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烟球,北宋初期创制的散发毒气的球形火器。
毒药烟球,北宋初期创制的散发毒气的球形火器。其外壳用多层纸糊成,内装火药及狼毒、巴豆、草乌头、砒霜等毒物共5斤,尔后用外敷药厚涂密封。使用时,先用烧红的烙锥将球壳烙透,再用抛石机抛射至敌方爆裂,毒气四散。敌军人马嗅之立即中毒,轻者口鼻流血,重者当即死亡。
最早的化学武器记载于宋朝兵书《武经总要》,但是这本兵书只记载了这种十分阴损的武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却对实战效果和经典战例讳莫如深——这很好理解:使用这种武器,有点胜之不武的嫌疑,这种“毒药烟球”简直可以被称为“断子绝孙球”。
按照《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一》的记载,宋朝军工和战术专家提出:如果攻打一个城池,十天半月还没拿下,那就不用拿士兵的性命去填坑了,咱们出狠招!
宋军攻城的狠招是分三步走的:第一步,“备蓬艾、薪草万束”,干草在内,湿草在外,在敌城的上风头放火沤烟,就像咱们熏蚊子和老鼠一样。
当守城敌军被熏得涕泪横流的时候,宋军顶着防止敌人射箭投石的“皮笆、傍牌”前进,放出第二招——扔烟雾弹:“烟球球内用火药三斤,外傅黄蒿一重,约重一斤”。
在烟雾弹掩护下,第三招杀手锏上场——“其气熏人,则口鼻血出”的毒药烟球“以炮放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