  (六)数据是质量管理的根本,一切用数据说话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要坚持实事求是,树立科学地分析、控制质量波动规律的工作作风。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用事实和数据反映质量问题。一定要尽可能使产品质量特性数据化,以利于对产品质量的优劣做出准确的评价,从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七)经济的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质量,我们必须考虑经济性,建立合理的经济界限,这就是所谓经济原则。因此,在产品设计制定质量标准时,在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时,在选择质量检验方式为抽样检验或全数检验时等等场合,我们都必须考虑其经济效益来加以确定。

  (八)突出人的积极因素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格外强调调动人的积极因素的重要性。这是因为现代化生产多为大规模系统,环节众多,联系密切复杂,远非单纯靠质量检验或统计方法就能奏效的。必须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加强质量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全体人员参加的管理,“质量第一,人人有责”。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 篇4

  【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

  一、组织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监督和评审工作。

  二、负责产品认证的组织、协调工作。

  三、 按照技术文件编制检验标准和检验规范;组织实施对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自制件的检验,以及对产品工序、成品的检验,并出具检测报告。

  四、组织公司内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针对质量问题组织制订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并追踪验证。

  五、 负责质量记录的统筹管理,定期进行质量分析和考核。

  六、 负责全公司产品的质量检验工作。

  七、负责计量管理工作,完成计量仪器的定期检定并做好检定记录和标识。

  八、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的要求。

  九、参加对供方的评审,参加用户反馈意见的分析和处理。

  十、负责外发合格证(铁科院、四方所)的申领、保管和发放。

  十一、完成公司交办的临时任务。

  【质量管理部门工作职责】:

  第一条 参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及试制。

  第二条 对产品、原物料、加工品等规格及作业标准,提出改善意见或建议。

  第三条 制定进料、加工品、成品检验标准确实执行。

  第四条 制定制程检查标准,并稽核检查站检查人员是否确实实施。

  第五条 质量异常的妥善处理及鉴定报废品。

  第六条 检验仪器与量规的管理与校正及库存品的抽验。

  第七条 原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厂商等交货质量实绩的整理与评价。

  第八条 督导并协助协作厂商改善质量,建立质量管理制度。

  第九条 制程巡回检验。

  第十条 制程管理与分析,专案研究并作改善、预防等再发防止措施。

  第十一条 客户抱怨案件及销货退回的分析、检查与改善措施。

  第十二条 资料回馈有关单位。

  第十三条 执行质量管理日常检查工作。

  第十四条 做好质量保证作业。

  第十五条 研究制订并执行质量管理教育训练计划。

  第十六条 制定质量管理规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第十七条 其他有关质量管理事宜。

如何进行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的内容包括

项目质量管理旨在保证项目达到既定的质量要求,保证项目产品能够发挥既定的功能,从而满足项目相关方的特定需求。

因此,在项目中进行质量管理并做好质量管理对项目管理来说十分重要,项目管理者需要识别项目及其可交付成果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并制定项目质量管理计划。

在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以客户为导向。即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质量的标准。

项目质量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的质量政策。可以直接引用组织的质量政策,也可以对组织的质量政策略加修改。

(2)项目的质量目标。包括项目的总体质量要求和高层级质量标准,如项目必须符合某个行业标准中的规定。

(3)质量角色的职责。谁应该对项目质量承担什么责任。

(4)质量管理程序、活动和工具。用于履行职责和实现目标的程序、活动和工具。

(5)对工作过程和成果进行质量评审。哪些工作过程和成果必须接受质量评审?将如何进行质量评审?将如何利用评审结果?

