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成语出处
来源典籍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他见秦王没有诚意,可玉已经在秦王手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成语典故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昭襄王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说:“和氏璧已被我派人送回赵国,您先把十五座城交给赵国,不然休想得到和氏璧。”秦王想攻打赵国,但又没有什么好处,想挟持蔺相如,但又想蔺相如机智勇敢,不怕死,于是无奈地放了他回赵国。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的主角是谁
完璧归赵的故事中,除了蔺相如这个主人公之外,还有声称欲拿十五座来交换氏璧的秦昭襄王,以及唯恐秦王只是为了骗取宝玉,并无真心以城池交换之意的赵惠文王。我们都知道秦王在看到宝玉之后,绝口不提换城之事,当时秦国势力强大,他想要白白得到和氏璧,并不会真的割城换之,那么这样一位精明的秦王在历史上是怎样的人物呢?秦昭襄王,战国年间的秦国君主,也称秦昭王,其父是秦惠文王,是秦武王同父异母的弟弟。
秦昭襄王早年间曾经是燕国的人质,与前307年武王去世以后,与弟弟争夺皇位得以登基,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秦昭襄王掌权时,经过不断向外扩张,壮大秦国实力,其中最出名的要属其晚年爆发的长平战役,决定了秦赵两国的命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昭襄王在位初年,由母亲宣太后执政,即芈八子,历史上第一位太后,此时由宣太后弟弟魏冉担任宰相一职,外戚当朝,权倾朝野。在此期间,白起作为秦国大将,依次战胜多个诸侯国,夺得魏、楚多地。后来,秦昭襄王长大以后,采纳范雎的意见,夺回政权,赐范雎为宰相,在对外扩张上改为远交近攻的政策。此时秦昭襄王手下有不少良将,长平一战战胜赵国后,于前256年歼灭西周公国,为秦国赢得统一战争的胜利奠定了一定基础。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享年75岁。
历史上著名的经典故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蔺相如,讲述的是他作为使者出任秦国,利用自己的才智,将珍贵的和氏璧从觊觎宝玉已久的秦王手中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都城邯郸的故事。
战国年间,赵王得到了一块原是楚国丢失的宝玉即和氏璧,秦王听闻后,遂送信表示自己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和氏璧。赵王看了信以后十分不安,他认为秦王不会这么大方,无非是想骗走宝玉罢了,可是又不敢违抗,于是不知所措。此时,赵王手下的一员大臣,蔺相如主动请命由他带着和氏璧面会秦王,表示他能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愿以城池交换,一定可以将该宝玉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赵王深知其才智与为人,就应允了。
完璧归赵
蔺相如来到秦国后,将和氏璧奉上,秦王爱不释手,还传给群臣、爱妃们一一观看,唯独不提城池之事。蔺相如站在一边等了很久,见秦王并无交换诚意,也无归还宝玉之意。于是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十分珍贵,但是有一处瑕疵,让我来指给你看。”秦王一听十分紧张,立马将该玉交到蔺相如手上,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到和氏璧之后,后退几步,靠在柱子上,说:“当初大王承诺愿意以十五座城池来换,赵国大臣都说秦王不可信,我却不认同,认为秦王作为堂堂大国君主,岂能言而无信。因此我执意劝赵王将和氏璧交于我带来秦国。谁知您丝毫没有换城之意,如果大王只是想强取此玉,我愿与此玉一同撞碎在这柱子上。”秦王听闻,连连阻拦,声称愿意割城交换,而蔺相如看出了秦王并无真心,于是假借令其斋戒五日之名,偷偷将和氏璧运回赵国,直到交换仪式当日,秦王才发现和氏璧已经回到了赵国,却也已经无济于事了。
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原本是由楚文王所有的楚国国宝,在楚国君主手中世世代代传承了三四百年。后来,诸侯争霸,谁都想把这块宝玉据为己有,而完璧归赵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战国末年,七雄争霸,即秦韩赵魏楚燕齐,加上名义上的中山与周王室,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已经成为了那个年代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
完璧归赵的故事简介,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见秦王没有诚意,便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成语出处
来源典籍
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蔺相如受命带宝玉去秦国换15座城池,他见秦王没有诚意,可玉已经在秦王手里,他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成语典故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对赵王说,自己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要是不答应他的请求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是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们商量,但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这件事,便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既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爱不释手。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妃子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十五座城池换取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只见蔺相如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虽然看着挺好,可是有一点小瑕疵,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和氏璧”有瑕疵,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让他指出来。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体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没想到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诚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一块儿撞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面对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昭襄王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撞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赵王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赠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这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本不想这样做,但见蔺相如态度坚决,只得无奈地说:“好!就这么办吧!”说完,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说:“和氏璧已被我派人送回赵国,您先把十五座城交给赵国,不然休想得到和氏璧。”秦王想攻打赵国,但又没有什么好处,想挟持蔺相如,但又想蔺相如机智勇敢,不怕死,于是无奈地放了他回赵国。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