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将,均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_匈奴_项羽_西域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古代十 匈奴 项羽 西域

李牧——战国四大将之首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做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的。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郭子仪——唐朝再造者郭子仪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武举出身,六尺有余,也就是现在的一米八以上的身材,勇武不凡。安史之乱爆发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任副元帅率唐军及回纥等援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

徐达——明初第一名将徐达是明朝开国大将。字天德,濠州人。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跟随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克集庆,继又率部攻占镇江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贡献。在鄱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后以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攻克平江,俘获张士诚及其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北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灭亡元朝。

周瑜——风流倜傥美男子周瑜 (175-210),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县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后进取南郡时,被曹仁的伏兵射伤。为人器量狭小,处处加害诸葛亮。后被诸葛亮三次激怒,箭疮发作而死。但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

韦睿——有光武、周瑜名将之风韦睿(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韦睿督军北伐,攻拔北魏小岘城,随即进军合肥。魏将杨灵胤率众5万来,梁军惧不敌,请求增兵。韦睿认为,兵贵齐心不在众,应速与战。遂列阵,待敌临近,指挥猛冲,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战舰围攻,强弩齐发,魏军大溃,梁军入城,斩俘万余人。天监五年,韦睿再次用火攻大破魏军。

孙膑——最杰出的残疾统帅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但被庞涓陷害。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魏惠王命庞涓率军攻打赵国,围赵都邯郸。赵求救于齐,齐出兵救赵。采取攻其必救的战法,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必经之途桂陵截击,大败魏军。之后又通过马陵之战,再败魏军,杀死庞涓(一说自杀)。

班超——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班超,字仲升,东汉名将、外交家。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从窦固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之使,废亲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从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陆续平定西域大部分地区。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卫青——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卫青,西汉着名将领,字仲卿。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所以多次击溃处匈奴部落,在漠北之战中更是给予匈奴巨大打击,漠北大战后未再出征。

霍去病——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为大将军卫青之甥。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与卫青被称为帝国双璧。并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

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而后汉王刘邦出兵进攻项羽,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稳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突围至乌江边自刎而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