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貌似不是高手,燕国太子为什么不找一个燕国的将领当刺客呢?完璧归赵说的是什么故事历史上真有那回事吗_秦国_和氏璧_秦王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九滨  貌似 秦国 和氏璧 秦王

本文目录

  • 荆轲貌似不是高手,燕国太子为什么不找一个燕国的将领当刺客呢
  • 完璧归赵说的是什么故事历史上真有那回事吗
  • 荆轲刺秦时,同去的秦舞阳吓得发抖为什么不安排更勇敢的人做荆轲的副手呢
  • 以下一段话,何解

荆轲貌似不是高手,燕国太子为什么不找一个燕国的将领当刺客呢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其实不是荆轲的水平不行,而是中了嬴政的“阳谋”。至于太子丹为什么不找武功高强的燕国将领当刺客,因为行不通。

燕国的大将不可能是无名之辈,那么派遣有名且武功高强之人显然行不通,秦国不可能不知道。如果只是作为燕国使者,派遣卿大夫级别的文臣就足够了,派遣武功高强的武将是何用意呢?难免会被秦国怀疑,为此做出防备,那么刺杀计划就难以成功。

而刺杀秦王的刺客需要具备几个必要条件:一、武功身手不能是平庸之辈;二、心理承受能力要强,能担当大任;三、完全可以信任;四:能为太子丹所用。只有满足这几点,太子丹才能将刺杀秦王的大事托付给他,但这样的人却不好找。太子丹找了五年,才找到荆轲当刺客,说明荆轲就算不是顶尖高手,也一定不弱。

荆轲刺杀秦王失败,他的水平真的很一般吗?

荆轲刺杀嬴政失败,并不见得就是荆轲的武功水平一般。在笔者看来,荆轲是一位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刺客,就算不是顶尖高手,实力也不会太弱。

首先荆轲的两大爱好,除了读书就是击剑,因此荆轲除了吃饭、睡觉等日常生活之外,其他时间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读书和练习剑术,所谓术业有专攻,荆轲的剑术就算达不到顶尖水平,但也一定不弱。

就比如商鞅给秦国制定的“耕战”国策,自商鞅变法之后,秦人生活中只有两件事:耕田种地、练兵打仗,因此秦国变得富强,军队的战斗力也再不断提高,并且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持长久作战,以及不断扩大的战争规模,可以说是耕战策略成就了秦国的统一大业。

同理,荆轲练习了半生剑术,在剑术上的高度即使算不上一流,也不可能是平庸之辈。并且荆轲的能力也得到了燕国勇士田光的认可,田光认为只有荆轲才能担负太子丹的使命,于是将荆轲推荐给了太子丹,因此荆轲的武力是可以得到肯定的。

其次荆轲不仅在剑术上有一定的造诣,还善于谋划,接近秦王的计策便是出自荆轲之手。荆轲认为只有拿出让秦王相信的东西,才能接近秦王,完成计划。于是荆轲用秦国叛将樊於期的首级和燕国最富庶的督亢之地的地图,得到了嬴政的召见,可见荆轲足智多谋。

《史记》记载:“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悃。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取武阳所持地图。”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除了智勇双全之外,荆轲还具备很多优点。当嬴政在咸阳宫召见正使荆轲和副使秦舞阳时,秦舞阳走到大殿台阶前时,却脸色突变,害怕到发抖。要知道秦舞阳年仅13岁时就杀过人,但他对于刺杀秦王这等大事却露了怯,致使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感到怀疑。

反观荆轲却很从容冷静,先是回头朝秦舞阳笑了笑,大概是让他不要害怕,接着便向秦王政谢罪,称嬴政为天子,承认自己一方是秦国的属国,蛮夷之地的粗野人没有见过天子,所以害怕、心惊胆颤。得到嬴政宽容后,荆轲又不慌不忙地献上地图,待图穷匕见时,继续刺杀秦王。

以此可见,荆轲确实是一个优秀的刺客,不仅智勇双全,还具备很多优点,心理承受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都很强,在面对突发情况,还能做到临危不乱,从容冷静的解决问题,接着继续完成刺杀秦王的任务。如果换做是一般人,恐怕当时就慌了,能不能应付都是一个未知数!

那么荆轲为什么还会刺杀失败呢?可能是中了嬴政的阳谋

按照上述对荆轲能力的分析,荆轲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刺客,对于刺杀秦王嬴政的计划,不敢说是十拿九稳,起码成功的可能性很高。连秦舞阳造成的突发情况,荆轲都能从容冷静地解决,为何荆轲最终还会失败呢?

