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眼观两会】吴志明委员:建议允许城市居民对继承宅基地翻建改建综合利用_振兴_乡村_民建

中新经纬3月7日电 (王玉玲)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中新经纬获悉,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民建福建省委会主委吴志明围绕乡村振兴带来多项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民建福建省委会主委吴志明。民建福建省委供图

吴志明指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指明,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但在实际调研中,农村用地仍存在一定难题。部分地区将房前屋后、周边零星耕地甚至25度以上山地都划入,出现基本农田“围屋”“围村”“围城”“上山下海”等现象。此外,根据“进出平衡”要求,严格限制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可由于缺乏规模效益,难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为此,吴志明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基本农田保护要刚柔相济。允许地方根据实际定期调整基本农田布局。扩大允许占用项目范围,提高占用代价,对难以避免占用或避让成本过高的线性民生公建项目,可大幅提高补划倍数和耕地占用费。

第二,政策集成综合统筹“三农问题”。严格审慎进出平衡实施,系统考虑乡村振兴和耕地保护,运用经济手段柔性方式引导,避免拔树种粮等行政手段,提高种粮积极性。提供技术培训、资金支持、营销帮助等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第三,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允许以居住权或租赁权登记农房引入社会资本,允许城市居民对继承宅基地翻建改建综合利用。

第四,科学规划增加弹性。尽快批准国土空间规划,增加过渡期规划弹性,开发边界适当扩大规模和布局调整,向乡村振兴倾斜。

加大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倾斜

“乡村振兴是国之大政、党之大计、民之大事。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十分重要的一环。”吴志明本次还带来了关于将民办高职院校打造成为乡村振兴人才摇篮的提案。

吴志明指出,民办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工程中,将提供重要支撑。但从民办高职院校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仍存在民办高职教育资源配置和职业教育布局不均衡等问题。

为此,吴志明提出几项建议:第一,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部门一方面要摸清制约当地农村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另一方面要发动相关部门研究对策,并组织协调高职院校、企业、农村团体、农民之间进行合作,实现资源整合。

第二,统筹协调城乡职业教育资源。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经费、师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性的倾斜。另一方面,农村层次高等职业学院等要加入“统筹城乡职业教育治理模式”,成立城乡职业教育共同体。在该模式中,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将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输入农村高等职业教育中,为农村(或农业团体)与企业牵线搭桥,建立优质资源流向农村的引导机制。

第三,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以贴合乡村振兴的需求。民办高职教育中涉农类院校和专业应依托农业产业结构,配置“农”课程,制定贴合当地农民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基础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涉农类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当地农业部门的沟通,为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服务;非涉农类高职院校和专业,可针对当地农村、农业需求,设置一些经贸类、技术工程类、旅游类的专业和课程,如农产品营销(电商营销)、农机检修、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等课程。同时,也可借助项目带动,搭建“农”平台,让高职院校、教师、学生和当地农民社团共同参与到项目的建设中。(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