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代为什么说国民党好(怎样看待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_日军_战报_国民党

本文目录

  • 怎样看待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 内战的时侯.为什么国民党装备那么好而且很多都是受过高级训练的将领还会输
  • 为什么说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 国民党如何成为民国第一大党
  • 国民党为什么能够在当时中国实现专制统治
  • 两岸统一后国民党如何定位
  • 为什么在革命时期国民党和美国的关系会那么好
  • 为什么国民党从强盛走向衰落
  • 谈谈国民党
  • 国民党军阀中那些军阀是好的那些是坏的!

怎样看待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在战争防御阶段,国民政府领导了对敌作战的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顽强的抵抗了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多次战略进攻,虽然都以后撤结束,但国民党军队以巨大的代价和牺牲粉碎了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诸如,淞沪会战,徐州会战都打出了中国人不甘当亡国奴的气势。
此外,我们常常会认为国民党因为战略战术的失误而节节败退,短时间内丢失了大片领土。(课本上就是这么描述的)但真正了解近代史的都知道,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就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和平建设那么多年,已然成为世界强国;而中国,直到1928年,张学良在东北继承帅位后通电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时,国民政府才在形式上统一中国。1930年,蒋介石在各军阀派系反蒋的中原大战中取胜,国内才有了总体上的和平发展时期。(这没有将国共十年内战算进去)总之,让中国修养生息,厉兵秣马的机会并没有几年。因此,抗战爆发时,无论是武器装备上,还是单兵素质上,日军都远远超过中国军队,这不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因此在日本大规模,立体化的进攻中,国民党军队的败退是必然的,这也是他们预计之中的。但他们不得不采取防御战,阵地战的战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阻止日军的进攻步伐,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彰显中国军民一心坚决抗战到底的决心。而且在国民军付出惨痛的代价的同时,也消耗了日本的有生力量,因此在战略上是成功的。如果是先期就采用运动战,避免大规模的正面交锋,那无异于将千里沃野先拱手让人,其结果可想而知,必然不比既有的战术好。因此国民党在抗战初期不可能在正面战场上像八路军采用游击战术、运动战术对敌作战。
总之,在战略防御阶段,综合中日力量对比,丢失大片领土是不可避免的事,而且在日本在占领中国大片领土后,由于兵力被分散,而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战争才有条件进入相持阶段。这样才能实现以实现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思想。全民族的持久抗战才能得以实现。
在战争相持阶段,日军深陷中国人民战争的沼泽无法自拔,遂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了政治诱降和军事重点打击的方针,但国民党政府主体并没有因此转为消极抗战,而是在最艰难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守信念,领导坚持抗战。在中国空军损失殆尽,外援丧失,日军取得制空权的情形下,中国的临时首都重庆经常会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日军企图以此方式瓦解中国人的抗战意志,达到迫降的目的。但以蒋介石为首的主战派任然领导了全民族的抗日大业。
在政治交涉中,中日虽在香港谈判,但国民党代表在谈判桌上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据理力争,不卑不亢就应该被人尊重。谈判作为一种外交手段,这动不动就被人指为卖国是鲁莽的行为。假如“腐朽”的国民政府像法国的贝当政府一样真的投降了,可以说,中国就会亡国灭种。仅凭共产党当时额力量在短时间内是挽救不了中国的。
在军事对抗中,日本发动了三次长沙会战,那个时候湖南成为了抗日的前线,成为举国瞩目的焦点。战争的进展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因为日军一旦攻破长沙,越过湖南,重庆就成了日军嘴边的唾手可得的刀俎之肉,整个大西南就暴露在日军的眼皮底下,抗战的物质支撑和精神支柱就会轰然倒塌,即使国民政府决定再次迁都康定,可能败局都无法挽回,此后果不堪设想,正因为薛岳指挥有方、国军奋勇抵抗,正因为湖南军民一、心同仇敌忾,日军才没能越过长沙,丢兵弃甲而归。三次长沙会战保住了大西南,也就是保住了中国最后的希望。
回顾五千年大中国史,伟大的中华民族先后三次经历了全面的外族入侵,第一次是蒙古灭亡南宋,第二次是满清定鼎天下,这两次反抗外族入侵都以失败而告终,结果都是汉人惨遭任意的杀戮,身份被划分为最低级,虽然说满蒙最终被汉文明所同化,终归于大中华,但纯正的汉族文化也因此销声匿迹。只有这第三次全面反侵略战争即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华民族避免了被奴役的厄运,在这场战争中,国民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他们的历史功绩理应被后人铭记,被后代所敬仰。
转眼间,历史的长河又流淌了七十年了,国共之间的恩恩怨怨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从当年的对抗到后来的敌对再到现在的交流,两岸和平统一的夙愿一步步被推进。前段时间,朱立伦访问大陆,习朱微笑握手的画面被历史定格,让两岸人民感受到“相逢一笑泯恩仇”轻松,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近些年,两岸对彼此的历史也有了逐渐认可的态度,大陆的抗战老兵也得到了应有的尊敬。但是对于有些根本问题,比如大学思想理论课中的近现代史不改变那种尖锐敌对的政治词汇,祖国的统一大业还会是困难重重。我相信,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那天,也将会是两岸对于中国那段屈辱与抗争的近代史的认识也会一致。

