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献玉中励王武王人物形象是什么?卞和所献明明是玉,为何两次被楚王的玉匠鉴定为石头_玉玺_和氏璧_楚国

本文目录

  • 卞和献玉中励王武王人物形象是什么
  • 卞和所献明明是玉,为何两次被楚王的玉匠鉴定为石头
  • 武王是怎样对待卞和的

卞和献玉中励王武王人物形象是什么

1.是古代当权者,楚王。

2.不识真货或者说容易被其他不识货的人蒙蔽。

3.领导也不能及时发现人才,也有可能看不清。

4.因为这个故事也隐喻法术人才被打压,而两个楚王也代表打击法术人才的一类人。

卞和所献明明是玉,为何两次被楚王的玉匠鉴定为石头

谢谢邀请!对《韩非子》记载的卞和泣玉故事,笔者认为有两种可能。

(卞和献玉图画)

第一种可能:这个故事是杜撰的。按照《韩非子》记载,卞和献玉的故事经历了楚厉王、楚武王、楚文王两代三任楚王,其中楚武王在位时间为50年,就算卞和在楚厉王去世当年得到璞玉、在楚文王继位元年献玉完毕,这也需要50年的时间。另外,卞和在山中找到这块璞玉,能够准确判断出这是一块美玉,并且付出那么沉重的代价后都不动摇自己的信心,说明其相玉能力相当高,并且对自己的相玉能力相当自信。能够有这么高超的鉴定能力、这么坚定的自信,说明当时卞和应该不会是十几岁的小伙子,再小也得二十多岁。如此算来,卞和活到楚文王继位时已经七八十岁了。古代正常人活到这个年纪已经算高寿了,卞和在青壮年至中年的时候连续失去两条腿,肉体上饱受摧残。他本想通过给楚王献玉得到好处,但两任楚王却以断腿相报,心理上的失落、绝望恐怕也是少不了的。如此饱受身心折磨,还能够活到这么高的年纪算得上奇迹。更为传奇的是,楚文王继位后,卞和还能捧着璞玉在楚山脚下连哭三天,确实匪夷所思。当然,仅凭这种推断还不足以认定这个故事是假的,但也至少说明其中有些细节可信度不高。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鸟)

如果这个故事真是杜撰的,也很正常。因为春秋早期,在周王室眼中楚国带头称王,在中原诸侯眼中楚国是荆蛮,丑化楚国或者给楚国找点毛病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种可能:春秋时期玉的概念已经转变。从考古发掘的古玉看,远古之时人们的观念是“美石为玉”,红山、良渚、龙山、二里头文化古玉普遍以地方玉、玛瑙、绿松石、水晶等为原料。商代晚期新疆和田玉进入中原地区,殷墟妇好墓就出土了一些精纯的和田料玉器,之后的西周、春秋墓葬出土和田料玉器逐渐增多,并且一般都精雕细刻。据《韩非子》所记载的故事,卞和生活的年代在春秋早期。卞和之后一百多年,孔子赋予玉以11种美德(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明确提出了贵玉贱珉的思想(珉即为美石),标志着人们对玉的概念已经从“美石为玉”转变成“贵玉贱珉”,此后就进入了以和田玉为真玉、以美石为珉的阶段了。这种玉有德的思想观念、贵玉贱珉的价值取向,应该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量变积累,极有可能春秋早期周天子和各大诸侯的玉匠相玉就已经开始对和田料情有独衷了。卞和所献璞玉得自楚山之中,自然不可能是和田玉,楚厉王的玉官和楚武王的玉官把它鉴定为美石符合当时的鉴玉标准,并不为过。

(虢国墓出土西周玉蚕,羊脂白玉)

武王是怎样对待卞和的

武王是怎么对待卞和的?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武王和卞和这两个人的背景、简要情况,以及和氏璧(后来成为封建社会的传国玉玺)的故事。

武厉王,春秋时楚国国君。卞和,春秋时楚国人,又名和氏。历史上象征王权的和氏璧的发现者。

这是《韩非子.和氏》里记载的一个故事。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上(现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巡检山区)得到一块璞玉。于是,卞和便将这块玉敬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拿到这块玉以后,让王宫里专门负责鉴赏的玉石匠鉴定一下。玉石匠粗略地看了一下说:“这哪是玉啊,这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啊。”

楚厉王一听大怒,认为卞和是拿着一块石头有意来欺骗他、耍弄他,立刻下令让人砍去了卞和的左脚。

楚厉王去世后,楚武王杀了楚厉王之子,自立为君。卞和再次捧着这块玉敬献给武王。武王同样让宫里的玉石匠鉴别。玉石匠仍然还是说:“这没有什么稀奇的,它就是一块石头啊!”

武王同样大怒,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右脚。

楚文王登基后,卞和抱着这块玉在荆山下大哭,一连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以后,跟着眼泪流出的是鲜血。

文王听说以后,便差人去问这个人是怎么回事。

卞和回答道:“我并不是为脚被砍了而悲伤,我悲伤的是,有人将宝玉命名为石头,将忠贞之士说成是欺骗之人,这就是我悲伤的真正原因。”

文王一听,就让专门制作玉石的匠人加工这块“璞玉”。在加工过程中,这才发现外面像石头,但里面果然是玉,而且还是质地、成色非常好的一块宝玉。

文王大喜,立刻派玉石匠把这块玉加工成了一块价值连城的作品,这就是后来被奉为象征着至高皇权的希世珍宝“和氏璧”。

后来,围绕和氏璧,发生了许多故事。

战国时,秦国、赵国争夺和氏璧,因为蔺相如的要挟才使得“完璧归赵”。

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以后,把这枚被誉为天下最珍贵的和氏壁又再次进行了加工,雕刻成受命玉玺,成为以后各朝各代最高统治者皇权的象征,玺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成为了传国玉玺。以后,谁得到了这枚和氏璧,谁就在登上皇权的理由上顺理成章、名正言顺。

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献上传国玉玺,刘邦从此随身佩戴,并“代代相受”,成为“汉传国玺。”

西汉末年,王莽篡政。王莽的谋士王舜向太后索要传国玉玺,太后把国玺扔在地上,传国玉玺被摔坏了,缺去了一角。后虽然经过玉石匠人用黄金代替修补好了,但是,毕竟“破镜难圆”,还是无法做到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了不可复原的瑕疵。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这枚饱经风霜的传国玉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据史料记载,这枚传国玉玺分别经过王宪、更始、刘盆子、光武帝刘秀、三国时江东孙坚、袁术、曹操等人,直到晋朝司马炎统一魏蜀吴三国才算安定了下来。

公元311年,王弥攻入洛阳,俘晋怀帝并得传国玺。但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刘聪,并不懂得传国玺的意义。

公元328年到公元558年,传国玉玺归入陈武帝,国玺又经历数朝数人之手。

隋朝末年,萧后携皇孙政道带着这枚传国玉玺,跑到了突厥。

唐朝贞观四年,大将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皇孙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玉玺回到了李唐王朝。

公元920年,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废帝李从珂与曹太后、刘皇后携带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

石敬瑭攻陷洛阳,李从珂自杀。但石敬瑭占领洛阳后,并没有找到传国玉玺。从发现和氏璧开始,传至唐末,一共经历了一千六百余年。传国玉玺从此失踪,不知下落,成为千古疑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