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出土一“画像”,孔子的真实形象曝光,原来孔子长这样_孔子_墓葬_史记

清代以前没有照相机,后人只能通过文字对古代先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大圣人孔子的形象,则一直处于讨论的漩涡中心。《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孔子的前额很高,所以取名为丘,没人能想到,一代圣人的名字竟取得如此草率。另外,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孔子的长相也与俊美沾不上边,这并不是信口雌黄,因为书上有真实记载。

不过,在讨论这些证据之前,笔者还是要先提一下孔子的画像。众所周知,孔子的尊容已经传遍了各个角落,他的胡子和眉毛很长,两颗板牙之间的缝隙很大,当然了,这也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因为他脸上的皱纹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看上去,孔子就像是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他身材微胖,眼神慈祥,透露着儒雅、智慧的气息。但实际上,历史上真正的孔子却不是这幅样貌,关于这一点,从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屏风画像上,便能得到佐证。

海昏侯刘贺,西汉的第九位皇帝,与爷爷汉武帝相比,他算得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昏君。刘贺即位之后,仅当了27天的皇帝就被赶了下去,他自私自利,荒淫无度,不能很好地治理国家,让他当一个只知吃喝玩乐的侯爷,也是天下苍生之福。公元前59年,刘贺去世,因他身份尊贵,墓葬规模庞大,陪葬品奢华无比,所以引起了盗墓贼的窥测。

展开全文

2016年3月2日,刘贺的墓葬在江西南昌被发现,历经2000余年,他的墓葬几乎没有任何损伤,虽说外部留有一些被盗痕迹,但盗墓贼显然没有得手。后来,专家找到了海昏侯墓免于盗掘的原因:公元318年,豫章郡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海昏县被鄱阳湖所淹没,而处于其中的海昏侯墓,自然也就充满水。在绝氧环境下,微生物无法生长,盗墓贼也不具备水下盗墓的条件,所以这墓中之物也就保留了下来。

在出土的陪葬品中,有一件破旧的漆器屏风,上面画着2个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他的弟子颜回。这个发现不可谓不惊人,因为在此之前,世上根本没有孔子的真实画像,而且屏风上的孔子,显然与那个“宽厚长者”的传统形象截然不同,实际上,孔子的身材十分高大,《史记》中有言:“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按照当时来看,孔子妥妥超过了1米9,在那个平均身高1米6的古代,他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认出来。

另外,孔子是山东人,山东大汉的身材相信笔者不用多说,大家心里都有数。当然了,孔子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吕氏春秋》中记载:“孔子之劲,举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孔子身体极好,孔武有力,若不是才华过于显著,也许早就上阵杀敌了。不过,孔子最令人敬畏的,乃是伴其左右的3000弟子。有一年卫国内乱,孔子遭到扣押,弟子公良孺听说后,马上带着5辆战车前来救人: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就这样,孔子被放了,从此以后,再没人敢为难他。所以说,孔子是一个文武双全之人,王阳明曾说过:仲尼有文德,必然修武备。对古代的文化人来说,只有才华为没有武力会被人瞧不起,像孔子这样的人,必然不是易于之辈,他之所以会被塑造成一个文质彬彬的形象,只是文化需要和后人的臆测罢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