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拜神唱戏是什么意思?诗词里的“平、仄”与鼓乐里的“咚、锵”鼓点有相似之处吗你怎么看_潮汕_鼓乐_唱戏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锵然 意思 潮汕 鼓乐 唱戏

本文目录

  • 潮汕人拜神唱戏是什么意思
  • 诗词里的“平、仄”与鼓乐里的“咚、锵”鼓点有相似之处吗你怎么看

潮汕人拜神唱戏是什么意思

感谢邀请,潮汕地区的拜神唱戏,是一个潮汕特色的习俗。在潮汕,在拜神的时候唱戏,寓意给神明唱戏看;在潮汕的各种大型节日或者祭祀场景,都会有唱戏的出现。

这种习俗由来已久,潮汕地区是一个对传统习俗保留的十分好的地区,大部分潮汕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也相信人死后会在地下安息。逝者是安眠在地下过着属于他们另外的一种生活,活着的人在地上过着他们应有的生活。各自安好。

在潮汕地区,初一十五拜玉皇大帝/天公、初二十六拜地主爷,正月十五迎老爷,还有灶神爷,妈祖,月娘,门神,床头婆,伯公伯母,佛生日,鬼节,送神迎神,各种各种的节日,几乎潮汕妇女从大年初一拜到除夕夜,把拜节日当成过日子。我想这是属于潮汕地区特有的信仰,在这种信仰下,每家每户都过着自己安稳的生活,有什么过不去的,拜个老爷(泛着各路神仙),求个安心,转头重新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小时候,每到宫里唱戏,到时间点了,奶奶或者妈妈就会说,“晚上宫做(潮汕话里,演的意思)戏啊,我们去看啊!”吃完晚饭后,有的邻居啊嫲(潮汕话里的意思是:奶奶)就会牵着自己的孙子孙女早早的去宫里占位置,有的长辈就会派遣孩子赶紧去占个好位置,好玩的孩子都会跑去戏台下占个位置,可是左等右等总等不到自己的奶奶或者妈妈,他们就会放弃阵营玩去了。而这时他们的妈妈或者家务活还没干完脱不开身,奶奶或者在路上遇到熟人,“你爱去地个(你要去哪里)?”“我爱去宫看戏,行,来去宫看戏。(我要去宫里看戏,走,一起去看)”然后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忘记了看戏的时间。等到宫里远远传来一声开锣声,意味着看戏时间到了,大家才紧赶慢赶的到宫里去找个位置准备看戏。其实,这个时候离戏开始还有一段时间,这只是一个开场。一时间大鼓、大锣、唢呐、古筝、古琴、笛子融合成一曲闹然隆重的交响曲,锵锵锵锵锵,咚咚咚咚咚咚锵,隆冬隆冬隆冬锵,好不热闹。而这声音随着扩音器传到附近乡里,响彻整个乡里宁静的夜空,又仿佛过年般热闹,也提醒着乡里乡亲今晚这里有戏唱,大家可以来看戏。

在潮剧慢悠悠的时光中,在潮剧慢悠悠的唱腔里,潮汕人民以特有的虔诚过着每一天,在看似迷信的传统文化中,他们保留的是自己独有的信仰,在这片他们所热爱的土地上平凡的生活着,等待着一个又一个节日的到来,等待着一场又一场的老戏,迎接着一年又一年的神明的来来往往。

更多潮汕美食资讯,请移步【寻味潮汕】

诗词里的“平、仄”与鼓乐里的“咚、锵”鼓点有相似之处吗你怎么看

先说古诗词里面的平仄,它的作用就是在朗读时语气上起到调节的作用,不致于一句词或是一首诗读起来是一拉子腔,没有抑扬顿挫、不会摇头晃脑,失去了音律之美。这样一说,一部分人应该明白,在对对联时为什么对平仄要求的那么严格,不能三平尾也不能三仄尾了。因为出现这种不合律的对法,读起来就没有了音律之美。

再说鼓乐里面的”咚锵”,尽管汉字的拼音都是平声,但它仅表示的是鼓乐发声的相声字,并不是真的就是鼓乐之声。“咚锵”之声也是为了表达音律之美,使鼓乐的响声抑扬顿挫,不致于成为一拉子腔,咚声是鼓发出来的声音,锵是镲发出来的声音,在打击时是交错打击,紧密配合的。

这样一说,应该很清楚了,古诗词里面的平仄其实和鼓乐里面的咚锵的作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抑扬顿挫,都是为了音律之美。

说到这里,很有感慨:我们的祖先真的是太伟大,不管是诗词还是鼓乐,早已认识到了音律的重要,认识到了抑扬顿挫之美,使真正沉在这些行业的现在人能够依规而行,轻车熟路,毫无障碍的运用。感恩古人!

仅是浅显认识,不足之处,多包涵。谢谢悟空邀请!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