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古国是否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为何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迷?汉武帝时期积极拓边西南夷,为什么说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呢_夜郎_南越_汉朝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唐蒙 夜郎 南越 汉朝

本文目录

  • 夜郎古国是否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为何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迷
  • 汉武帝时期积极拓边西南夷,为什么说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呢

夜郎古国是否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为何直到现在仍是一个迷

夜郎国的存在没什么好怀疑的,在史料丰富的西汉,关于夜郎国的记录非常多。

我略述于下:

最早是唐蒙出使南越时,从商人那里打听到有一个夜郎国,夜郎国有一条牂牁江,直通到南越。当时唐蒙就冒出一个念头,若是控制夜郎国,就可以从牂牁江顺流而下,进攻南越。

唐蒙把计划提交给武帝,武帝批准该计划,以唐蒙为中郎将,出使夜郎国。唐蒙带了大量金银帛物,送给夜郎国王多同,宣扬汉帝国的强大与威德,并且与夜郎王口头约定,汉帝国将向夜郎国委派官吏,实际上就是将夜郎国纳入中国的管辖。

夜郎王见钱眼开,表示愿意与唐蒙缔订盟约。唐蒙返回长安后,武帝刘彻下诏设置犍为郡,负责管理夜郎国及其周边的小国。

元鼎六年(前111年),汉帝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南征,击灭南越,其中有一路水军,便是从西南的夜郎国出发,调动夜郎的军队,沿牂牁江南下,这是沿用了当年唐蒙提出来的战略计划。

从唐蒙出使夜郎国开始,汉帝国开始对西南的经略,前后二十余年。归降的西南夷国家及部落共计一百多个,这一百多个国家与部落中,只有夜郎与滇国保留“王”一级的称号。从这里可以看到,夜郎国对汉帝国一直是比较忠心的。

汉武帝时期积极拓边西南夷,为什么说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呢

汉武帝时期的对外政策是非常积极的,汉朝不是坐着等待有利于自己的变化发生,而是对哪怕再微小的条件都加以利用,按照现在的话来说,那就是奉行积极的国防政策。当年张骞通西域,起因就是一句传言,而开拓西南夷干脆就是因为一份酱料。

当时的鄱阳县令唐蒙出使广州地区的南越,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发现南越人给他的饭菜里有一种叫作枸酱的蜀地特产。他就问这种枸酱的来历,得到的答复是这样的:在南越国的西北有一条牂柯江,也就是今天的北盘江,江面很宽,大船可以直接行驶到番禺城下,也就是现在的广州,东西就是从那个地方来的。唐蒙完成使命回到长安之后,就专门找蜀地的商人了解枸酱的情况,商人们说枸酱确实是蜀郡的特产,是有人偷偷贩卖到夜郎国的。夜郎国就在牂柯江的边上,江面很宽,能行驶大船,夜郎国就经常往南越国倒卖蜀郡的商品。

一、确认夜郎国的存在,刘彻派唐蒙去寻找夜郎国

唐蒙搜集了很多信息,觉得确实是个机会,就向刘彻汇报,说:“南越国表面上臣服咱们汉朝,但是实际上那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现在从长沙郡和豫章郡去攻打南越,无论是湘水还是赣水,都属于逆流而上,道路很不好走,我听说夜郎国有十几万的精兵,又有鲜舸江可以顺流而下直达番禺,这样就可以对南越出奇制胜,而且以咱们大汉的强大和蜀郡的富裕,修几条路到夜郎国,控制他们也很容易。”刘彻就同意了,并且加封唐蒙为中郎将,派了一千多人的军队和一万多人的运输队跟着唐蒙去寻找夜郎国。

唐蒙从成都出发,一路向西南走,终于到了夜郎国,他先把带来的财物赏赐给夜郎国和周边的小部落,然后再向他们宣传汉朝的强大,夜郎国和周边的小部落就臣服了。唐蒙返回之后,汉朝就把夜郎国改为犍为郡,以此为起点,汉朝开始了大规模开拓西南的行动。

二、开拓西南夷,以修筑道路开始

在汉朝初期,汉朝在西南方向的统治区局限在四川盆地,在四川盆地西部的青藏高原和南部的云贵高原还分布着很多部落。在成都以西的被称为西夷,在成都以南的被称为南夷,他们被汉朝统称为西南夷。

西南夷所处的地区是中国地形最崎岖最复杂的地方,多半是山地,山地的起伏还非常大,海拔高度在400米到3500米之间剧烈震荡,“地无三里平”描述的就是这种地形。这种崎岖的地形严重限制了大型民族的形成。这一地区游牧、半游牧、农耕和原始渔猎的生产方式同时存在,各个民族和部落之间发展的水平差异非常大。环境好一点的地方就发展成了国家,比如云南的滇国和贵州的夜郎国,而环境差一些的地方就是一群松散的小部落,环境更差一点的地方甚至还停留在原始公社的状态。

