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寄相思与明月的全诗(我寄相思与明月_随风直到夜郎西是什么意思)_明月_李白_夜郎

本文目录

  • 我寄相思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什么意思
  • 我寄相思与明月 心随明月到卿前谁写的
  • 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谁的诗
  • 寄相思于明月的诗句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什么意思
  • 我寄相思与明月,心随明月到卿前是什么意思
  • 求“我寄愁心与明月”这整首诗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的意思

我寄相思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什么意思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附解释: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寄相思与明月 心随明月到卿前谁写的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君子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附解释: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
原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谁的诗

您好!这是李白的诗!
出自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寄相思于明月的诗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
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
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
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
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
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
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
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
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
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
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
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
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对联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
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
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
2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
29、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
》.
Δ“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Δ“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

Δ“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Δ“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
Δ“照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词:《苏幕遮》
Δ“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范仲淹:《御街行》
Δ“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晏殊 词:《蝶恋花》
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
登楼.” 吴文英 词:《唐多令》
Δ“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技上月三更” 唐 崔涂:《春夕》
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遥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
汉.”
李白:《月下独酌》
Δ“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周邦彦 词:《兰陵王

Δ“孤灯不如思欲绝,卷惟望月空长叹……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李白:《长相思》
Δ“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晏几道 词:《临江仙》
Δ“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Δ“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皇甫冉:《春思》
Δ“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卢纶:《晚次鄂州》.
Δ“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共看明月应泪垂,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二)河山破碎,望月抒怀,壮志激烈,示忠报国.
Δ“……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靖
康耻.犹未雪,巨子恨,何时灭…….” 岳飞 《满江红》
Δ“回 昭阳辞落日,伤心铜雀迎秋月, 妾身,不愿似天家,金 缺.”文天祥 《满
江红》
Δ“拜将名歌,怀贤阁杳,空指冲冠鬃,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什么意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原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 注释:

    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⑵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⑷与:给。
    ⑸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相思与明月,心随明月到卿前是什么意思

我寄相思与明月,心随明月到卿前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明月一直到你面前。这句话其实是改编自李白的诗作《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原诗如下: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白话释义: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扩展资料:
此诗首句用比兴手法,写景兼点时令,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入景。
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点明愁的由来。
“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李白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女情爱的方式以抒写志同道合的友情,给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属性,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
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

求“我寄愁心与明月”这整首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左迁:眨官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为卑,故称。龙标:唐代县名。唐武德七年(624)设置,治所在今湖南黔阳县。王昌龄贬官龙标,故后世习称王龙标。诗中“闻道龙标”,即以贬官之地龙标代指王昌龄。
  这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作。据考证,王昌龄贬为龙标尉约在天宝七载(748)。第二年杨花飘落、子规鸣啭的暮春季节,李白在扬州听到王昌龄被贬的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贬谪远方的王昌龄。
  王昌龄为何被贬?当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评语中说是“不矜细行”,新旧唐书也都说是“不护细行”,可见王昌龄没有犯大的过错,充其量只不过是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被贬滴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遐荒”,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诗人常建在一首怀念王昌龄的诗中已流露愤慨和不平:“谪居未为叹,谗枉何由分?”(《鄂诸招王昌龄张债》)李白更是不顾社会上“谤议沸腾”(殷璿语,引自《唐诗纪事》),秉笔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一、二两句,侧重于写景和叙事。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寓节令。杨花漫天飞舞,飘泊无定;子规(杜鹃鸟)一声声“不如归去”,鸣声凄厉。景物的描写,渲染并烘托了暮春的特定节令和环境,也象徵着飘零之感和离别之痛。真是融情入景,天衣无缝!
  次句叙事。“过五溪”,点明王昌龄跋涉穷山恶水,到达龙标。五溪一带,当时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这里山深水急,交通十分困难,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此句虽是简单的叙事,但王昌龄跋涉之苦,以及李白深切关怀王昌龄安危之情,已力透纸背。
  三、四两句则转为抒情。第三句以拟人化的手法写月,赋予月亮以人的特性。李白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我寄愁心与明月”,诗人只好把满腔悲愁托付给普照寰宇的明月,带给远隔数千里的天涯沦落人。
  结句奇语迭出,又把另一自然物——风也拟人化了,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此句“到夜郎西”和第二句“过五溪”遥相呼应,语意有异,其实相同,都是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至此,我们看到诗人李白寄给王昌龄不仅仅是一首短诗,而是一片真挚的友情,一颗赤诚的心。
  全诗想像丰富,构思奇特,正是李白善于吸收乐府民歌丰富滋养的结果。六朝吴声歌曲《子夜秋歌》已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的佳句;初唐诗人齐擀《长门怨》是一首列入“相和歌辞”的乐府诗,诗中“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也是以拟人手法写月的绝妙好辞。显而易见,李白对以上前人的诗句既有所继承,也有所创新。诗人含英咀华。 自铸伟词,使语意一新,意境一新。清人施补华评此诗“深得一‘婉’字诀”(《岘佣说诗》),恰好道出李白此诗深得乐府民歌天真自然的风致。
  注释
   五溪:指雄溪、蒲溪、酉溪、沅溪、辰溪。其流域在今湖南西、贵州东。
  夜郎:唐代县名。贞观五年(631)设置,治所在今湖南新晃侗族自治县。龙标应在夜郎东,诗称“夜郎西”,恐系押韵的缘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的意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所写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白话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扩展资料: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君”字一作“风”。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

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见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

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