在管理项目质量的过程中,主要要做的是以下几点工作:

(1)让主要相关方确认项目将要达到的质量标准。

(2)执行质量管理计划中规定的质量管理活动,确保项目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达到具体质量测量指标和高层级的质量标准。

(3)编制将用于质量控制的质量测试与评估文件。

质量管理方法有哪些

  1. 要跟公司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2. 从简单做起,循序渐进。

  3. 公司高层对流程和方法论的认可很重要。

  4. 把握好这两个质量方向,一个是产品质量,一个是流程质量。

  5. 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质量意识:

  1. 一个是产品质量,一个是流程质量。

  2. 质量意识体现在每一位职工的岗位工作中更集中体现在组织管理层的岗位工作中在检验检疫机关就是一种自觉地去保证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原动力。 

质量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导语:对于社会来说,企业注重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样也会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从而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发展壮大。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管理的关键部门和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要求,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公司的质量管理政策很好的落实。

  质量管理的方法有哪些

  1、计划(plan)阶段:包括四个步骤,即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对策。

  2、执行(do)阶段: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3、检查(check)阶段:检查取得的效果,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4、处理(Aact)阶段:包括两个步骤:即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常用的方法:

  (1)统计调查表法。是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粗略分析质量状态的一种方法。

  (2)分层法。是将调查收集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分析方法。

  (3)排列图法。是利用排列图寻找影响质量主次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4)因果分析图法。是利用因果分析图来系统整理分析某个质量问题(结果)与其产生原因之间关系的有效工具。

  (5)直方图法。它是将收集到的质量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用以描述质量分布状态的一种分析方法。

  (6)控制图。用途主要有两个:过程分析,即分析生产过程是否稳定。过程控制,即控制生产过程质量状态。

  (7)相关图。在质量控制中它是用来显示两种质量数据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

  相关内容推荐:

  质量管理常用统计方法

  1.常用的统计管理方法

  又称为初级统计管理方法。它主要包括分层法、调查表、控制图、因果图、相关图、排列图、直方图,即所谓的“qc7种工具”。运用这些工具,可以从经常变化的’生产过程中,系统地收集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各种数据,并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进而画出各种图表,计算某些数据指标,从中找出质量变化的规律,实现对质量的控制。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曾说过,企业内95%的质量管理问题,可通过企业全体人员活用这7种工具而得到解决。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也离不开企业各级、各部门人员对这些工具的掌握。

  2.中级统计管理方法

  包括抽样调查方法、抽样检验方法、功能检查方法、试验计划法等。这些方法不一定要企业全体人员都掌握,主要是有关技术人员和质量管理部门的人使用。

  3.高级统计管理方法

  包括高级试验计划法和多变量解析法。这些方法主要用于复杂的工程解析和质量解析,而且要借助于计算机手段,通常只是专业人员使用这些方法。

  统计管理方法是进行质量控制的有效工具,但在应用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否则的话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这些问题主要是:

  ①数据有误。数据有误可能是两种原因造成的,一是人为地使用有误数据,二是未真正地掌握统计方法;

  ②数据的采集方法不正确。如果抽样方法本身有误,则其后的分析方法再正确也是无用的;

  ③数据的记录、抄写有误;

  ④异常值的处理。通常在生产过程中取得的数据总是含有一些异常值的,它们会导致分析结果有误。

  相关案例分析: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

  2008年9月初,不断有媒体报道婴幼儿患肾结石的病例且多数食用过三鹿的奶粉,三鹿集团被怀疑与婴幼儿患结石有关。经过调查,2008年9月11日晚,三鹿集团声明其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婴幼儿奶粉受到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并决定召回受污染的奶粉。这是三鹿集团首次公开承认自己的奶粉有问题,“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由此开端。2008年9月16日,22家婴幼儿奶粉厂家69个批次的产品被检出三聚氰胺,伊利、蒙牛、光明等榜上有名,至2008年9月19日9时,全国下架退市的问题奶粉已达3215.1吨。至此,“三鹿问题奶粉”事件波及整个乳制品行业。“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共造成全国29.4万余患儿致病,至少有6643名重患婴幼儿,三名婴幼儿因此死亡。

  三鹿集团因此破产,问题奶粉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行业遭受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难以估量。其一期的损害赔偿数额巨大,重患婴幼儿的后遗症问题仍难以确定。受“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影响,中国2008年10月乳制品出口量锐减9成多,其中奶粉更是成为乳制品中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品种,10月出口同比下降99.2%。