虽然在《史记》中的记载表示:在图穷匕见时,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则用匕首直刺,但被嬴政抽身跳起躲过,随后荆轲追,嬴政绕着柱子奔跑,文武百官则是吓得发呆,最终嬴政拔出宝剑,砍断荆轲的左腿,之后刺伤荆轲八处,被冲上来的侍卫杀死。

但在笔者看来,《史记》也不一定是一部完全公正的史书,太史公司马迁编撰《史记》时,有时也可能会存在一些偏见,用主观思想来进行描写,就拿荆轲刺秦王这段就有些不符合正常逻辑。

首先荆轲刺杀秦王时,就在嬴政的身边,还抓着嬴政的衣袖,在这么近的距离下,就算没有刺中要害,刺偏了也行,却还能被嬴政躲开,这是不是有些夸张!其次嬴政躲开后,荆轲作为一名优秀的剑客,竟然没有追上整天忙碌政务的秦王,还被嬴政拔出剑砍伤。

最后荆轲刺杀秦王时,大殿上的文武百官被吓得发呆,都失去常态,这显然也不符合逻辑。要说文臣被吓得呆住了还比较符合,武将竟然也被吓呆,在战国时期,可以说就属秦国发动的战争最多,秦国的武将大多也是久经沙场之人,尸横遍野的战场都没被吓住,反而此时却吓住了。

再退一步讲,就算一部分武将也被吓住,难道众多武将之中就没有一个有勇气、有血性者敢上前救驾,与荆轲拼杀吗?救驾可是大功一件,之后升官拜爵可以说是板上钉钉,而且秦国的爵位可以父死子继,此时如果因护驾身亡,得到的爵位可能会更高。

但荆轲最后却是被秦王嬴政亲自制服的,这是想告诉我们,嬴政的剑术功夫比荆轲还要高吗?体力也比整日练剑的荆轲还要好吗?显然是不怎么符合常理,那么荆轲会什么会失败,事情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可能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的计划,已经提前被嬴政得知,于是嬴政和重要大臣商议了一番,在荆轲刺秦王的计划上,设计了一个更大的阳谋:师出有名。

秦国虽然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山东六国中任何一国都不是秦国的对手,但在先秦时代,只要出兵征伐他国就必须要“师出有名”,即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

秦灭六国之战时,秦国出兵攻打各国都有一定的理由,而出兵的理由,不是莫须有,就是秦国间接造成的。比如在公元前236年,秦国攻打赵国的理由,就是秦国刻意制造,秦国用间谍在燕国和赵国进行调拨活动,为此激起燕赵两国战争,于是嬴政打着援助燕国的借口,下令让王翦率军进攻赵国。

攻打齐国的理由也是秦国刻意制造,说齐王采用齐相后胜的计谋,断绝了和秦国的往来,这是齐国想要作乱,于是嬴政出兵平定了齐国。但后胜虽是齐国宰相,但早已被秦国用重金收买,齐王也是在后胜的劝说下才没有援助各诸侯国,眼看着各国被秦国各个击破。

攻打韩国的理由更绝,完全属于莫须有,因为韩国本就是六国中的弱小之国,秦国对韩国的监视,没有像对待齐、楚那样的大国严格,加上韩王之前就已经交出了印玺,成为秦国的藩臣,秦国实在找不出什么像样的理由,于是秦国翻起了旧账,说韩国违背约定,与各国合纵反叛过秦国。

出兵攻打魏国的理由,也是同韩国一样,于是秦国出兵灭了魏国。这理由找得还能再说什么呢?这和岳飞的莫须有罪名又有什么区别呢!而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之前,韩国已经灭国,赵国都城邯郸刚被秦军攻占不久,当时的秦国可以说正愁没有目标,以及出兵的理由。

恰好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入秦刺杀秦王,而这个消息则被秦国安插在燕国的眼线得知送回,于是嬴政将计就计,在荆轲刺秦的计划上设计了一个阳谋,毕竟有什么理由,能比刺杀秦王这个理由更加正当呢!秦国因此出兵攻灭燕国也是理所应当,天下人也不能说什么。