内战的时侯.为什么国民党装备那么好而且很多都是受过高级训练的将领还会输

国民党军队当时战意不高,军官多有间隙,内斗不断,有很多将军为保存实力而对被包围之友军袖手旁观……张灵甫的整编第74师就是这么被吃掉的。
当时解放军实行土地改革等措施,对最底层农民有很大吸引力,中国又是个农业国,很容易得到大部分人民支持。

为什么说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抗日期间,都是在代表中华民族而战。
国民党始终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不只是在某个时期代表他的利益。
1937年,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就已经向周恩来和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提出调集重兵,计划在平型关、沙河、繁峙一线与日军作战。这是阎锡山在此主动袭击日军
而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提出了配合晋绥军主力作战的方案,在37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军委前方分会召开会议,彭德怀在会上说明了配合友军侧击进攻平型关之敌的意见,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
“配合”一词我想足够说明问题了。
当然,现在的许多书籍以及电视里,对平型关大捷都有不同的说法!
但是我都不怎么相信,呵呵,我还看到了一部有关中国远征军的电视,可是里面的功劳都归了没有出一兵一钱的共,当然毕竟成王败寇,有许多事情都成为了历史。
想知道已经很难了。
我认为真的不应该问这样的问题,国民党在抗日战争里付出了二百万,这都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而战。提这样的问题,是对抗日勇士的亵渎啊。
下面的数据是国军在大的抗战中歼灭的日军大概数字:
1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
“八一三”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由于中国军队战略不当,武器装备落后,在付出33万多人的巨大损失后,最终被迫匆忙撤退,并直接导致了南京会战的失利。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2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
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余万人。
3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
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中国军队由于指挥混乱,布置不当,被迫从太原突围。此战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消灭敌军2万余人。但从此国民党军在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宣告基本结束。 (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一场战争,平型关大捷歼灭敌人1000,也有800说,但是日军战报为亡167人,伤94人 我军队损失600多人)
4徐州会战:1938年1月~5月21日
日军打通了津浦线,扩大了占领区,但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国民党军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5个月的时间。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多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5兰封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
日军试图在徐州会战后继续扩大战果,板垣征四郎师团孤军深入,被以薛岳为指挥的中国军队包围。
6武汉会战:1938年6月~10月
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会战虽然最终以武汉失守为结束,但国民党军队的正面抵抗取得了毙伤敌军4万人、近10万日军因战斗、气候、疾病等原因暂时丧失作战能力的巨大战果,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
7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
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国民党军队消灭毙伤敌军1.3万人,第5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战略目标。
8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
日军动用10万兵力,却在第九战区第十五集团军的抵抗下损失惨重。日军承认“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在中国军队反击下,日军伤亡达2万人,被迫撤退,中国军队伤亡3万多人。
9桂南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
日军占领南宁和昆仑关后,国民政府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10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
张自忠上将殉国于南瓜店,宜昌失陷。枣宜会战是武汉会战以来,日军对正面战场最大规模的一次进攻。
11豫南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
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1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
为保证南昌及附近占领区的安全,日军发动试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日军在三路围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而仓皇撤退,伤亡高达1.5万人。
13晋南(中条山)会战:1941年5月
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中国军队伤亡4.2万余人,被俘3.5万余人,日军伤亡仅为中国军队的1/12,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14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10月1日
中国军队第六战区在正面战场主动发起1941年以来惟一一次主动进攻作战,歼灭日军7000人。最终由于第九战区指挥失误,但日军伤亡2万人。日军一度攻占长沙。
15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23日~1942年1月6日
中国军队第九战区制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取得了长沙会战大捷,共毙伤日军5万余人。成为“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
16浙赣会战:1942年4月~7月28日
日军大本营决定摧毁浙赣两省中国军队机场,打通浙赣铁路,最后基本实现预定目标,曾经占领衢州机场,但遭到严重损失,第15师团师团长阵亡,日军战史记载伤亡17148人。
17鄂西会战:1943年5月~6月
日军沿长江向上游进攻,国民党第18军坚守石牌要塞,第六战区及友邻部队夹击日军,歼灭敌军4000人。
18常德会战:1943年11月2日~12月
在日军3万优势兵力进攻下,中国57师9000余人孤军誓死抵抗长达16天。最终中国军队收复常德等阵地,毙伤日军2万人。
19豫中会战:1944年4月~5月25日