  企业质量管理问题分析:首先,由于近年来我国乳制品行业扩张过快导致企业奶源短缺与质量过低是这次事件爆发的根源。2007年全国奶类总产量3633.4万吨,是2000年的4倍之多,年均增长21.7%。一方面是乳制品行业的快速扩张,另一方面却是整个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一些省份产能过剩40%到50%都很普遍。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必然导致企业奶源短缺、质量过低。在2007年到2008年奶源出现短缺的时候,企业为了保证生产就降低了对原料乳的质量要求,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趁认为加入三聚氰胺,这样一来可以通过检验,一来可以虚增奶量。

  对于社会来说,企业注重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样也会赢得消费者的喜爱,从而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发展壮大。对于控制产品质量管理的关键部门和人员,要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要求,以严谨负责的态度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公司的质量管理政策很好的落实。

质量管理的定义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对质量管理及其实施方法有所介绍。

朱兰对质量管理的基本定义:质量就是适用性的管理,市场化的管理。

费根堡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扩展资料:

在质量管理活动过程中,通常把质量管理授权于某质量特权人物。质量成为一个平行的过程,产生带有自己的规则,标准和报告人员的新的官僚层次和结构,无关的质量报告成为正常。

这个质量特权人物逐渐张大渗透,成为花费巨大而没有结果的庞然大物。质量官僚们把自己同日常的生活隔离开来,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反而成为质量改进的障碍。

质量是一个受到设计、制造、安装、使用、维护等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例如,汽车是一个复杂的机械系统,同时又是涉及道路、司机、乘客、货物、交通制度等特点的使用系统。

产品的质量应该达到多维评价的目标。费根堡姆认为,质量系统是指具有确定质量标准的产品和为交付使用所必须的管理上和技术上的步骤的网络。

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大的进步,统计质量管理着重于应用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发挥预防性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然而,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还与其他许多过程、许多环节和因素相关联,这不是单纯依靠统计质量管理所能解决的。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

质量管理包含哪些方面

质量管理包括:1.注重产品研发;2.强化产品制造;3.强调产品使用;4.绿色制造。
质量管理详细的介绍
1.注重产品研发的质量管理
不同阶段的工作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首要而且影响最大的是产品研发。这时的质量管理决定了产品的固有质量,只有一开始就赋予产品很高的固有质量,才有可能实现六西格玛以至更高的质量目标。
2.强化产品制造的质量管理手段
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是一个被研究得最多的课题,也是一个永远存在挑战的课题。一家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产品制造能力的强弱,在这里得到了最真实的反映。每天都可能遇到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环境等各种各样波动因素的挑战,质量技术工程师们或是置之不理,或是疲于奔命,都无法掌控产品制造的质量水平。信息化使得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辅助设备的使用,再加上MES、ERP等IT系统的应用,企业在生产过程当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却很难派上真正的用场。
3.强调产品使用的质量管理
产品虽然经检验合格后出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湿、低气压、有害气体、振动、辐射、电磁干扰……这些环境因素的存在,将大大影响产品的质量,进而影响顾客的使用感受。但是如果企业一味地为了确保顾客的满意,投入巨大的开支承担投诉接待、产品返修、客户抚慰等众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长久做法。
4.绿色制造的质量管理
企业在扩大、启动内需市场的同时,不能忽略产品品质这个占有市场的基石。同时,将品质贯穿于生产营销的每个环节,建立系统的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产品服务体系和品质标准,并把开发节能、环保产品当成企业的社会责任,努力肩负起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的使命。
质量管理员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和总结,协助部门领导开展内审和年度外审工作;
2、负责协助部门领导组织、实施体系文件学习、培训工作;
3、负责协助部门领导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订;
4、负责对部门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实时进行监控;
5、负责对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与反馈;
6、负责对不合格项的跟踪验证工作。

