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魏王风采高雅,非同一般;但是座位旁边拿刀侍立的人,这个人才是个英雄。
一、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二、译文:
魏武帝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节。他自认为相貌丑陋,不能对远方国家显示出自己的威严,便叫崔季珪代替,自己却握着刀站在崔季珪的坐床边。
接见后,曹操派密探去问匈奴使节说:“你看魏王怎么样?”匈奴使节回答说:“魏王的崇高威望非同一般,可是床边握刀的人,这才是英雄啊。”曹操听说后,趁使节回国,派人追去杀了他。
扩展资料
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是什么意思
三国时期,虽曹操、刘备和孙权之间,今儿你掐我,明儿我揍你,但总体上来言,对外族却都保证着威慑力。而曹操由于地处北方,因为主要面对的是北方的鲜卑和匈奴。
而床头捉刀,就是来自于这个背景。话说,匈奴迫于曹操的强大军事压力,俯首拜汉朝(曹操)为大哥,这天派来使者。
曹操身为东汉真正的老大,自然要接见。但却犯愁了,因为曹操长得五短身材,容貌平庸,也就是说没有大哥的模样,怕被匈奴轻视。于是,就选中了崔琰代替自己接见,而曹操则装扮成一兵卒,在崔琰床头抱着刀,充当大头兵。
接见完匈奴使者后,曹操就让人去问,对汉帝国的丞相,有啥印象?结果匈奴使者告知:丞相(崔琰)雅望非常,一看就是满腹经纶,不过真正牛逼的人,是丞相旁边那位抱刀而站的大头兵,那才是真英雄!
曹操大惊,二话不说就派人在半路上,杀掉了这个匈奴使者。此事,出自《世说新语》,真假就不论了,因为也没法说清楚。至于说其中的寓意。笔者认为主要说明了这么两点。
第一:曹操的不自信。虽曹操表面看着天马行空,啥都不怕,但实则他骨子里是比较自卑的。这点在他求学时就有事例。想跟宗世林成为朋友,却遭拒绝。后来曹操当了司空后,又把人家找来询问:哥们,咱俩现在可以交朋友了吗?结果宗世林说:当初看不起你,我不跟你结交,如今你以为当了高官,我就结交?我还是松柏之志,别想!
所以这个典故,反应的第一层寓意,就是说明曹操不自信。
第二:是许多人都能想到的,人不可貌相!只因人的容貌,只能代表爹妈的恩赐,但真正摄人心魂的是,一个人内在的气质。比如,马云那模样,谁敢说他不帅?曹操其实也是这样。
故而,别纠结于自己模样的美丑,还是多读书,多历练,让内在的气质说话,这才是决定性的。
床头捉刀人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床头捉刀人》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注释】
床( 古时一种坐具,指坐榻。古代的“床“并不单指卧具,也指凳椅坐榻。)
魏武(即曹操(155~220),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捉(握、拿)
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后来成为固定用语,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俗称“枪手”。)
不足雄 (够得上,足以)
雄(称雄,威慑)远国:威震远国
雅望(气质高雅)
望 (仪容风采)
使(使者)
自以(认为)
使崔季珪代 (让)
既毕(完毕)
令间谍问曰(让)
魏王何如(怎么样)
然床头捉刀人 (但是)
此乃英雄也 (是)
自以形陋 (自己认为)
毕:完毕
足:满足
何如:怎么样
【翻译】
曹操将要接见匈奴的使臣,他自认为形貌丑陋,不足以威慑远方的国家,就让崔季珪代替他接见,他自己则握刀站在崔季珪的坐榻边做侍从。接待完毕,(曹操命令)间谍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评价说:“魏王风雅高尚、仪容风采,但是坐榻边上握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追去杀了这个使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