日军试图通过豫中会战围歼第一战区主力,并打通平汉线。由于国民党军指挥失当,洛阳沦陷。日军实现最初的作战计划。
20长(沙)衡(阳)会战:1944年5月~8月:
豫中会战同时,日军开始进攻湖南,打通粤汉铁路。中国军队在衡阳进行了长达48天的抵抗,最终弹尽粮绝而遭到失败。
21桂(林)柳(州)会战:1944年8月~12月10日;
日军为摧毁大西南的空军基地发动桂柳会战。桂林和柳州遭到沦陷。
22湘西会战:1945年4月~6月
中国军队在战役中对日军进行了包围,创造了雪峰山大捷,毙伤日军1万多人。最终在中国军队的反攻下,日军伤亡2万余人,被迫撤退。
八路军全部战绩与日军战报的对比
1、平型关战斗
八路战报:歼灭日军1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67人,伤94人
(儿岛襄著:《日中战争》,日本文艺春秋社1984年版)
2、广阳伏击战
八路战报:歼日军千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亡63人(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3、晋察冀区反八路围攻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2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7人,伤52人;皇协军伤亡69人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4、三次破袭平汉路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2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11人,无皇协军伤亡报告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5、冀中1938年春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6人,伤26人, 皇协军伤亡71人
(《华北治安战》)
6、120师收复晋西北七城战役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1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2人,伤51人,皇协军伤亡101人
(《华北治安战》)
7、易(县)涞(源)战斗
八路战报: 歼日伪军14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40人
(《支那事变陆军作战》)
8、129师晋东南反日军九路围攻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4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10人,皇协军伤亡79人
(《华北治安战》)
9、晋察冀区1938年秋反围攻
八路战报: 毙伤日伪军5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9人,伤132人,皇协军伤亡107人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0、冀中区五次反围攻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5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1人,伤65人,皇协军伤亡99人
11、冀南1938年反“扫荡”
八路战报: 毙俘日伪军6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人,伤11人,皇协军伤亡16人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939年
12、冀南春季反十一“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3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70人,皇协军伤亡81人
(臼井胜美著《中日战争》)
13、115师陆房突围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122人,皇协军伤亡67人
(《华北治安战》)
14、五台山区1939年5月反围攻
八路战报:歼灭日军宫崎部队8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4人,伤27人
(《华北治安战》)
15、太行区1939年夏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7人,伤37人,皇协军伤亡70人
(《华北治安战》)
16、冀中1939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7人,伤89人,皇协军伤亡71人
(《华北治安战》)
17、北岳区1939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6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34人,皇协军伤亡95人
(《华北治安战》)
1940年
18、平西区1940年春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灭日伪军800余人,击落日军飞机1架
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0人,皇协军伤亡22人(《华北治安战》)
19、冀中1940年春季反全面“扫荡”作战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1人,伤91人,皇协军伤亡62人
(《华北治安战》)
20、抱犊崮山区反“扫荡”(亦称鲁南区1940年反“扫荡”)
八路战报: 毙伤日伪军22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58人
(《华北治安战》)
21、129师白晋铁路破击战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6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人,伤9人,皇协军伤亡12人
(《华北治安战》)
22、晋西北1940年夏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4490余人俘53人(内含日军11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37人,伤107人,失踪3人,皇协军伤亡失踪201人
(《华北治安战》)
23、冀中1940年夏季“青纱帐”战役 [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100余人俘伪军5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9人,伤22人,皇协军伤亡39人(《华北治安战》)
24、百团大战
八路战报: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
日军战报: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伤亡失踪1202人(《华北治安战》)
25、太行区1940年秋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 歼日伪军28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29人,伤60人,皇协军伤亡44人
(《华北治安战》)
26、冀中1940年冬季攻势
八路战报: 歼日伪军230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亡10人,伤27人,皇协军伤亡59人
(《华北治安战》)
27、太岳1940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歼日伪军260余人 日军战报:日军伤7人,皇协军伤亡15人
(《华北治安战》)
28、晋西北1940年冬季反“扫荡”
八路战报:毙伤日伪军2500余人日军战报:日军亡8人,伤44人,皇协军伤亡102人
(《华北治安战》)
3万人抗日抗出了100多万了。奇迹~!!!!
自己去比较下吧 ,在抗日战争是谁主导!!!!

