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为古代名画,宋徽宗时画院张择端的作品,此图描绘清明时节京城开封(府)汴河两岸的景物,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人情风俗。画中的人物、市民、商贾舟车辐辏,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沿河舟桥,千帆接踵,刻画出当时的太平景象。此图画法纤细,构思精妙。图为绢本,高不盈尺,长有二长,现藏故宫博物院。诚为流传至今的稀世珍品。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对清明上河图的解释,有人撰文认为:含意是清明节与上巳活动的两者结合。“上河”实乃三月三日(上巳)上河是也。因为三月三日是古人一个亲水的日子。于是“曲水流觞”的水便与“上河”的河两者纠合一起,成为图中人们节日人们出游嬉戏的内容了。
该文说:“三月三亲水,最初是为了祓禊去病,后来变成了男女嬉戏、交游娱乐的大好时机。宋代清明上河,把这一内核继承了过去。”显然,作者是把上河的“上”字看做是动词,人们到“河”上去嬉戏了(见《文汇报》2010年7月14日《笔会》栏)。但是,这里却存在一个很大的疑点,既然如此解释,为什么我们在《清明上河图》中看不到“曲水流觞”式的或男女水(河)边游戏的内容,看来这是作者的一种主观的解释。事实上,三月三日上巳祓禊的古人活动经过历史的长期洗练到了宋代早已被人们所遗忘。
那么,《清明上河图》述说的是什么呢?小编认为这是描写清明节时,在汴京繁华热闹的场所“上河”人们熙来攘往的活动场景。因为“河水”自西向东流经汴京,商业繁盛,故人们聚会于此。何以河的两岸商业繁盛呢?这是因为汴京的各种货物大多来自全国各地,尤其是漕河通济渠通往东南水道和经济命脉,也是大宗商品的货物聚散地的缘故,又黄河东流经汴口进入汴河,再入淮、洄、扬州。此河流可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即河水通过汴京的一段,下段即自汴口通淮。“上河”云云既是指汴口以上的京城一段。《清明上河图》中繁华景象中便有许多船只衔头尾停留在河道中便是一个明证。因此,《清明上河图》实指京城太平富庶,江淮船只货物源源而入,商品丰富,人们往来繁忙的盛世景象,这与“上巳的节日戏水”毫无关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