《史记》记载:“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有三个疑点可以作为依据:一、嬴政采用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九宾之礼(以前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接见了作为燕国使者的正使荆轲和副使秦舞阳,这显然是过于隆重了。荆轲在刺杀秦王之前只是一个四处漫游之人,说的好听点是游侠,而秦舞阳还只是一个小孩。

两人既不是燕国的王族,也不是燕国的大臣,在此之前都属于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嬴政根本就没必要用最为隆重的九宾仪式接待二人,即便是荆轲献上了樊於期首级和督亢地图,那么嬴政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嬴政就是想大肆宣传,以此告诉天下“我用最隆重的外交礼仪接待了燕国使者,表明秦国对燕国的态度和诚意,而燕国使者却要刺杀我,想要置我于死地,既然燕国先不仁,那就别怪我不义!”

二、太子丹毕竟只是燕国的太子,虽然身份尊贵,但他还不是燕王,如果没有燕王的默许,太子丹如何做主将燕国最富庶的督亢之地献给秦国。而秦国在统一战争开始之前,就已经在各国安插了很多间谍,以及用重金收买了各国一批权臣,燕王和燕国权臣都是秦国的重点照顾对象。

因此,可能荆轲还没有到秦国之前,嬴政就已经得知了消息,本可以避免荆轲刺秦王的事情发生,但嬴政不想浪费了这个大好理由,于是在荆轲刺秦的计划设计了一个阳谋,隆重的接待了燕国使者荆轲,借此出兵攻灭燕国。

三、荆轲刺杀秦王嬴政时,嬴政不仅毫发不伤,还砍伤了荆轲。如果嬴政没有提前得知荆轲的目的,如何能解释荆轲都已经在嬴政身前了,以荆轲的身手,竟然还会失手。虽然《史记》中记载,是嬴政先砍伤制服了荆轲,后被侍卫杀死,但真实的情况可能并不是如此。

嬴政提前得知了燕国太子和荆轲的计划,于是在咸阳宫接见荆轲时,事先做好了安排,比如将武功高强的护卫埋伏在大殿附近,或是让他们扮作嬴政身边的侍从,在荆轲准备动手时,这些护卫立马上前制服了荆轲,嬴政为了表示被刺杀的愤怒,于是用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接着又连续多次刺伤荆轲。

这样嬴政的安全可以得到解决,同时攻打燕国的理由也有了,之后嬴政下令,将荆轲刺秦王的经过稍微改动传播,反正文武百官都是秦国的大臣,于是荆轲刺杀秦王的经过便成为史料中的那般记载。

燕国太子丹为什么不找武功高强的燕国大将做刺客呢?

一是没必要,二是太子丹也请不动这些人。首先让武功高强的燕国将领,或是大将当刺客,失败的可能很大,虽然这些人的武力水平没问题,同样这些人在燕国也不会是无名之辈,那么也就会成为各国重点关注对象,尤其是对于想统一天下的秦国。

如果让武功高强的将领作为燕国使臣入秦,那么必然会被秦国怀疑,两国只是外交,又不是打仗,派遣卿大夫级别的文臣做使者即可,如果为表示对秦国的重视,可以派遣燕国的国相前往,或者燕王亲自前往,根本没有必要让武功高强的大将前往,这不是明摆着让秦国怀疑入秦的目的吗!

想来太子丹也不可能想不到这点,其次太子丹不是燕王,指挥不动燕国的大将,何况刺杀秦王这种事情,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刺客最后的结果注定了会死,如果让这些将领放着将军不做,让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刺客,显然有些不现实。

而且以燕国的实力肯定是打不过秦国的,如果去刺杀秦王,不仅他们本人会死,还会连累他们的家人,可能其中一些将领已经收了秦国的贿赂,和赵国的郭开、齐国的后胜一样被秦国收买,或是已经开始考虑得失,谋划后路。因此,燕国的将领并不适合做刺杀秦王的刺客。

结语:

刺杀秦王这等惊天之举,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托付的,太子丹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中,找到一个武功高强,且名声不显的人做刺客,还要值得信任,于是游历到燕国的荆轲成为刺客的最好人选,荆轲喜好击剑,为人又慷慨侠义,可以说基本上满足刺杀秦王的一切要求,但事不与愿违,太子丹的计划不仅以失败结束,还给了秦国出兵攻打燕国的借口。


文/历史紫陌阁

回味更多历史,下期更精彩。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完璧归赵说的是什么故事历史上真有那回事吗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能够完全理清这个故事前因后果者,恐怕少之又少,例如曾为楚国镇国之宝的“和氏璧”是如何流落赵国的?又如秦昭襄王为何非要将“和氏璧”弄到手?再如既然已经“完璧归赵”,“和氏璧”为何最终还是落到了秦国手中?今天,我们就从头到尾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

曾为楚国镇国之宝的“和氏璧”,为何会落入赵惠文王手中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拥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战国策》中便有“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的记载,其中“和璞”指的便是和氏璧,那么“和氏璧”作为楚国的镇国之宝,又是如何落入赵惠文王之手的呢?

