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如何得到和氏璧的?和氏璧是什么玉_和氏璧_玉玺_史记

本文目录

  • 始皇帝如何得到和氏璧的
  • 和氏璧是什么玉
  • 和氏璧打造的传国玉玺源自司马迁史记,你们信吗
  • 常说传国玉玺,最出名和氏璧了,到底是一个还是每朝不一样呢

始皇帝如何得到和氏璧的

和氏壁是天下宝玉,楚人汴和发现献给楚王,后来被赵惠文王得到。和氏壁曾两次入秦,第一次是在秦昭襄王时期,第二次是在秦始皇时斯,至于说秦始皇如何得到和氏壁,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相传楚人汴和在楚山上得到一块美丽宝玉献给楚厉王,楚厉王让琢玉的工匠鉴别真假。工匠说是石头,楚厉王认为汴和说谎命武士砍掉汴和左脚。楚武王继位后,汴和又去献宝玉。武王让琢玉的工匠再次鉴定真伪,工匠回答说;“是一块石头。”楚武王也认为汴和在说谎,叫武士砍掉汴和右脚。楚文王继位时,汴和报着宝玉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楚文王听说后派人去问个究竟。使者说:“天下被剁脚的人多了,你为何这么伤心呢?”汴和说:“我不是因为剁脚哭泣,而是因为把宝玉当做石头,善良的话当做谎人哭泣!“楚文王立刻叫人把宝玉剖开得到和氏璧。后来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这件事,派出使者到赵国说是秦国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换赵国的和氏璧。赵惠文王和群臣讨论认为秦国是虎狼国家,只想要和氏璧,而不可能真心拿十五座城池换。如果拒绝,秦国又有了出兵的借口。蔺相如请求亲自带和氏璧到秦国,好见机行事。在秦庭上,秦昭襄王拿着和氏璧爱不释手,还传给群臣看,丝毫不提拿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的事儿。蔺相如上前一步说:“和氏璧有个小瑕疵,请让我指示给大王看。″蔺相如拿过和氏璧举过头顶说:“长王派使者到赵国说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壁,赵王和群臣认为秦国不可信,我认为普通百姓还要讲信用,更何匡大王做为一国之君呢?可今天大王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如果大王要抢夺,我就把它摔碎了。”蔺相如假装要摔了,秦昭襄王赶忙制止,叫人拿来地图,用手指着某处到某处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蔺相如知道秦国并不是真心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就说:“和氏璧足天下至宝,和氏璧送给秦国之前,赵惠文王戒斋五日,举行隆重仪式。希望大王也要斋戒五日,在秦庭上举行隆重的交接仪式。秦昭襄王只得把蔺相如送回馆舍。当天晚上,蔺相如派专人带着和氏璧从小路回到赵国。五日之后秦昭襄王知道了事情真相也无可耐何,派兵攻赵未必能胜,杀蔺相如出气等于同赵国交恶,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这就是完壁归赵的故事。秦始皇如何得到和氏璧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公元前228年秦军攻占赵国都城邯郸俘赵王迁,公元前222年,秦军俘赵王嘉,在这期间和氏璧流入秦国。秦相李斯把和氏璧做成玉玺,上刻八个篆字“受命于天,继世永昌“。从此玉玺成为以后历代皇帝的传国玉玺。秦朝末年刘邦兵进咸阳,子婴把传国玉玺献给刘邦。王莽串汉时向他的女儿索要,王皇后把玉玺扔到地上摔掉一个角,王莽叫人用黄金镶上叫“金镶印。东汉末年董卓之乱,孙坚得到玉玺,后来孙策用玉玺从袁术那里换三千兵扫平江东。袁术称帝失败后,玉玺重新归汉。曹丕建魏后命人在玉玺肩部刻上隶书“大魏受汉传国玺。”晋国建立后玉玺成晋武帝司马炎掌中之物。前赵皇帝俘虏晋怀帝司马炽得到传国玉玺。后赵皇帝灭前赵得到传国玉玺,命人在玉玺侧面刻上“天命石氏“四个字。冉魏大王冉闵得到玉玺后为取得东晋支援,玉玺被骗回东晋。此后玉玺在南朝宋齐梁陈等国流传。589年隋灭陈玉玺归隋朝。隋亡以后,萧皇后把玉玺带到北方草原。贞观四年(630年)玉玺才重新回到中原。唐末朱温得到玉玺建立后梁,李存勖得到玉玺建立后唐。公元936年石敬塘和契丹人联合灭后唐,后唐末帝李从珂和妃子拿着玉玺自焚,从此和氏璧做成的传国玉玺用了950多年后消失。