面对这样的自然环境,秦汉时期对西南地区的开拓,全部都是以修筑道路开始。从秦朝到汉武帝时期,对西南的开拓依靠的就是修建道路,道路修到哪里,郡县就建到哪里。

秦昭王时期,秦国夺取巴蜀之后,蜀郡太守李冰就开始修筑都江堰,为了打通从成都通过岷江,向长江中下游输送粮食的航道,又沿着岷江修筑了从成都到宜宾的道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在这条道路的基础上继续向南修,也就是五尺道。

到了汉武帝时期,唐蒙搞定夜郎国之后,就组织了好几万人修筑通往犍为郡,也就是夜郎国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前半段利用了重新整修的五尺道,然后从大关县开始向东修筑新的道路,一直到达北盘江地区,这就是南夷道,也叫唐蒙道。这条道路修筑的质量那是相当高,道路宽十几米,绵延一千多里。几百年后的北魏时期,这条道路还能通行。或者是因为工期太紧,施工的这几万人死了很多,剩下的也开始逃跑,导致巴蜀地区局势动荡,刘彻不得不派担任郎官的司马相如去平息众怒。

当时的西夷部落听说南夷向汉朝臣服之后,得了很多好处,也一起向汉朝要求归顺。刘彻又任命司马相如担任中郎将去处理这个事情,为了沟通这些部落,司马相如开始从成都往西修筑新的道路,从成都开始一直修到西昌,这就是西夷道也叫灵关道,这是几条主要道路里面海拔最高的一条。大体就是现在的京昆高速成都到西昌段。

本来司马相如还想继续往前走,但是受到了丞相公孙弘的反对,当时对匈奴的战争越打越大,为了不分散力量,刘彻也只好暂停了对西南夷的行动。直到张骞出使西域归来之后,向刘彻报告说:西南地区存在一条从蜀郡经过西南夷到达身毒的通道,身毒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刘彻决心打开这条通道,在今天的云南境内修筑了博南山道,也就是今天和杭瑞高速永平到保山段。虽然蜀身毒道最终没有打通,但是到此为止,以秦五尺道为基础,汉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在西南夷地区构筑了有效的交通网,并设立了七个郡。

西汉经营西南夷的核心据点是滇国和夜郎国,滇国位于今天云南的滇池地区,夜郎国的面积比滇国要大一些,现在的贵州省除了东北部之外,其他的地方都是夜郎国的范围。

三、以羁縻政策将西南夷稳定在汉朝的体系之内,再以军事控制

汉朝对西南夷地区的新郡县采取的是“故其俗”和“勿赋税”的羁縻政策。这个政策主要是在没有力量的时候,把这个地区维持在汉朝的体系内。虽然不干涉他们的发展,但是又限制他们自由发展,不改变当地部落的风俗习惯,也不向他们收税,同时还要给这些部落的首脑很多赏赐,让他们接受汉朝的统治。

就这样,经过了好些年,在控制了主要交通线和据点之后,汉朝就开始不间断地向西南夷地区移民。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的同时,也加快和当地人民的交流和融合,为了引导社会资本加入边疆建设,甚至还鼓励商人到新开辟的郡县去进行商业屯田。在具备了一定的人口基础之后,就开始建立驿站系统和城市,实现对土地的永久性控制,逐步把羁縻郡县变成实际控制的郡县。

到了公元前112年,借着讨伐南越的机会,汉朝就大举用兵,一口气把西南夷地区所有不顺服的小国和部落全部都消灭了。

结束语

汉武帝时期对西南夷地区的开拓,为后代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对西南夷道的建设,那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云贵川地区的很多重要道路就是在原来西南夷道的基础上修建的。对西南夷地区的开拓,增加了四川盆地的外部纵深,让西南地区形成了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中国的战略大后方。

在整个开拓西南的过程中,反对的声音就一直没有断过。反对者的核心论点就是一句话“劳民伤财,得地无用”。对此,实际参与开拓工作的司马相如就在他的《难蜀父老》里进行了反驳,他说让远方的人也能见到新的世界,让被愚昧和黑暗蒙蔽的人也能有光明的出路,不论远近,所有的人都能得到幸福。

对于汉朝的国防政策,刘彻在他的诏书里就直言不讳的说“凡是日月能照到的地方都要臣服我们大汉”。从今天看来,汉武帝的积极拓边政策让后人受惠无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