目前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根据书中记载。“和氏璧”是由春秋时期,楚国一个叫做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中无意得来,传说著名的“卞和洞”便是当初发现“和氏璧”的地方。

发现“和氏璧”后,卞和曾先后向楚厉王和楚武王献宝,但却均被玉工认为只是普通石头,结果反倒导致卞和被砍去了左右脚,直到楚武王薨逝、楚文王即位,这才命人剖开璞玉,这才使得这块稀世之玉面世,遂被命名为“和氏璧”,并将其作为楚国的镇国之宝。

“和氏璧”历经长期传承,到了楚怀王时期,楚国为了在战国中期争霸,欲废魏太子嗣,送回流亡在楚的魏公子,为此令尹昭阳于楚怀王六年(前323年)率兵攻打魏国,夺取襄陵等八邑,史称“楚魏襄陵之战”,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为此,楚怀王将镇国之宝“和氏璧”赐予昭阳

一次,昭阳设宴招待门客之时,将“和氏璧”取出供门客欣赏,却有宾客趁机起哄扰乱宴会,趁乱偷走了“和氏璧”。当时参加宴会的张仪,还被昭阳门客诬陷为盗贼,惨遭了一顿严刑拷打。而张仪在成为秦国相国后,也曾为此对楚国进行报复,而和氏璧也就此下落不明。

五十多年后,赵国太监缪贤偶以500金购得和氏璧,后被赵惠文王得知,遂将和氏璧纳入宫中。至此,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传承,曾被作为楚国镇国之宝的“和氏璧”,就此落入了赵国手中

“和氏璧”无非一块美玉罢了,秦昭襄王为何非要不可

到战国后期,随着魏、楚、齐三国的先后衰败,自“商鞅变法”以来,历经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三代君王治理,再加上对列国的不断蚕食,秦国已经逐渐成独霸之势。

而纵观东方六国,魏国早已衰败,齐国则因“五国伐齐”而实力大损,楚国也因在秦国的不断打压下国势日衰,对秦国几无抵抗之力。唯独赵国在“胡服骑射”后,内有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名相良将,国力得以稳步提升;外则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再加上赵国民风彪悍,使得赵国迅速成长为了秦国的新对手。

对于秦国来说,赵国乃是其一统天下的最后障碍;而对于赵国来说,秦国则是其称霸列国的最大对手。因此,秦赵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相互之间不断试探,赵武灵王使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秦昭襄王对赵武灵王极为忌惮

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出兵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二城,攻破齐都临淄,齐国仅余莒、即墨两城苦苦坚守,秦国一统天下的对手便又少了一个。解决了齐国之后,相对于暮气昭昭的楚国,秦昭襄王便将目光重新聚焦在了赵国身上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1年),秦昭襄王得知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便派使者送信给对方,表示愿意用十五城来换取和氏璧。赵武灵王于是找来大臣商议对策,宦者令缪贤便向赵武灵王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

“和氏璧”价值固然较高,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块美玉罢了,对于秦昭襄王这样的雄主来说,他为何要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呢?其实这恰恰说明了秦昭襄王的政治眼光,齐国衰落以后,他已经准确的预感到,秦赵两强之间必有一战,此时赵武灵王已经去世,而这位新赵王昭襄王则不太了解,因而不论是换取“和氏璧”,还是此后的“渑池相会”,皆为秦昭襄王的试探之举

蔺相如巧妙周旋“完璧归赵”,秦昭襄王打消攻赵念头

在缪贤的推荐下,赵惠文王最终决定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秦昭襄王则在张太公接见了蔺相如,见到蔺相如奉上的和氏璧后,秦昭襄王极为高兴,便将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

