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曾参与国庆70周年阅兵,如今在杭州组建家政团队,客户感叹语成团队名称_团队_家政_哇塞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见习记者 马庆隆

眼前的几位年轻小伙,有人戴着金丝眼镜,有人留了一头利落短发,有人脸上的青春痘还透着一股学生气……或许很多人猜不到,他们都是家政服务人员。

2022年3月,退役6个月后,27岁的罗德辉来到杭州创业,组建起这支家政团队,全员都是退伍兵或大学生,主营深度清洁服务。

如今,团队从最初的3人扩展到15人,还在多个城市拓展了加盟业务。

“你一个退伍军人,为什么要创业做保洁?”这个问题,罗德辉听到过无数次,他却始终认为,“做家政挺好,这就是我找到的人生答案。”

】“开荒”要一两天时间,和“犄角旮旯”打交道

昨天(1月10日),罗德辉团队接了个大活,7个小伙驱车一个半小时来到萧山,给一位业主的三层别墅“开荒”。

罗德辉在清洁玻璃

展开全文

“开荒”是业内惯用语,指的是给新交付的房屋进行首次清洁。这种房屋打扫起来有难度,厚厚的灰尘、大量的装修垃圾、开发商前期施工留下的水泥和油漆印,有时还会和扫尾的装修队撞上“档期”,陷入“你打扫、我弄脏”的尴尬局面。

罗德辉和团队要做的,就是用1~2天的时间,把别墅内外的犄角旮旯打扫干净,满足客户拎包入住的需求,“业内叫新中式家政服务,实际上就是深度清洁。”

铲刀、抹布、毛刷、除胶剂、除油剂……32种“家伙”整整齐齐打包进了一个工具箱。罗德辉向小时新闻记者介绍,“工具是定制的,每个人都有一套。抹布是一次性的,铲刀也会定期更换,毛刷有多种规格……”

不过,这套让人眼花缭乱的工具,也有“失灵”的地方。

在一个陶瓷水槽旁,罗德辉正在用手抠除槽内的水泥印,指甲缝里沾满污物,“没办法,用铲刀会刮花,用抹布又擦不掉。”

“创业初期,客户口碑很重要,我们要把活干好。”罗德辉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

中午,罗德辉和伙伴们坐上面包车,就近找了个小馆子吃饭。刚进到馆子,罗德辉就问,“你这里炒得快不快?”随后,众人开始帮老板娘收拾桌子。

“我们得快点吃完饭,今天这个别墅不好弄,得抓紧打扫了。”罗德辉说。

】客户验收时发出一句“哇塞”,让他们开心,最终成了团队名称

家政服务的工作繁杂而细碎,但收入还算可观,“每个月8000元左右,旺季时能拿到上万元。”丁家威说。他是刚加入团队半年的00后小伙,曾经在武警部队服役。

在这群年轻人看来,这一行是有盼头的。两个月前,罗德辉首付9万元买了辆车,今年春节,他准备用这辆车带着女朋友回甘肃老家,顺带捎上丁家威回湖北。

丁家威在铲除护栏上的污点

罗老板给员工的“福利”不止这些,团队有着严格的加班费发放制度,下午6点过后就算加班。当然,加班意味着辛苦加倍,年前生意火爆,从早上六七点干活,干到晚上七八点,回到家已是九点多——成了这群年轻人的常态。

“我们就本着一句话,先苦后甜。”罗德辉说。

他介绍,收费会考虑清洁难度和房屋面积,最后和业主协商而定,一般按30~50元每平米收费。

“有些订单扣除人工成本、耗材费用后,赚不到钱,但是听到客户验收时发出一句‘哇塞’,然后告诉我们会发朋友圈推荐给别人,我们就觉得这一单不亏。”这句让罗德辉时刻期待的“哇塞”,最终成了团队的名字。

