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磁石破敌的一代名将“愣头青”马隆_鲜卑_西凉_兵车

马隆,男,生卒年不详,字孝兴,东平平陆(今山东汶上)人,西晋名将,兵器革新家。

马隆是西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为人和善仁厚。从史料记载来看,马隆这个人确实是胆子很大,敢为常人所不敢为之事。

公元253年,令狐愚因为曾经参与了王凌反叛曹芳的谋划,在死后两年,还要被开棺暴尸三天。看来任何统治者历来最痛恨的就是犯上作乱了,即使死后也要挖出来暴尸泄愤,也是起个杀鸡给猴看,杀一儆百的作用吧。意思就是,看到了吧,谋反的都没啥好下场,千万别干这事儿。

暴尸三天之后,整个兖州都没人敢给令狐愚收尸再下葬。这时候马隆挺身而出,他冒充是令狐愚曾经的门客,堂而皇之地将其尸骨安葬,还为其守孝三年。

马隆这个做法,在当时来说,虽是大义之举,但也是胆大妄为了。万一有人告他黑状,说他也是谋反者的同伙儿,恐怕也足够他喝一壶的了。别人都不帮令狐愚收尸,不也是因为忌讳这个吗。但是马隆却义无反顾的就这么去做了,怪不得史料中对他的评价有“好立名节”了。通过这件事,他确实博取了好名声,也体现了自己是个有气节的人。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只求安稳,怎么可能脱颖而出,引起别人的关注呢。

这不,守孝结束以后,马隆就被州里任命为武猛从事。不久,马隆又因才干突出,被举荐参加了灭吴之战,擢升为司马督。这为他在后面的收复西凉,积累了宝贵的战场经验。

从大义收尸这件事来看,马隆真的是有勇有谋之辈,胆大心细,敢想敢做,而且并不是傻大胆、愣头青的那种,他一定是谋而后动,三思而后行的。

公元278年,凉州刺史杨欣打了败仗,人也被西河鲜卑的秃发部给杀了。对于杨欣的死,马隆之前就做出了正确的预判,他曾进言司马炎,说杨欣早就失去了和羌人的和好状态,最后注定要失败。结果也真的如他所料。

其实从公元270年到304年间,凉州地区就一直战乱不断,与鲜卑的战争一直没停过。在杨欣之前,还有胡烈、牵弘两位刺史先后战死,西凉局势的险恶可见一斑。朝中武将谁都不愿意去平定西凉。怕去了西凉,战功没拿到,反而把小命搭进去了。

面对这种局面,司马炎也很无奈,只能在朝堂上使用了激将法,问大家谁有能耐去把西凉的事儿摆平。“愣头青”马隆“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说只要皇上答应他的一个要求,他就可以搞定这件事。司马炎大喜,当场任命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并且非常爽快地满足了马隆的要求。

马隆的要求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司马炎允许他亲自挑选3500人和装备罢了。只是他挑选的,不是现在军队中的人。他需要的是能拉动238公斤重的弩和26公斤重的弓的大力士。

一切准备就绪,第二年的正月,马隆就带领人马直奔凉州。

占据凉州的西河鲜卑部,在首领秃发树机能(秃发,是姓氏,鲜卑语“被褥”的意思。他奶奶在怀他父亲时分娩比较突然,来不及下床,就生在被褥上,所以就用“秃发”作为姓氏。)的指挥下,对马隆围追堵截,仗着兵力占优,装备够好,根本不把马隆的3500人马放在眼里。

但是打来打去,秃发树机能却没占到半点便宜。马隆部下可都是大力士,用的都是强弓硬弩,射程远超秃发树机能这边。人多反而成了箭靶子,被射杀了很多兵马,自己这边的弓弩却够不到人家。

双方交战的地方山路狭窄,不利于兵车厮杀。马隆发现这一点后,马上改良了战车。按照诸葛亮的八阵图制作出偏箱车,这是在原有兵车基础上改良而来的兵车,兵车上有比较扁的箱子,士兵躲在箱子里,所以这种兵车又叫扁箱车,组成的阵法叫扁车阵。

如果战场在开阔的地方,就列成鹿角车营。到了狭窄的地方,就把木屋放在车上。边打边进,士兵们在木屋的保护下,不用顾及防御,可以专心瞄准放箭,这样一来,对敌人的杀伤效果变得非常好。大批敌人死在扁箱车之下。

最让人震惊的就是马隆居然使用磁石来作战。传说秦始皇的阿房宫的北门,就是用磁石建造的,目的就是防止刺客带兵器进行刺杀。而马隆对磁石的应用之法也类似。他命令部队把大量的磁石摆放在交战的道路两边,因为鲜卑兵个个一身铁甲,这是占领凉州以后得到的。

马隆的对敌之法可实在是了不得,一身铁制铠甲的鲜卑兵进入磁石阵以后,马上被磁力吸引的乱了阵脚,而马隆的人马因为早有准备,穿的都是皮甲,几乎不受磁力影响。这样一来,鲜卑人以为是天神在帮助马隆,吓得魂飞魄散,战意全无,纷纷仓皇逃跑,马隆率领部下穷追猛打,秃发树机能大败,人马死伤无数。

之后双方又有大小数十战,可能是因为“天神”的出现,秃发树机能一场未胜,损兵折将,连连败退。被马隆逼迫的只能来一场大决战,结果秃发树机能在大决战中战死,马隆大破西河鲜卑,就此收复凉州。

纵观马隆的西凉之战,应该说真正做到了“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看他出征前的各种前期准备,很显然他对西凉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心中早已有了万全之策。临阵对敌之时,还能够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巧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以区区3500勇士收复凉州,看似“傻大胆”“愣头青”,实则真乃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啊。

后世对马隆的评价都很高,看看这是明朝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对马隆的评价:“晋地凉州,为羌所没。帝叹无人,隆请往复。募勇三千,鼓行而足。树机万人,沿途邀突。隆造偏箱,可战可宿。广列为营,挟上起屋。射人应弦,盖张弩镞。磁石在旁,羌甲被束。我兵披犀,尽惊神速。既到凉州,叛者仍服。隆西无音,尽疑诛戮。一旦捷闻,帝喜可掬。假节武威,令享荣福。想象其人,实一英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