质量管理包括哪六个方面

质量管理包括六个方面是1、制定标准,制定质量管理标准体系。2、计划阶段,看哪些问题需要改进,逐项列出,找出最需要改进的问题。3、执行阶段,实施改进,并收集相应的数据。4、检查阶段,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用数据说话,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5、处理阶段,如果改进效果好,则加以推广;如果改进效果不好,则进行下一个循环。6、质量总结。
质量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为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的总称。

什么是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指的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EMBA、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对质量管理及其实施方法有所介绍。

20世纪前,产品质量主要依靠操作者本人的技艺水平和经验来保证,属于“操作者的质量管理”。20世纪初,以F.W.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促使产品的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分离出来,质量管理的职能由操作者转移给工长,是“工长的质量管理”。

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复杂程度的提高,产品有了技术标准(技术条件),公差制度(见公差制)也日趋完善,各种检验工具和检验技术也随之发展,大多数企业开始设置检验部门,有的直属于厂长领导,这时是“检验员的质量管理”。上述几种做法都属于事后检验的质量管理方式。

扩展资料

管理原则

原则1、以顾客为中心 与所确定的顾客要求保持一致。了解顾客现有的和潜在的需求和期望。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以此作为行动的准则。

原则2 、领导作用 设立方针和可证实的目标,方针的展开,提供资源,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环境。明确组织的前景,指明方向,价值共享。

原则3 、全员参与 划分技能等级,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资格评定。明确权限和职责。

原则4 、过程方法 建立、控制和保持文件化的过程。

原则5、系统管理建立并保持实用有效的文件化的质量体系。

原则6 、持续改进 通过管理评审、内/外部审核以及纠正/预防措施,持续地改进质量体系的有效性。

原则7 、以事实为决策依据 以审核报告、纠正措施、不合格品、顾客投诉以及其他来源的实际数据和信息作为质量管理决策和行动的依据。

原则8 、互利的供方关系 适当地确定供方应满足的要求并将其文件化。对供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情况进行评审和评价。

质量管理的12个步骤

质量”一词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品质是企业的名片,要想树立好的品牌,质量与品质必须有保障。
高质量的产品是高质量的团队制造出来的,高质量的团队是管理出来的。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十二个步骤:
1.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建立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3.确定实现质量目标所需的过程和职责
4.对每个过程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性确定测量方法
5.运用测量方法以确定每个过程的现行有效性
6.确定防止不合格并消除产生原因的措施
7.寻找提高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机会
8.确定并优先考虑那些提供最佳结果的改进
9.为实施已确定的改进对战略,过程和资源进行策划
10.实施改进计划
11.监控改进结果
12.对照预期结果,评价实际结果
质量口诀
【一个总目标】
如期如数的产出符合客户及法规要求的产品,不断的朝零缺点靠近。
【二个重点】
1、首件检查要彻底,避免错误再补救
2、制造过程要重视(发现异常) 停线 处置 排除 继续生产
【三不政策】
1、不接受不良品
2、不制造不良品
3、不放过不良品
【四大作法】
1、参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了解本身岗位的要领
2、参照规范、标准
3、未做先检查(首件检查)
4、做完再确认
【五大观念】
1、满足客户的要求、品质没有折扣
2、品质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制造、设计习惯出来的
3、主动的自检效果胜过无数次的被动检查
4、一次就做好的事情不要让不断的修理、返工来影响品质
5、差不多、大概、好像是品质最大的敌人
【六SIGMA】
原因找不到---不放过
责任分不清---不放过
纠正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纠正措施不验证---不放过
有效措施不纳入---不放过
【七种浪费】
等待、搬运、移动、生产过多、库存、不合格品、加工的浪费
【八大原则】
以顾客为中心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过程方法
管理的系统方法
持续改进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九大步骤】
1、发掘问题 、选定项目-质量-SPC
2、追查原因
3、分析数据
4、提出方案
5、选择对象
6、草拟行动
7、成果比较
9、标准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