国民党如何成为民国第一大党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高举革命旗帜,使国民党拥有了合法的法统地位,借北伐余威,国民党建立中央政权,虽开始有分裂,但最终统一于南京将某人旗下。蒋中正之所以能成为民国第一人,只要是因为他当时身兼北伐军总司令,声望如日中天,军事力量国内第一,还有就是与江浙银行团合作,财力雄厚,军事强大,再者又与宋家联姻,既与孙中山成了姻亲,又与美国搭上了线。还有就是蒋中正本人的素质同样不是凡品,玩弄权术那就是一等一的高手,与各路军阀打打合合,军事实力强是一回事,但是更多的是通过权术手腕分化瓦解对手,屡试不爽。若不是遇到了天生对头毛泽东,蒋或许就真的国内无敌了。

国民党为什么能够在当时中国实现专制统治

原因之一:先天不足。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但革命党人并未掌握政权,北洋军阀的头子-袁世凯掌握了政权。1916年袁世凯死了以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的时代,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容易到了1928年12月29日-东北易帜,国民党取得了全国政权,但也只是名义上而已。1929年3月,桂系反蒋;1929年5月,冯玉祥反蒋;1930年2月,冯玉祥和阎锡山共同反蒋;1931年6月,两广军阀共同反蒋;1933年11月,十九路军反蒋。虽然所有的叛乱都让蒋介石镇压下去了,但也大大削弱了蒋介石的力量。同时,国民党中央政府与各地军阀的混战也为红军的成长和壮大创造了时间。后来,虽然不再有军阀明目张胆的反蒋。但是,各地军阀依然与国民党中央同床异梦。红军长征时广东军阀陈济棠给红军让道,抗日战争时期50万地方军投降日本当伪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军为了保存实力而“出工不出力”以及后期的纷纷投诚,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国民党政权的先天不足。    原因之二:不顾民生。国民党的三民主义讲的是“民族、民权、民生”,“平均地权”也是国民党的爸爸-同盟会的主要纲领和口号。但是,国民党又是如何做的呢?根据国民政府的统计资料,30%的农民完全没有土地,依靠当佃农为生;佃户要交纳50%至70%的地租,如此高的地租和其他苛捐杂税使上亿农民处于赤贫状态;全国投资资本70%流向政府,从而流出了工商企业,私营企业为了获得商业贷款,要支付18%至20%的年利率,如此高的利率使绝大多数工业无法支付,因而工业活动转向商业投机;政府开支主要用于军费,用于经济发展的比例很小,例如:1934年至1936年政府开支总额只有4%用于经济发展,而如此微薄的资金也浪费严重;严重而持久的通货膨胀更使得人民的生活日益贫困,在1937年至1945年的8年里,平均价格指数从1上升到2491,而后来的的内战时期,物价更如脱缰之野马无法控制,以至于1948年时民众购物时是拿着成袋的钞票;政府对于民众的疾苦极其冷漠,以1942年至1943年发生在河南的饥荒为例,这场饥荒导致两三百万人非正常死亡,三百万人逃荒到外省。与此同时,国民党却依然在河南强征粮食。    原因之三:专制独裁。国民党口口声声要实行民权主义,立宪民主,给人民以权利。但是,纵观其统治大陆的21年时间,从来也没有实现民主。抗战之前,国民党囚禁七君子,暗杀杨杏佛等民主人士,宣扬法西斯主义,宣扬“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抗战以后,又暗杀李公仆等民主人士,暗杀闻一多等知名学者,拒绝建立联合政府,拒绝承认共产党和民盟在行政院中行使否决权。进而挑起内战,解散民盟。    原因之四:贪污腐化。以抗战胜利以后的接收为例: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文官和军官控制了日本人和汉奸的财产。这些财产本应还给战时随国民政府撤退至西南地区的原主或依据官方程序移交新主。但是,接受成了官员之间的你争我夺。他们所关心的是五子登科:即条子(指金条)、车子、房子、女子和票子。同时,工商业者战时随政府迁往西南而蒙受了巨大损失,此时本应从接收日伪企业中得到补偿。但是,政府并不理会这些政治责任,而是让官员去接收被占区的工业财产。官员大多不懂企业管理,因此卖机器和工厂往往比让它运转更为有利可图。日本投降后的一年多,从日伪手中接收的2411家工厂,只有852个恢复了生产。这加剧了工业萧条。    原因之五:领导无方。蒋介石在玩弄权术方面确实是高手,但在打天下和治天下方面却都是庸才。