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据说是秦朝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用和氏璧雕刻而成,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以作为“皇权天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传国玉玺是历代正统皇帝的凭证,秦朝灭亡后,历代帝王皆以此为国之重器,得为“受命于天”,失则为“气数已尽”,如果当上了皇帝却无此凭证,则会被人认为“得位不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了秦王朝,他认为自己文治武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将之前卞和发现的和氏玉璧进行重新雕琢成玉玺的样式,并且让丞相李斯在上面雕上了“受命於天,既寿永昌”8个字,后由一代制玉大师孙寿完成。秦灭亡之际,传国玉玺被子婴交给了刘邦,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玉玺到了王氏手里。公元23年,王莽新朝覆灭,传国玉玺辗转几经易手到了汉光武帝刘秀手里。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相互交叉进行,后董卓独揽大权被18路诸侯讨伐,先锋官孙坚攻入洛阳后,在枯井中发现了传国玉玺。孙坚死后,孙策认为这是不祥之物,将他交给袁术换来了兵马和自由,袁术狂妄自大登位称帝被曹操所得,后权臣司马家族篡位建立西晋后,传国玉玺几经辗转基本一直在司马家族手中,公元589年后,玉玺经由隋朝统治者易手到唐太宗李世民手中,直到唐朝末年,玉玺在后唐废帝手中不知下落,一直到宋哲宗的时候传国玉玺才重现天下,这个时候的玉玺,已经无法判断真伪,1126年北宋灭亡,玉玺被金人掳走后下落不明,100年后蒙古灭金后,传国玉玺惊现大都,被崔彧找到后给了铁穆耳。
展开全文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寻回玉玺,多次和元朝交战,但始终没成功,到了清朝,有人说皇太极在塞外得到了传国玉玺,而故宫交泰殿中的39块玉玺中也确实有一块上面镌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乾隆皇帝认为,这块玉玺和史料记载有出入,应该是仿制的,此后,传国玉玺终于销声匿迹,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有趣的是,和氏璧是环状的,传国玉玺是四四方方的,这是为什么呢?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和氏璧就有属于他的伯乐——卞和,卞和在楚国荆山发现和氏璧,一眼就认定这是一块稀世宝玉,他认为这么好的玉应当献给自己的王,可是楚厉王不识货,他看了许久认为这就是一块破石头,大怒之下砍掉了卞和的左膝盖骨;等下一任楚武王登基后,卞和再次拿着和氏璧献宝,可惜又一个不识货的,把卞和的右膝盖骨也给砍掉了。
可怜的卞和每天在荆山山脚下哭泣,眼泪哭完后血都从眼眶出来了,后继任的文王听说后,派人问他为何哭泣,卞和说不是为了自己的遭遇哭泣,而是因为真正的宝玉无人认识,他感到十分遗憾,文王很是感慨,他相信卞和,等切开石头后发现这果然是一块宝玉。
后这块宝玉几经辗转,从楚国到了赵国,又完璧归赵回到了赵国,最后了无音讯。但有一点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和氏璧最后落到了秦始皇的手里。早期的和氏璧没有记录到底是什么样子,大概率其实就是一块石头。
在《尔雅·释器》也记载了,和氏璧应该是一块未经雕琢璞玉,但它的中间有孔,所以看起来像个环形。其实,当初楚国人发现它时,只是将它稍加打磨,去掉了外表包裹的石头,并未精心雕琢。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和氏璧才被他用来雕刻成了一块方方正正的玉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