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反思(现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是不是太超前,难度太大了)_西域_初中历史_史实

本文目录

  • 现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是不是太超前,难度太大了
  •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改变死记硬背现象

现在初中历史的教学是不是太超前,难度太大了

我赞同你的观点!你概括得很好!

中学生学习历史,就是要经过这几个阶段的。

1、学史明志,其实就是先学习史实,再得出结论的过程。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应该注重对史实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才对。而太多的结论,则适合高中生再去探讨。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也是一个在一线有15年教龄的初中历史老师。根据我的经验,初中学生,科目突然增多,压力好大,历史书很多时候真没怎么有时间认真看过!这真是事实。如果,当学生对历史史实都不太清楚时,就要求得出影响、性质、教训、启示之类的结论,是非常困难的,只会照搬老师的观点,这样是没什么价值的。可以说,现在的教材和试题并没有考虑和尊重到初中生的特点。

2、目前初中历史部编版的新教材里,阅读量比较大,而且学生不好把握重点内容。在古代史里,引用了很多古文的内容,老师都难看懂,叫学生怎么看,怎么探究?本来一个很有趣的科目,就这样折腾大家了。再说考试,有些地区历史中考的题目越来越深,理由是要与高考接轨。可怜的初中学生,就这样被考试折磨了!

3、历史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目,应该是先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轻松的了解基本的史实。慢慢的,当他们长大了,或者说到高中和大学阶段吧,他们的知识与阅历丰富起来后,成熟了,有人生感悟了,就懂得从中得出结论了,什么影响、教训之类的东西,他们随便都可以说一大堆。为什么要早早折腾他们呢?

想当初,我们读书时代,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难,但也一样涌现大量的优秀人才。不知那些高高在上的专家和教授们怎么想的?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改变死记硬背现象

你要明白一点,初中历史授课,每学期不过二十个课时,这么点时间所涉及的内容根本就不可能涵盖多少历史内容,所以初中历史教育的目标,根本就不是让你精确的知道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

那初中历史目的是什么?是让你形成一个线性的历史观,了解中国历史(世界史涉及更少)的基本发展脉络,并配合一定的政治正确思想。举个例子,初中历史里,中原王朝对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把控是重点,围绕这两个地区管辖力度的控制是考试的重点。那么,这两个地点的所有历史事件都需要穿起来看。

在新疆,张骞出使西域,正式沟通中原与西域的第一次大交流,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中原王朝第一次统治西域,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清朝设置伊犁将军,都代表着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加深,都表明了某大国对某地区自古以来无可辩驳的主权。

在新疆,从文成公主入藏开始,到元朝纳入宣政院管辖,再到改土归流,驻藏大臣,金瓶挚签制……一切的核心,阐述的都是一个观点“自古以来”。

所以,弄清教材想让你弄清的脉络,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