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高效学习法(真有高效学习法吗)_学习_知识_高效

本文目录

  • 真有高效学习法吗
  • 学霸都是怎么炼成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 如果在高三特别努力的学习能考690分吗有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
  • 怎么让学习高效率,又会更轻松、愉快
  • 如何系统,高效学习

真有高效学习法吗

学习方法多种多样,因人而异 不可一概而论。就我个人而言,最好的方法是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然后是通过做一定量的题目来理解,融会贯通,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切记不要陷入题海战术 ,做无用功。这样就会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受益无穷。

学霸都是怎么炼成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

能出人头地,有一个出类拔萃的成绩,这就是学霸,是每一个家长对孩子殷切的希望。孩子是怎么炼成一个学霸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又是什么呢?
(1)、想使要孩子成为学霸,家长有责任。①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对自已严格要求,当孩子在家里时,要营造学习的氛围。孩子写作业时,家长不能玩手机、看电视、上网,要看紧孩子的学习。家长也要看书,有时和孩子共同探名著、名人带来的收获,即人们常说的“书香世家”。②在孩子有限的空闲时间里陪着孩子下下象棋、围棋,上网打打游戏(一定要有时间限制),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在玩中要有意识安插一些智力的思考题,不能纯粹的一个劲地玩而放弃学习,要在玩中有学习。
(2)、要想孩子成为学霸,孩子占主要责任。①鸡蛋和石头,给予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鸡蛋能孵化出小鸡,而石头不能。大家知道虽然条件相同,这是鸡蛋(内因)的作用,而石头没有决定的因素。这就是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做到“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面对枯燥乏味的学习,在学习上要有恒心和毅力。②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新课时要做到先预习,找出新知识的重难点,学会弄懂、做好预习笔记。上课时要认真听讲,要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做好听课记录。把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相比较分析、思考悟悟相同与不同。
课后要做好复习巩固,不要做题海战术,要找规律、找方法,千万不要“死”学,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题海战术、只知到做大量试题,既伤脑筋又熬时、伤身体,学习效率低下。所以做作业,要挑选与重、难点相关联的题,要独立完成、决不能抄袭。遇到不会的题要不耻下问,向老师请教和同学学习。

总之,要想孩子成为学霸,家长要勤与教师交流,双方共同教育、管理和监督好孩子的学习,孩子一定会成长为学霸。

如果在高三特别努力的学习能考690分吗有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

如果在高三特别努力的学习能考690分吗?有哪些高效的学习方法?

高考考690分是很难的!你可从北京2018年高考一分一段分布人数去看,能考690分以上的人有多少?

答案是高考文科690分以上的人数是24人!理科690分以上人数多一些,也仅199人!

如果以我所在的江西省2018年高考分数为参考,2018年文科最高分是672分,没人考到了690分以上!2018江西高考理科一分一段人数分布如下表,690分以上人数只有17人!

成百上千万的学子之中,尖子生也有好几万人吧?这些人不可谓不努力,学习方法也应该是高效的,但是历经十多年的刻苦学习,高考成绩能跳过690分以上的人数却少之又少!

题主没有说你是哪个省的考生,是文科还是理科?也没有说明你自己的文化基础扎实程度,更没有说明你平时模拟考试的成绩大概在什么分数位置,就不敢妄下结论说你能不能考690分。

就像有些答主所说的,如果你现在的考试成绩多数情况下在670分左右,经过仔细查缺补漏、扫除知识盲点、大量专项训练、养精蓄锐之后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平时分数在630分以下,我建议你还是别去想2019年能不能考上690分。再说,能不能考上690分并没有特殊的意义,对于一个就要参考高考的人来说,只要努力向前冲,在高考前不留遗憾就行了,考到了690分以上最好了,考不到690分的话,如果能考出自己的最佳水平,那也不错!

怎么让学习高效率,又会更轻松、愉快

高效率,学得轻松愉快的最核心要素,我认为有两点——

首先是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核心的动力之一,如果内心深处感觉学习枯燥,硬着头皮去学,只要外部不施加压力,学生就会出现拖沓、磨洋工、学习心不在焉等等状况。这样的情况,即便是天资不错,也很难成绩拔尖。

那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要用两种方式培养:

首先是认知上改变,在家长,或是老师的启迪下,逐渐意识到,哟,其实这门功课也挺有意思的,你看,上次广告牌上有一段英文介绍,亏得我能认识,如果以后我出国自由行,学好英语还是蛮管用的!还有,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有趣的物理知识啊,为什么晾晒被子要摊开晒,有风的时候,被子干得更快,原来是因为接触面积上,和空气流动快,加快了水分的蒸发啊。有意思,有意思!

第二,从行为本身培养。学习没兴趣,认知也不到位,可以“假装”我有兴趣,内心不断地暗示自己,我挺喜欢从题目中挑战自己的。别小看这样的自我暗示,如果能坚持,行为重复的次数多了,会骗过大脑,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好比一个人根本不喜欢喝酒,应酬的次数多了,习惯就会被动养成。而习惯本身,会带动兴趣。

其次,适合自己的学习规划。

良好的学习计划,合理的时间安排,能帮助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比方说,有学生在晚上九点脑子最为清醒,解题效率高。把错题思考和难题解算,安排在相应的时间段内,就比其他时间更合理。又比如,有些学生早晨记忆力好,规划出清晨十分钟,用来记忆和背诵,达到效果就更容易。

总之,制定的学习规划,应该是贴合自己,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不可盲目照抄别人的学习安排。

只要注重以上两点,用一段时间来磨练和坚持,相信学生能比之前学得更为高效和轻松。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系统,高效学习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是由学习方法决定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看到不少人,学习很勤快很刻苦,但是效果就是提升不快,甚至退步,那就是方法出了问题。“会学”是“爱学”的保证,“会学”才能“好学”。

斯科特·扬算是一个学习达人,他在大学的专业是商业学,业余时间又自学了编程,参加各种演讲,开设自己的博客,写了几本颇有影响的电子书。这还没完,他又完成了一项学习壮举,10天拿下线性代数,12个月内自学完成4年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的33门课程,网友纷纷惊呼,斯科特·扬到底有什么学习诀窍?他的学习方法就是整体性学习理论,他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整理写在《如何高效学习》这本书中了。

01审视那些原本令你觉得枯燥的课程,把它变得有趣

高效学习的障碍之一就是有些课程令你提不起兴趣来学习。

那我们就要去思考: 为什么你会觉得有的课枯燥乏味,有的课却令人着迷?