有时候,遇到刁钻的、古怪的客户,罗德辉们也会被客户“哇塞”到。

前不久,团队接了一个小房间的清洁订单,客户是一位互联网95后员工,通情达理、外表得体。然而,罗德辉推开他的房门后,眼前一幕让他错愕,“怎么有那么脏乱差的屋子?我要发短视频肯定爆火。”

罗德辉笑言,这是没打扫就能让人“哇塞”的屋子(受访者供图)

这个房间最终还是被打扫干净了,客户用花呗支付了上千元的费用,罗德辉捎带手为他提供了额外服务——洗了四件套,并留下一句颇具性情的话,“哥们儿,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帮你洗了。”

实际上,2022年起,退伍军人“转战”家政行业的新闻并不鲜见,浙江丽水、广东广州、江苏无锡等地都有过类似案例。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这群特别的创业者,或许是因为“兵哥哥”的身份标签:身强力壮的男性青年、对内务的高标准要求、充满战斗力的团队执行……

服役时罗德辉叠的军被

标签之下,罗德辉和他的团队成员又有着自己的鲜明印记。

】在心里斗争过很久,此刻觉得“找到了事业的起点”

冬日的杭州再次降温,27岁的罗德辉又感到膝盖有些阵痛,身体似乎在向他提示着一段往事:2019年,他参与了国庆70周年阅兵,曾经作为火箭军方阵的一员,踏着正步走过天安门广场。

这段被他称为“一生财富”的经历背后,是长达8个月的艰苦训练。训练中,他的两个膝盖得了滑膜炎。如今,天一冷,站久了还会有些不适。

为了不被严苛的选拔标准淘汰,罗德辉和很多战友一样,日常训练结束后也不肯休息,而是偷摸找个角落练军姿。“就像这样,站在台阶上,站几个小时。”说罢,罗德辉在清洁工作的现场演示起来。

罗德辉在现场演示军姿训练

从退伍兵、大学生的身份,突然间变成众人口中“打扫卫生的人”,团队里很多成员坦言,刚接触这行时都很不适应,“我自己在心里斗争过很久。”罗德辉那时常常想起阅兵训练的经历,告诫自己现在可以吃下任何苦。

有人说,家政服务从业者多半是“阿姨”,罗德辉却认为,未来的家政服务行业会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更多从业者会加入进来。他要证明:年轻人也能把这一行干好。

创业做家政的想法,实际上在他退伍前就开始酝酿。罗德辉回忆,退伍后,他去了一趟神往已久的西藏,遇到几位陌路之交,一拍即合下,几个人驱车一整天来到珠穆朗玛峰山下。“我是去找答案的,那一刻,我下定决心要创业做家政。”

2021年,春节还没过完,罗德辉就拿着合伙人给的10万元,只身来到杭州,租了房,并开始办理开公司的手续,终于在3月8日那天开了第一单。

罗德辉还自己负责起宣传短视频的拍摄、制作、运营,“退伍军人创业”的话题标签下,越来越多相同经历的朋友加入了进来,“这几位兄弟都是刷抖音刷到我,然后加入团队的。”

越来越多退伍兵、大学生加入进来(受访者供图)

张迪去年9月大学刚毕业,学的是软件工程专业,和班里大多数同学不同,毕业后的他没有成为“格子间”里的一员,而是做起了家政。

他说,虽然父母不太支持,但他笃定要走这条路,“这个行业现状发展得很好,我是想清楚后才来的,以后我也想创业,所以先来这里锻炼业务,辉哥对我们很好。”

学生时代,罗德辉是老师眼里的“刺头”,却也是同学眼里信得过、靠得住的“孩子王”。

初三那年,几个住校生砸破了学校一栋废弃楼房的玻璃。“第二天问是谁砸的,他们都说是我让他们砸的。”最后,罗德辉扛下“罪名”,没过多久,就转学到了县城里。

时过境迁,如今这位众人口中的“辉哥”,找到了事业的起点,并带领着这群年轻人一起“找答案”。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