蔺相如见秦昭襄王根本没有交付十五城的意思,便上前说道,“和氏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昭襄王闻言,便将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却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对秦昭襄王怒道,“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这才将其讨回。大王要是逼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秦昭襄王怕其撞碎和氏璧,只好婉言道歉,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向蔺相如指出将要交付的十五座城池。蔺相如看出秦昭襄王不过是敷衍之词,便言称赵王在送璧的时候曾斋戒五天,要求秦昭襄王也要斋戒五天,并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这才愿意献上和氏璧。

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

等到秦昭襄王斋戒五天,又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再次请出蔺相如,蔺相如却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皆无诚信,因此自己已经让人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并要求秦昭襄王先将城池交割,赵国倒是必将和氏璧奉上。

秦庄襄王见状,苦笑不已,有人建议将蔺相如治罪,秦昭襄王却表示不必了,即使处罚了蔺相如也会不再得到和氏璧,反而会影响秦赵的关系,反倒不如将其好好招待一番,将其送回赵国。

综上,这便是“完璧归赵”的完整故事。“和氏璧”本是楚国镇国之宝,却因令尹昭阳的疏忽而被盗至赵国,进而又变成了秦赵博弈的“工具”。

正是由于蔺相如的巧妙机变,不仅使得“和氏璧”完好无损的返回赵国,而且使得秦昭襄王打消了攻打赵国的心思,转而将攻击的目标放在了楚国身上,于是便有了之后的“鄢郢之战”,而秦赵之间的再一次博弈,则是在楚国彻底衰弱之后,并由此引发了“阏与之战”。

至于和氏璧最终是否落入秦国,秦始皇的“传国玉玺”是否为和氏璧所雕刻而成,目前尚有争议。

荆轲刺秦时,同去的秦舞阳吓得发抖为什么不安排更勇敢的人做荆轲的副手呢

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看看秦舞阳是一个什么人,背景是什么。根据《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记载,秦舞阳是燕国的勇士,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十三岁的时候,曾经杀过人,所以人们都很怕他。而且,秦舞阳的祖上还是曾经为燕国作战的将军。燕国地点在现在北京这一块,所以燕国要经常面对北方胡人的侵扰,因此经常要对外作战。

所以,秦舞阳的爷爷曾经大败胡人。由此可见,秦舞阳应该是出身在一个武将世家,有很好的武功。而且,他小的时候杀人,没有被判刑,也应该是有贵族身份的人。因此,荆轲和太子丹选择秦舞阳应该是不二人选,既会武功,又是贵族。在刺杀的时候,既可以给荆轲做帮手,他的身份也会让秦始皇相信他们觐见贡献燕国土地是真心实意的。

电影《荆轲刺秦王》里面的秦舞阳

那么,当他见到秦始皇之后,为什么会骤然变色呢?这就要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根据史料的记载,秦始皇这个人长得很凶狠,什么有马鞍一样的鼻子,老虎一样的嘴等等,虽然现在有人认为,这是汉朝人对秦始皇身材的造谣,但是秦始皇非常有威仪应该是真的。而且,根据现代学者的推测,秦始皇的身高应该有1米9。在古代如此高的人,真的是非常少见。不然,后来刘邦在见到秦始皇的车驾和秦始皇本人之后,也不会发出“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感叹。

此外,秦朝当时作为一个强国,而且引严苛的法律而闻名,让其它六国的人人人胆寒,谈秦色变。这本身也给觐见秦始皇的人,带来了心理压力。本来,秦舞阳和荆轲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刺杀秦始皇。或许秦舞阳之所以参加此次行动,只是被义气所鼓舞,或者因为一腔热血而参加的。可是,当真的意识到自己死到临头,心里那种热血就会瞬间退场,开始惧怕

我们看电视也可以发现,很多杀人犯,本来在杀人之前就已经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当他们被抓住之后,接受采访,很多人甚至都是面带微笑。可是,当法庭宣判这个人判处死刑且立即执行,很多人就瞬间会瘫软在地,甚至放声大哭。这其实就是说明,这些人的本性是不想死,只是自己心理不断暗示或者强压住这种感觉,但一旦到了要死的那一刻,往往就无法压住自己的本性,由此导致崩溃。秦舞阳应该也算是这样的一种人。

以下一段话,何解

原文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本段译文 君子说:道行最高的人不限于担任一种官职;懂得大道理的人不局限于一定的用处;最讲诚信的人不必靠立约来约束;天有四时而不只有一季。能懂得这四种道理,就能立志于根本。夏商周三代君王祭祀山河而后祭海,因为河是水的来源,海是河的汇集处。这就叫做致力于根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