你可能会说因为我对某些学科感兴趣,而对有些学科兴趣索然,不过你知道其中的缘由吗?喜欢文学而不是物理,喜欢编程而不是会计学,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也许你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某门学科,所以才喜爱它;也许是因为某门学科的老师讲课生动有趣,他能将抽象的概念与你感兴趣的东西紧密联系在一起。

但问题是:你能否掌控自己喜欢或是讨厌某门学科?你能让一门枯燥的课变得有趣吗?假如你能掌控自己的学习,那么,我相信你会发现学习任何学科都会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我在学习测量评价理论时,就想到了2020年的奥运会,跳水作为我们的优势项目,很多人都会去关注,所以我以奥运会跳水运动员的动作和评分为例,将测评理论和我的已有认知相联系,引导自己将学习内容与我感兴趣的东西相连。很快,我就感受到测量评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知识。

整体性学习和对课程的兴趣密切相关。你对一门课程的兴趣越大,学习就越容易整体性。你有没有发现自己可以很容易地联系到喜欢的学科上,却很难联系到乏味的学科上。反过来,学习越是整体性,课程就越生动有趣。你可以通过整体性学习,来让你感觉乏味的课程变得有趣。如果你能使这些枯燥的学科变得生动,你就会学得容易,效果更好。

整体性学习的一个附加的好处是它强迫你以不同的视角看待学科、课程和问题。任何知识都可以从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图像、有趣的故事。

02尝试改变你的“短视”目标,重新为学习定位

回想一下:从小到大,你的学习目标是不是仅仅是通过考试,有好分数?这种目标是一种目光短浅的目标。

我们应该问自己:学习眼前这个知识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它?它对我的生活、人生有什么用处?

毋庸置疑,如此这般思考的人肯定比那些仅仅想通过考试获得好分数的人学得更为深刻、效果更好。因为他们学习的动机更加强烈,学习的意义更加深远,学习的目的更为远大,所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必将更加深刻。

我在学习管理学时,很快就看出了学习它的门道,我一边学习一边将知识用在管理我的小团队上,尽管很多知识并不是我这个小团队需要的,但是在试图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我的管理学也学得很棒。

要想超出知识本身,光有热情还不够,你要寻找各种应用知识的途径(即使现在讨厌它),知识因“用”而获得新的意义。

整体性学习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知识只有获得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才是真正的知识。只要你用心发现,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有实际价值,如果能发现知识在你生活中的价值,知识就与你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学习上的投资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巨大的益处,前提是你能真正应用那些花时间学来的知识。如果只学习而没有实际的应用,就是在浪费生命。

03 学会“比喻”,让学习事倍功半

说一个人“学得少”,是说这个人学习时间花得少;“会得多”是指学习的效果好;综合起来就是花最少的学习时间,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这是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学习者的终极梦想。

整体性学习告诉我们: 要想走得更远,你就需要从学科内部跳出来,站在外面看学科。有人问爱因斯坦:“相对论到底是什么?”爱因斯坦回答:“你坐在美女身边一小时,感觉就像一分钟,而夏天你在火炉旁坐上一分钟,感觉就像一小时,这就是相对论!”数学家华罗庚讲统筹方法时,没有说一堆数学符号,而是用了一个“怎样泡茶最省时间”的例子,工人一听就明白了。

大家觉得如何?站在外面看,知识是不是变得容易理解和学习了!其实我们每个人早就掌握了站在外面看知识的本领,这就是比喻。过去,我们轻视比喻,仅仅把它当作文学中的修辞手段,是文学家用来增强表达效果的点缀和修饰。认知语言学家乔治·莱考夫把隐喻定义为“以一种事物认知另一种事物”,而这恰恰就是学习的本质!

科学家哈定曾说:“如果科学家一生注意细微的观察,训练自己注意寻求类比,使自己具备有关的知识,那么这个‘感觉工具’就将成为神通广大的仙杖。”开普勒说:“我重视类比胜于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康德曾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的论证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苏联学者瓦赫罗夫说:“类比像闪电一样,可以照亮学生所学学科的黑暗角落。”

斯科特·扬不仅是比喻和类比的高手,而且善于吸收其他各种学习方法的可取之处,他创造性地将信息分为五种类型,针对不同的信息类型,采取不同的学习策略。整体性学习理论更是站在学习之外看待学习,在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作者以“超越整体性学习”为题,介绍了每一位学习者都不可忽视的几个关键之处,即“能量管理”、“时间控制”、“习惯养成”、“批处理”和“自我教育”,让读者耳目一新,真正做到站在学习之外审视学习。

通过整体性学习,你所有的观点、知识都会变得有用,这种学习方法尝试将你的课程与感兴趣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任何所学知识都要发掘其实际的用处,特别是对于改进自身有什么实际用处。最终,你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幅度提高。

如果你也想提高效率,那赶紧抽时间读一下这本《如何高效学习》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