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革命先驱——鲁迅雕塑作品欣赏_雕塑_鲁迅_铸铜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雕塑,人物雕塑,雕塑定制,铸铜雕塑,伟人雕塑,革命家雕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雕塑,人物雕塑,雕塑定制,铸铜雕塑,伟人雕塑,革命家雕塑

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 周敦颐 。鲁迅父亲周伯宜是一名 秀才 ,母亲是 鲁瑞 。

鲁迅雕塑,人物雕塑,雕塑定制,铸铜雕塑,伟人雕塑,革命家雕塑

展开全文

1909年,28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到中国,担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高级中学)生理学化学教员、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绍兴师范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校长等职务。1911年写出第一篇小说《怀旧》(文言文写作)。

鲁迅雕塑,人物雕塑,雕塑定制,铸铜雕塑,伟人雕塑,革命家雕塑

1918年,37岁的周树人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在中国杂志《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24年,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人创办同人周刊《语丝》

鲁迅雕塑,人物雕塑,雕塑定制,铸铜雕塑,伟人雕塑,革命家雕塑

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访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鲁迅与泰戈尔会见且合照。当时中国文坛对于泰戈尔访华的评价趋于两极化,鲁迅将其访华评价为“做了一瓶香水”。

鲁迅雕塑,人物雕塑,雕塑定制,铸铜雕塑,伟人雕塑,革命家雕塑

鲁迅创造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杂文形式,并将之发扬光大。他的杂文数量极多,题材广泛,形象鲜明,论辩犀利,文风多变,毛泽东誉之为“匕首”和“投枪”(匕首投枪一说本于鲁迅《 南腔北调集 》中的《小品文的危机》),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代表作有《 二心集 》、《 华盖集 》、《 华盖集续编 》、《 热风 》、《 三闲集 》等。

鲁迅雕塑,人物雕塑,雕塑定制,铸铜雕塑,伟人雕塑,革命家雕塑

鲁迅雕塑,人物雕塑,雕塑定制,铸铜雕塑,伟人雕塑,革命家雕塑

鲁迅雕塑,人物雕塑,雕塑定制,铸铜雕塑,伟人雕塑,革命家雕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各优质平台,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和交流,不做商业用途。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感谢理解!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