当然,做为领导,即使你自身没有太大才能,如果你善于任用贤才也没关系。他老人家偏偏喜欢大权独揽,任人唯亲。前后两任财政部长-宋子文和孔祥熙都是蒋介石的亲属,他们的经济政策导致国内经济状况持续恶化。在军事上,蒋介石用人的才能比毛泽东差多了。毛泽东所用四大野战军的指挥者:一野彭德怀、二野刘伯承、三野粟裕、四野林彪,是共产党当时最为优秀的4位军事家。其中的粟裕资历很浅。但毛泽东破格提拔。1947年1月,粟裕升任华野副司令员,毛泽东就电告司令员陈毅:“具体作战由粟裕同志负责。”后来索性让陈毅去中野,以便粟裕更好的行使指挥权。反观蒋介石,他手下也有两个非常能干的将领:胡琏和陈明仁。胡琏1944年就已经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18军军长。在解放战争与华野和中野的多次交锋中,或胜或平,保持不败记录,就是这样一位国军中难得的人才,在1948年以18军为基础组建12兵团时,居然没有被任命为兵团司令,只当了副司令。他一气之下,回家探亲。当12兵团被中野和华野团团围住时,蒋介石才想起用胡琏,把他空投到12兵团,但此时无论多么优秀的将领也没有法了。陈明仁在三战四平时,以区区两万军队抵挡东野主力进攻一个月居然没有失守,最后由于援兵赶到,迫使东野不得不退出战斗。这样的军事才能在国民党将领中可以说凤毛麟角,但是,他却很快就被撤职。国军在战火纷飞之时如此撤换大将,蠢哉蠢哉!  原因之六:组织涣散。国民党内鱼龙混杂,大批军阀、贪官、恶霸、土豪、劣绅甚至黑社会人员混入党内,严重损害了其形象。    原因之七:派系林立,互相倾轧。国民党内有CC系、政学系、复兴社、桂系、改组派、宋子文系、孔祥熙系、何应钦系、孙科系等。各派之间争权夺利,正如复兴社领导人之一刘建群所说:“任何(派系)斗争都不是由政策分歧引起的斗争,而是为了饭碗的斗争。”    原因之八:忽视青年工作。二三十年代,正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外有强敌,内战不止,民生凋敝,贪腐横行。进步青年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是很高的。但是,国民党一直拒绝青年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直到1938年才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1947年又与国民党合并。反观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时就开始组建青年团,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组织,因而吸引了大批进步青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共产党吸引了青年,也就掌握了国家的未来。    原因之九:军事指挥不力。蒋介石不善军事指挥,却又擅权专断,一意孤行,不听从好的建议。因而国军的最终决策往往都是最愚蠢的决策。比如:辽沈战役时东野围攻锦州,当时廖耀湘建议进军营口,因为东野在辽南并无多少部队,而且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正在辽中,一天就可以到达营口。如果蒋采用了廖耀湘的建议,不仅廖耀湘兵团的11万国民党精锐部队可以从东北撤出,沈阳的10多万地方军也可以大部撤出。但老蒋执意要廖兵团直接去解锦州之围。廖耀湘与林彪在东北打了三年仗,深知林彪最喜欢围城打援。而且自己手中只有11万军队,林彪在锦州有70万大军。廖耀湘自然不敢进军过快。等到锦州被攻破,廖耀湘立即向蒋介石发报,要求撤向营口。蒋介石却依然要求廖用11万军队去打林彪的70万大军。4天以后,才同意廖兵团撤退。但为时已晚,东野大军已经包围了廖兵团。    原因之十:情报工作不力:国民党往往是凭借裙带关系发展成员,而缺乏严格的审查制度。这就使得大批共产党谍报人员进入了国民党核心部门。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郭汝瑰、国民党中央党部速记员沈安娜、西安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的秘书熊向晖、保定绥靖公署少将处长谢士炎、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的秘书、徐州剿总的卫士长都是共产党谍报人员,如此众多的核心部门被共产党谍报人员渗透,国民党如何保密?    总之,得民心者得天下,国民党尽失民心,焉能不败?

