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爱情史诗,浅析牛郎织女故事发展历史_牛郎织女_织女_牵牛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我国历史悠久,千年的文化不仅积淀在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中,也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体现。

这些在民间形成发展的故事传说随时代变迁而变化,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凝结着各朝各代人们的想象,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华。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思想文化的变迁与时代背景、社会变革关系密切,神话传说也自然受到当时当代社会背景的影响,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朝代的变更,历史的前进变化发展。

牛郎织女的故事作为四大民间传说之首,从先秦时的《诗经》到明清小说、戏曲,故事结构从一开始的星辰神话,逐步发展为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

经过无数改变,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墨客乐于吟唱的对象。这个看似普通的神话究竟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时至今日仍能受到人们的喜爱呢?笔者将从先秦时期的星辰神话讲起,探索牛郎织女的源流与发展。

展开全文

一、星辰神话:先秦时期的《诗经》

我古代先民历来重视星宿天文的观测,牵牛织女星的产生也是由观察而来。最早记载牵牛织女的文献可以追溯到《诗经》。

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收录诗歌305首,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历史面貌。

内容涉猎广泛,有爱情婚姻、农事、战争徭役、星象天文等各个方面,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到当时的社会风俗、生活状况。

《诗经》关于星象天文地记录不是创作者的闲情偶记,而是先秦时期的人们在生活中长久观察,在劳作中积累经验所得,体现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如《诗经·豳风·七月》中按季节顺序记录农事活动,其中重要农业活动的时间节点常与天上星宿相关。

出自《小雅·渐渐之石》的“月离于毕,伴涝沱矣”,月亮靠近毕星,就会大雨滂沱。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星星便是人们的晴雨表。

《小雅·大东》中关于牵牛织女星的记载最多,“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

只见那三足鼎立的织女星,整日整夜七次运转,忙忙碌碌,但即使一日一夜位移七次,也织不成美丽的文章。

再看明明亮亮的牵牛星,也不能像人间真牛般拉车。

用牵牛织女星的不作为讽刺当时统治者的庸碌,表达人们的不满。可以看出此时的牛郎织女仅是两颗星星,尚未拟人化,彼此之间也没有关联。

但已经有了织女织布,牵牛拉车的雏形,映射出古代农耕社会的影子。此外,《大戴礼记·夏小正》记载了古时人们观察天文星象的真实所得。

其中牵牛位于银河东侧,织女西侧,在七月时织女星会东向正对着牵牛,这也为人们后来银河相会的想象埋下了种子。

二、步向人世:两汉时期的《迢迢牵牛星》

西汉时儒家思想成为主流,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统一,天上一切都是地上万物的映射。

对星辰神话的象征意义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先秦时期发展到两汉,星象的作用也从指示向暗示转变了。

加之两汉时期石像的物化、文人诗歌的创作,进一步推动牵牛织女星的人格化,并逐渐生发出爱情。

据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记载,“牵牛”是一头用来祭祀的牛,而“织女”已是天帝之孙了,此时两者地位有了明显差别,为后来牛郎织女身份悬殊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为征伐西南诸国,凿昆明池,立牵牛织女像于两侧,受到百姓们的顶礼膜拜。

这便是牵牛首次以人形出现,不再是星辰,也不再是祭祀牲牛。

西汉时牵牛织女虽已人格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仍然模糊,更未生发出爱情。

到了东汉末年,文人骚客以牵牛织女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增多,故事的主题逐渐发生了变化,从西汉时隔水相望变为恩爱夫妻饱受隔离之苦,寄予无限同情怜悯。

其中最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美丽的织女终日操弄机杼,素手擢擢,机杼札札,却因相思泣涕涟涟,始终织不成完整的布匹。

两人之间只相隔一湾清清浅浅的银河,却只得脉脉相思,不能言语。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此时牛郎织女的故事已初具雏形,他们之间的爱情染上了一层浓郁的悲剧色彩。

东汉《古诗十九首》内容多为游子思妇,如《孔雀东南飞》也是恩爱夫妻被迫分离。

《迢迢牵牛星》正是基于“牵牛”、“织女”、“银河”三者现实的物理现象,结合当时战乱频繁,夫妻饱受分离之苦的社会背景,生发出这样一个悲情的故事。

三、世俗伊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思想文化自由活跃,许多文人以牵牛织女为体裁进行了不同创作,或同情二人之遭遇,或借此表达自身的思念之情。

此外,佛道玄学在当时十分盛行,志怪小说深受人们喜爱,保存了不少具有积极意义的民间故事。

这类小说中关于天界、神仙的想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

如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了当时人们对于神仙生活的想象,认为“天河与海通”,天界也有织布的妇人,牵牛的丈夫。

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常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借天帝二万钱下礼,久不还,被驱在营室中。”