和氏璧是什么玉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史书中关于和氏璧的描述,最早见于春秋时期。

《韩非子·和氏》记载: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人相之,有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为,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果得宝焉,遂命曰“和氏璧”。

这段文字记述了和氏璧的发现、被认可、和命名的由来。

首先,该记载的第一句,明确交代出和氏璧发现的地点、和时间。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这是和氏璧发现的地点,楚国境内(具体楚山是指那座山尚存争议);“奉而献之厉王”表明和氏璧发现于或者不晚于楚厉王时期。

另外,通过“和氏三献”这一艰难过程,我们可以得知和氏璧初时不为人所识,而且是一块有外皮包裹的璞玉。

以上两点,为厘清和氏璧究竟属于哪种玉提供了重要线索。

再看第二段记载。

五代时前蜀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这段文字除了印证了韩非子记载中和氏璧的发现经过,还对和氏璧的外观物理特征做出了描述:“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更进一步提出和氏璧被秦始皇命李斯做成了传国玉玺。

第三个涉及和氏璧的史料,就是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因故事内容众所周知,此处不再罗列。

中国是崇玉之邦,对玉石的利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古今玉石产地百余处,种类繁多,其中最受推崇,使用最广泛的有四种,分贝是岫玉、和田玉、南阳玉(独山玉)、蓝田玉(一说绿松石),被称为“中国传统四大名玉”。

岫玉利用时间最早,主要产地为辽宁;和田玉主产于新疆和田,在原始社会遗址中也有发现,但真正受到重视、被推到“国石”地位则是在汉代之后;顾名思义,南阳玉(独玉)产地在河南南阳;蓝田玉产地在陕西省蓝田县。

那么,和氏璧是否属于这四种玉、是其中哪一种玉呢?我们下面运用排除法,从产地、发现时间和物理特征上对这四种玉进行一下梳理。

楚国疆域

楚人得玉璞于楚山,说明和氏璧发现于楚国境内。春秋时期各诸侯之间战争频仍,楚国的疆域也在不断变化,主要包括湖南、湖北大部,以及部分江苏、安徽、河南、陕南等地区。这里首先就排除掉了仅产于新疆和田、青海等地的和田玉。

岫玉主产地在辽宁岫岩县,此外多地也都有产出,虽然不能排除湖北等地不产岫玉,但岫玉是四大名玉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玉石,作为一国之君的两代楚王和负责玉器方面的专业人士,不可能都认不出最普通的岫玉,所以和氏璧是岫玉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

南阳这个地方在春秋前期属于一个叫鄂国的小国,楚厉王时期被周王室出兵所灭将其领地收归王室,直到楚文王时期才属于楚国,而和氏璧的发现不晚于楚厉王,那么可以肯定,和氏璧也不是南阳玉(独山玉)。

蓝田玉产于陕西蓝田,属于秦国地盘,根据完璧归赵的故事:“秦昭王欲之,请易以十五城”,如果和氏璧是自己家乡的土特产,秦昭王不可能会看得那么重,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所以又排除掉和氏璧是蓝田玉的可能。

最后再看绿松石。绿松石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产于湖北省西部的郧县、竹山县、郧西县等地区,正是湖北的土特产。四大名玉中,也有绿松石一说,作为神奇珍宝,历来受到重视。

绿松石原矿

绿松石是一种含水的铜铝酸盐类矿物,质地细腻柔和,通常不透明到微透明,颜色以蔚蓝、深蓝、湖蓝为上品,也有淡蓝、蓝绿、绿、黄绿、灰绿、粉白等多种颜色。在颜色上,绿松石符合《录异记》描述的“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特征。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称:“传国玉玺色彩青绿而玄,光彩照人。”传国玉玺正是由和氏璧雕琢而成。

而开采出来的绿松石原矿毛料常带有伴生、共生矿等围岩皮壳,也符合璞玉的特点;据产地和颜色现象的描述,相比之下,和氏璧是绿松石的可能性更高。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也认为产自湖北荆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释为绿松石岩,这一观点得到许多宝玉石专家的支持。

但绿松石说也有质疑:作为楚国的特产,绿松石的应用在楚国应该比较常见,即便是由皮壳包裹的璞玉,楚王和玉匠竟然都两次看错,确实令人感到难以信服。

此外,对于“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的描述,也有不同的解释,有地质学家认为这是一种变光现象,因而考证出和氏璧是一种拉长石(月光石)的说法,这种拉长石会随着方向角度的变化,出现绿、白等变色闪光,不经琢磨,那种闪光往往难以发现,这也是和氏璧难被人认识的原因。

