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庆之的家庭成员?“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中有哪三个人物求这三个人的个人简介!_南越_请缨_西域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沈庆之 南越 请缨 西域

沈庆之的家庭成员

兄弟沈敞之,沈庆之之兄,曾任征虏将军参军。沈劭之,沈庆之之弟,曾任南中郎将行参军。儿子沈文叔,沈庆之长子,官至侍中,沈庆之遇害后服毒自杀。沈文季,沈庆之次子,历仕宋齐两朝,官至尚书左仆射,最终被皇帝赐死。沈文耀,沈庆之幼子,封永阳县侯。孙子沈昭明,沈文叔之子,官至秘书郎,沈庆之遇害后自缢而死。沈昭略,沈文叔之子,在南齐历任前军将军、中书郎、侍中,与沈文季一同遇害。沈昭光,沈文叔之子,沈文季遇害后被杀。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中有哪三个人物求这三个人的个人简介!

“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què)之长风”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终军、班超和宗悫,对应事件分别是终军请缨、班超投笔从戎、宗悫长风破浪。

人物简介:

1、终军

终军,字子云,西汉济南人。西汉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少好学。18岁被选为博士弟子,受到汉武帝赏识,封“谒者给事中”,后擢升谏大夫。他曾先后成功出使匈奴、南越。战前“请缨”的典故就是出自他出使南越的故事。

元鼎五年,年仅二十余岁的终军被南越相吕嘉杀害,时人称为“终童”。据《济南府志》载,终军死后归葬济南。

2、班超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永元十二年(100年),班超因年迈请求回国。永元十四年(102年),抵达洛阳,被拜为射声校尉。不久后便病逝,年七十一。死后葬于洛阳邙山之上。

3、宗悫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今河南邓州)人,东晋书画家宗炳之侄,南朝宋名将。宗悫早年效力于江夏王刘义恭,官至江夏王国上军将军,后以振武将军之职随征林邑国,升任随郡太守,又参与平定雍州蛮之乱。

在文帝遇弑后,宗悫参与拥立武陵王刘骏为帝,随其讨平元凶刘劭,升任左卫将军,封洮阳县侯。后历镇广州、豫州等地,先后平定南郡王刘义宣、竟陵王刘诞的叛乱,官至安西将军、雍州刺史。

永光元年(465年),宗悫在雍州病逝,追赠征西将军,谥号肃侯。

扩展资料

三位人物的代表性历史事迹

1、终军请缨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终军传》,西汉武帝朝,南越(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割据政权尚未完全归附,终军自请出使南越,表示“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

至南越后,他说服南越王臣服汉朝,但南越丞相吕嘉极力反对,发兵攻杀南越王及汉使者,终军亦被杀。死时年仅20余岁,世人称之为“终童”。后以此典故指主动担当重任,建功报国。

2、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在为官府抄写文书时,每日伏案挥毫,常停下来扔下笔叹息说:“我身为大丈夫,尽管没有什么突出的计谋才略,总应该学学在国外建功立业的傅介子和张骞来封侯晋爵,怎么能够老是干这笔墨营生呢?”旁人都嘲笑他,班超却说:“凡夫俗子又怎能理解志士仁人的襟怀呢!”后以“投笔从戎”指文人从军。

3、宗悫长风破浪

出自《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译文: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年纪还小时,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终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终军请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宗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风破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