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开始,一直到公元1911年溥仪退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分封到地方的王爷侯爵,他们天高皇帝远,自己说了算,是绝对的土皇帝,基本上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可是,西汉的南越王在死后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死后不能用金缕玉衣,只能用丝缕玉衣。还有土皇帝办不成的事吗?是什么限制了任性的南越王呢?接下来,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南越王赵眜,是西汉初年的诸侯国——南越王国的第二任君王。他在位期间,基本上没什么建树。但是,南越王却在死后的墓葬方面,狠下了一番功夫。于是,在他死后的2000多年里,南越王的墓始终没被发现。直到1983年6月,一支工程队在广州的象岗山进行基建施工时,意外发现,整座象岗山都被凿空,成了南越王的墓。在墓中,出土了一件特殊的丝缕玉衣。
这件玉衣也分为头套,上身衣,左右袖筒等十部分,可这十部分却可以分成两类。其中,头套,手套和鞋的玉片材质较好,厚薄均匀,周边大多抹棱处理,表面抛光较细。而且,均在玉片的角处钻孔,并用丝线连缀起来。而其他部分的玉片,材质明显不是一个档次,尺寸大小不一,厚薄不均,周边不齐整,明显不如头套等部分的玉质材料。重要的是,这些部分的玉片上都没有钻孔,其固定方式是用丝带在玉片下面做交叉状,并与背后的麻布贴衬组合着的方式固定。给人的感觉,这套玉衣明显是拼凑起来的。
奇怪的远不只玉衣的制作上。按照汉朝时的礼制,玉衣根据穿戴者不同的身份等级,可以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等几种。南越国属于异姓诸侯,按照规定,他可以使用的,只有包括头套,手套和鞋在内的五件玉套——丝缕玉套(没有身上穿的玉衣)。这一点,在山东临沂的西汉时期刘疵的墓中出土的文物已经得到了证实。照这么说来,南越王这件玉衣其实远超过了他的等级,是绝对的僭越。可是,既然已经僭越了,为什么不直接做出一整套金缕玉衣呢?是南越王胆小吗?其实,不是南越王不想,而是他做不到。
在汉朝,玉衣的制作绝对是国营垄断产业,朝廷有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部门,叫东园。东园的工匠,负责着整个玉衣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那民间的小作坊不能自己制作吗?这个,很难。要知道,用玉片做成玉桶,做成玉盒子还好说,要做成完全贴合直人的头部,手部这些复杂的部分,仅玉片的形状就有正方形,矩形,梯形,还有与人眼,鼻外形吻合的覆瓦形等异形片,在没有计算机和数学公式的年代,一切都凭工匠脑子里的想象,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展开全文
即使你有幸拿到了图纸,即使你拥有足够的玉石原料,把玉衣变成实物的加工环节,同样是个很难逾越的地方。先说玉片。玉与金属不同,相比于金属,玉石更硬,更脆,所以加工的难度更大。在古代,没有先进的机器,切割玉,人们只能用传统的砂锯法,钻孔更难,要用要求更高,更复杂的砂钻法。而玉衣上的小孔,直径仅1毫米,其加工难度可想而知。
南越王解决不了的,除了在玉片上钻孔,还有一个就是制作金丝。金缕玉衣上的金丝,都是用纯金加工出来的,有的金丝的横断面直径仅0.08-014毫米。这些,在今天利用机器做出来并不难。可是,在两千年前,用最原始的“抽拔”工艺,也实在难为古人。而且,加工出来的金丝,还要经过退火等热处理工艺。这些技术,一般人都很难理解,更不要说完成了。南越王只能在皇帝赐给他的那套丝缕玉套基础上,用自己的土办法,组合出了这套特殊的丝缕玉衣。南越王追求永生的心情可嘉,他最大的贡献就是为我们留下了陵墓中大量的文物,以及这件谜团重重的丝缕玉衣。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张洪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