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上的“孔乙己文学”焦虑,刺痛了多少高学历穷人_长衫_环境_社会

01 “孔乙己文学”火了

近期,“孔乙己文学”梗火了,因为他“脱不下的长衫”让大家又熟悉了。

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经典人物形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长衫”表示孔乙己是个读书人,不是干粗活的“短衣帮”。

作为一名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咸亨酒店喝酒,却不能如同其他的知识分子那样坐着,只能和短工一样站在柜台旁边喝酒。四体不勤、迂腐不堪,为了生活从来不会脱掉自己的长衫,穿上短袖,拉车下力,反而是“偷人家的东西”,换取酒钱。

孔乙己的心高气傲却窘迫的情形,反映到现实社会中的年轻人,梦想着大学毕业就能完成阶级跳跃,而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面对期望与现实的落差、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知识不再对改变命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过去的认知遭到就业环境的挑战,自我价值感被环境限定,梦想变得无处安放…这一切的无力感,让很多人觉得自身的境遇与孔乙己相似。

所以,孔乙己文学在我看来,绝不是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的抱怨,而是对于无奈现实的一种单纯的慨叹。

02 人人都是孔乙己

热评里诸多留言遂成“孔乙己文学”:

“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都说学历是敲门砖,但慢慢我发现它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读书让你不满足于现状,但又无力改变现状。”

展开全文

热点话题的背后,应是由共情而引发的共鸣。放不下读书人的体面,常眼高手低;向往诗与远方,却只能蜇处一隅;对现状不满,却缺乏孤注一掷的勇气……这可能是当下年轻人的普遍困境。很多大学毕业生觉得怀才不遇、读书无用。

导致这种困境的原因,一小部分是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但一大部分的原因更是这两年的就业环境确实没有之前好。这本是大环境的原因,然而一些人却说“不要困在孔乙己的长衫里”,难道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因为“孔乙己”们不脱衣服?这是在告诉当代青年人,你活得惨是因为你死要面子活受罪,你不够自轻自贱,不愿意放下身段到最底层去吗?

03 狂欢背后的身份焦虑

在鲁迅看来,他笔下的孔乙己就是一个“苦人”,他的悲剧从来不是他个人的责任,而要归因于社会对他的凉薄。这种悲剧并非如某些人所说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而是社会无情地抛弃了他们,他们的生存状态与社会已经不相匹配了。

但是同时,孔乙己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没有意识到,不仅仅是个体,相反是他们所依附的旧体制本身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了。所以孔乙己所引以为荣的“回的四种写法”在今时今日没有用了。

当吐槽当代大学生脱不下“长衫”的时候,是否应当引起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困境呢?

这是典型的把社会问题转移到个人不努力上,他们不懂鲁迅,不懂孔乙己,不敢说社会现象,只敢pua年轻人。骆驼祥子的悲剧,是因为他拉车不够努力吗?

鲁迅笔下孔乙己的悲剧,是所说的不愿意去劳动,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吗?而是因为科举制的僵化,让读书人只有无用之才,也无才可用!

同样的,一个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也许是他不努力。但当大学生就业难成了普遍现象,还能归咎于大学生不够勤劳,放不下面子,没有脱下孔乙己的长衫吗?

因为大环境不好,有限的供给自然满足不了庞大的输出。当前,我国有近9亿的劳动力人口,而且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也超过1500万,202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1158万。因此,在吐槽当代大学生的时候,可曾想过如何改善大学生的就业环境?这才是最本质的啊。

脱掉长衫的会有什么后果呢?

曾经的小镇做题家,今年摇身一变成了媒体口中“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

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一直是:好好读书,读书才有前途。而到今天,我读书读到985了,甚至研究生毕业了,依然难获一份较好的工作,这真的是我不够努力吗?长衫在身,但却求职无门。在当前环境下,大家都拼命地卷,你卷慢了,甚至一些普通工作都难觅。

如果只是为了就业,去做一些中学毕业都可以做的体力活,根本就不用把“长衫”穿起来了,倒不如直接穿着“短袖”就业。

现在直接把劳动年龄往前挪4年,劳动人口直接增加4430万,人口红利增加了,还降低了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担忧。

但是孔乙己脱去长衫去劳动就能脱离困境了?更可能的是,他会变成穿起短袖的“骆驼祥子”,为了买“一辆车”,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将自己变成了一辈子的车夫,成为了人口红利的分母。

04 正视“孔乙己文学”热潮背后青年人的身份焦虑

总理强调,我国的“人口红利”没有消失,“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其自信就来源于接受高等教育超过2.4亿的人口,这是2.4亿的人才。

如果粗暴的脱去大家的“长衫”,就好比把磨砺好的璞玉,当做无用一无是处的沙子,搅合到水泥里面,充当建筑填料,暴殄天物。

而如果给这些玉石提供了恰当的位置,给予优秀的创业环境、创新的科技环境、宽容的社会环境、理性的就业环境,那么将发挥出比搬砖、打螺丝上千倍、上万倍的力量。

要想解决发展问题,继续享受人口红利,我们就不应该甩锅给“孔乙己”不脱长衫,而是要正视发展问题、正视就业问题,解决这社会的阵痛。

所有的努力不应该被批评,现实里当你尽力之后还是卷输了,也并非全是你能力不足。无论是继续内卷,还是躺平下沉,希望社会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包容与支持,而不是异样的眼光。

否则,脱掉的不是长衫,而是整个社会的遮羞布。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