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近日,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他们说:少年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说的是读了大学,却找不到心仪工作的困顿和苦闷。
这反映了很多人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期望匹配不上现实”的困境。“孔乙己文学”背后是一些年轻人的焦虑无奈,以及最初进入社会的迷茫和无措,一边趋于追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优越感,一遍又不甘于接受工作的残酷打击,进退两难,不安于现状,却又无法改变。青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需要认识到教育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年轻人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尊重人才并做到人尽其才。高校不仅要让学生走出象牙塔,设置就业指导课程,加强与企业间的专业对口人才输送,提高毕业生的工作适配感,同时也要关注人才收入待遇,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让更多自我代入“孔乙己”的年轻人拥有一席之地。而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摆平心态,平等的看待每份职业。不管是在网络引起热议的北大博士当城管还是高校毕业生送外卖,我们都不应戴着有色眼镜给不同职业划分高低贵贱。应清晰的认识到,发挥自身价值比工作的城市、岗位、头衔更加意义深远。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高校毕业生回到家乡开起民宿、经营农场、直播带货,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助力乡村振兴。“孔乙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脱下“长衫”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反而冲破学历崇拜和陈旧观念的做法是对自己前进方向的重新审视,也更有利于形成开放包容的就业环境。(宋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