牵牛为娶织女向天帝借钱二万下聘礼,久未归还,因此被驱逐关在牢房中。

这时的牵牛与现在人们印象中憨厚朴实的形象大相径庭,牵牛自身的错误是造成其与织女分离的主要原因。

而《荆楚岁时记》在另一则故事中却将两人分离的原因归咎于织女,指出织女嫁与牵牛后因情废织,为天帝不忍,从而遭受处罚。

这与彼时的生产制度和封建礼制密切相关,折射出现实社会的影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神仙道教盛行,加上儒家礼教观念的影响,推进了牛郎织女故事世俗化的进程。

从《荆楚岁时记》中可以看出,此时牵牛织女已被世俗化,不再是迢迢姣姣的星辰,他们与普通人一样具有人性,牵牛会欠债,织女会惫懒;

天界也同人间一般,赏罚明确,等级森严。故事中掺杂越来越多人们世俗的思想和愿望,为后来牛郎织女天河分离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融合颠覆:唐宋时期的《灵怪集·郭翰》与唐诗宋词

唐朝前期与北宋时期,我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十分繁荣,不仅大量输出文化,也从周边各国引进不同的文化。

开明的政策为各类文化的发展融合提供了自由的环境,文人骚客各施其能,成就无数精彩的传奇故事与诗词歌赋。

此时,唐传奇中对牛郎织女的刻画颠覆了传统,诗词的蓬勃发展使得牵牛织女成为文学作品中的经典意象。

我国文学史上小说发展较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志怪小说短小简单,多记录神鬼传说或文人轶事。

唐传奇不同,记录的是人生百态,颇有生活气息。唐代张荐的作品《灵怪集》中有一篇名为《郭翰》的传奇。

其中描述的织女与人们认知中的形象大相径庭,讲述了织女不耐寂寞下凡与郭翰私会的故事。

这篇传奇中的织女虽与牵牛有一年一度的七夕之约,却不在意牵牛的想法,向往人间自由自在的生活,夜夜来会才子郭翰。

这则异化故事中的织女不再是辛勤劳作的织妇形象,变成用情不专贪图享乐的放荡形象。

这种颠覆性创作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是人们对于织女身为仙女的想入非非,也与当时重视享乐的社会风气有关。

《郭翰》在当时没有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同,但也是牛郎织女故事的继承与创新,这则故事中已出现人神相恋的情节。

虽然对象不是牛郎,但为后来牛郎化身凡人的想象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影响了后世牛郎织女故事的再创作。

在唐诗宋词中,有关七夕、牛郎织女的故事的作品枚不胜举。唐朝初期与中期多以描写七夕相会为主,或表达同情或记录风俗,大都脱离现实。

盛唐时,社会渐趋动荡,七夕诗的创作才逐渐与现实结合,或表达思念,或提醒人们重视离别,或寄托孤独寂寞等,如孟浩然的《他乡七夕》,韦应物的《七夕》,杜牧的《秋夕》等。

宋词更是有以《鹊桥仙》为词牌名专写牛郎织女的故事,进一步推动了牛郎织女故事的创作发展。

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赞美忠贞不渝的爱情,寄托着希望牛郎织女终得团圆的美好愿望。

这种期待符合民众和文人墨客的向往和期待,被后世反复咏唱,使得牛郎织女成为诗歌中的经典意象。

五、最终写定:明清时期的民间传说

明清时期,民众的需要使通俗小说和戏曲蓬勃发展,牛郎织女的故事进入人们的创作中,从唐宋时的抒情为主转向叙事为主,文学作品层出不穷。

由于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形成了许多版本,在流传过程中不断丰富,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明朝时的《新刻全像牛郎织女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牛郎织女为主题的中篇小说,颇具想象。

这则故事中,牵牛是星神,织女是天帝之女。天帝嘉其勤劳赐婚二人,二人却因婚后过于恩爱弃耕废织,天帝发怒将二人分离。

牛郎织女知错能改,加上其他神仙力保,最终得以七夕相会。

小说情节继承前朝而来,又融合其他文献资料,是先秦以来第一次完整记录牛郎织女故事的作品,对这个故事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清初无名氏的《牛郎织女传》也极具代表性,这个故事中,牛郎是天界金童,织女为玉帝之孙。

金童因戏织女被罚下界成为牛金郎,织女被拘禁思过。牛金郎被嫂嫂折磨,太白金星不忍,派金牛星下凡相助,加之西王母求情,金郎的金牛星皮得以重返天庭。

金童思念织女,乘其洗浴时盗走衣物,二人互诉衷肠,在太白金星帮助下喜结良缘。

后来,又因不尽职守惹怒玉帝与西王母,因太上老君、太白金星求情,最终二人得以七夕鹊桥相会。

《牛郎织女传》糅合借鉴前代的民间故事,极大丰富了故事情节,又将文人创作与民间传说融合在一起,形成非常系统完整的故事全貌,是牛郎织女故事传播史上的里程碑。

结语:

从先秦至明清,牛郎织女从星辰化身为人,由天上而人间,故事情节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越来越丰满,映射出社会现实,寄托着人们向往团圆的美好愿望。

这则悲情中饱含浪漫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却鲜少人知道它从何而来,“牛郎织女”虽为文人所写,但更来源于民间集体创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