两岸统一后国民党如何定位

国民党跟共产党相爱相杀的历史直到今天还会被我们的历史学家提起,津津有味。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历史大局下去审视国民党以及国民党领袖。评价一个人应当客观,应当从常识能力、品格情操、对国家和人类的贡献三个方面去衡量。首先从学识能力上看,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诗人、作家。他的书法堪称一绝;学生时代我们都读过他的文章吧,通俗易懂;重庆谈判轰动国人的沁园春.雪,至今无人可比拟吧;他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四渡赤水的神威够厉害吧,


平心而论,蒋介石对于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抗日期间,虽然说国民党有黑历史,但是其一线冲锋军的角色不应该被遗忘。评论蒋介石,二论情操和品格。他老人家有句宗旨:永远站在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怎么样,够闪光的吧?虽说他老人家热衷于阶级斗争,可外国人都承认,毛主席的民族性要高于阶级性,他老人家总在为国家着想、为民族考虑、为人民奋斗,几乎不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人应该有良知,我们不应该让为我们考虑过的人寒心。每当我想到主席的这种情操,总禁不住眼睛发涩。 


虽然今天的台湾某些激进分子破坏两岸关系,但是从整个历史角度来说,国民党还是对中国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的。

希望对你有用。

为什么在革命时期国民党和美国的关系会那么好

这是由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永远不能调和的 。
当时,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是资本主义的老大,而当时的苏联是共产主义的老大 。当时资本主义受苏、中等共产主义的冲击,美国很惶恐 ,它怕以后共产主义压倒资本主义,美国在苏联等的面前会再没有国际地位可言,甚至资本主义会被共产主义所取代。美国它只能是尽量的扶持资本主义国家,而国民党是资本主义,美国当然想让中国这个大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啊,所以就狂热的支持国民党。包括美国后来支持日本、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与此有关 。

为什么国民党从强盛走向衰落

国民党从墙上走上衰落,原因是国民党内部腐败严重,派系林立,他们各自为战,,而且不没有获得人民的支持,最后导致了失败。

谈谈国民党

KMT只能说是毁誉参半,有功也有过。
主要的功绩在于推翻满清政权,开创中国的共和时代。
过主要在于一些内政、外政方面,对于这方面两岸解读不同,所以也很难有一个定论。
主要还是看你自己的理解。
就拿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来说吧,所谓的“黄金十年”(1927-1937),各界褒贬不一,有说好的,认为是这十年中国经济(尤其是沿海)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否则八年抗战不一定支撑的住;有说不好的,认为这十年是畸形发展,并不算全面发展,很多关键产业非但没有发展,反而在外国资本的打压下损失惨重。

国民党军阀中那些军阀是好的那些是坏的!

好和坏没有绝对性
有人说冯玉祥坚持抗日 可是他的部下投日最多(孙良诚 张岚峰 庞炳勋等等)
有人说阎锡山积极剿共 可是晋系将领傅作义 孙兰峰 董其武都是好样的
有人说川军是双枪兵 可是滕县 淞沪 王铭章 李家钰 川军没向任何人低头
有人说粤系心怀鬼胎 可是160师在庐山 83军在南京都战斗到了最后
有人说甘宁青系杀人如麻 可是是谁的骑兵在中原上驰骋?
新桂系 东北军 小西北军 湘军 滇军都为中国伟大的卫国战争立下汗马功劳
岂是一句好坏能够说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