据说楚山就是如今湖北省南漳县的荆山,现在荆山上还有一处“卞和洞”,传说卞和就是在该洞现了稀世宝玉和氏璧。南漳县目前也有拉长石产出。拉长石在我国古时应用很少,这也符合物以稀为贵的规律。

拉长石玉玺假想图

遗憾的是,随着传国玉玺的迷失,和氏璧究竟是什么玉,可能像传国玉玺一样成为了永远的历史之谜。

和氏璧打造的传国玉玺源自司马迁史记,你们信吗

谣言。和氏璧肯定没被制成传国玉玺。《史记》里也没有这个说法。司马迁是冤枉的,人家可没胡说。

所谓“和氏璧制成玉玺”这事,全都是杜撰的,不仅古人在瞎编,现代人也在瞎编。

两个原因,使这个谣言不攻自破。

一,和氏璧与传国玉玺根本不是同一颜色。

有人说《史记》里记载和氏璧这个那个——瞎编的。《史记》里对和氏璧的描写并不详细,只提过这个名。

至于什么“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云云,你仔细看《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里,没这句话。也是后人瞎编的。然后,无数人传谣,一个写出来了另一个就抄袭,谁都没看过原文。你想,这堆只会抄袭的家伙能得出什么正确结论?

从真实角度讲,简单说,和氏璧是白的,玉玺是绿的。

因为我国古代的玉文化,瞧不起其他颜色的玉。今天你看出土的春秋战国玉件,并无他色。

《礼记·聘义》里说:君子比德于玉焉……气如白虹,天也。

白玉,能代表天,合“五德”之说。而在秦始皇那时候,正是邹衍“五德始终说”鼎盛的时候,玉璧如果不是白的,根本没人看得上。

更何况,那个记载和氏璧故事的《韩非子》里,在《解老》里说得也很清楚:「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没颜色,那不就是白的吗?

玉玺是绿的。《晋书·舆服志》、《玉玺谱》等记载玉玺“色绿如蓝”。玉玺失踪得比较晚,很多人都看过玉玺实物。

和氏璧与玉玺,根本就不是一个颜色。

二,《史记》没有任何“传国玉玺”的记载,连“玉玺”这个词都没出现过。

《史记》里提到“玺”都不是玉的,那时候的玺,是金玺。

“传国玺”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汉书》里,是王莽篡汉的时候,给天子玺取了这么个名字。

“玉玺”一词,则要到《后汉书》才出现。

《史记》的原文就是这样。

司马迁只是通过玺的效用将之称为王玺、皇帝玺或天子玺。而秦始皇平灭六国后,曾与群臣商议帝号,商议郡县制和文字统一,这些在《史记》里都有记载。如果秦始皇拿和氏璧制玉玺,这么大的事,《史记》还能漏掉?

《史记》里根本什么都没提。

这件事坏菜坏在哪呢?后世之人写的注,误导了太多人。——注释,那玩意它不是原文啊。

问题出在南北朝时。有个家伙叫崔浩,他给玉玺写注,其实就是造谣。写什么呢?“李斯磨和璧作之,汉诸帝世传服之,谓传国玺”。

这是欺负西汉那堆皇帝没法从地里爬起来呀。整个西汉,哪个皇帝听过“传国玺”这个词?看过这玩意什么样啊?《汉书》里一笔都没记载的事,这个崔浩就敢胡说。

有崔浩开创造谣的先河,到了唐代,也就是时隔800年以后,这个人叫张守节,就在《史记》原文上动刀了。

他给补了一句“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个做法可坑死人了。因为张守节写的东西叫《史记正义》,他篡改原文,不仅没“正”,还给搞歪了。后世无数人拿他杜撰的话当原文,信了他的邪,稀里哗啦往坑里掉。张守节,整个一千古罪人。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有了这个千古罪人张守节篡改《史记》原文,后边的谣言就拦不住了。

常说传国玉玺,最出名和氏璧了,到底是一个还是每朝不一样呢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传国玉玺,我们普遍所指的是始皇帝称帝后,秦相李斯令人采用蓝田玉制作的玉玺,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它并不是我们常听到传言采用和氏璧制作而成的,这个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传国玉玺其实就是一种象征意义,表明君权天授,是为正统。从秦流传下来,到后唐,一直随着皇权的更替而传承。后唐时传国玉玺在大火中遗失,至今下落不明。

那后面的朝代没有传国玉玺,怎么办呢?当然就重新刻咯,于是后面的朝代就出现了不同的玉玺,和秦朝的传国玉玺不一样,到是所代表的意义是一样的,一样的象征皇权。

因此个人觉得不用夸大传国玉玺的作用,最终还是实力说话,传国玉玺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证明拥有者名义上的合法性。

我是肥星星,喜欢我记得关注哦,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