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三百年唯一的状元身上,或许可以解开一个千古谜题!_满清_状元_殿试

隋朝为了推行科举制,结果导致亡了国,幸好唐朝还算强势,继续把科举制当作基本国策,让寒门子弟看到了丁点希望。

所以在士农工商依次排序的封建观念里,金榜题名便成了人生三大喜事之一,而中状元,更是喜上加喜。因此,无数读书人前仆后继,只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现在有地区差异,比如北京户口考清华北大,容易得多。但是在古代,殿试“统考”,各州县的机会,应该均等才是。

然而,满清三百年,诺达的四川省,竟然只出了一名状元!

要知道,川蜀多俊彦,却还是出现了这种情况,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或许,这个谜底,可以从四川唯一的状元郎身上解开!

状元郎叫骆成骧,一路过关斩将,第一次入京参加会试,落榜了。然后留京,并当上了八旗子弟的老师,代馆教八旗官学。最后猛然大彻大悟,其殿试的策论,言词中有以下词句:

“殷忧启圣”、“主忧臣辱”、“主辱臣死”。

展开全文

光绪帝看后,拍案而起,钦定第一,骆成骧就这么成了头名状元。

看到没,不是川蜀俊彦不行,而是这“文章功底”不够,不能直指人心!至于原因,那就得从明末说起了。

根据史料,明末乱战,屠川确实存在的。争议的千古谜题在于到底是谁屠的,张献忠还是满清?

当然,所谓的“正史”记载,挥起屠刀的,是张献忠。那么干掉张献忠的满清,为何三百年不见四川读书人对其歌功颂德?

四川跟满清,结下了梁子。纵然四川人口骤减,满清用湖广填四川,但满清忽略了华夏子民的“入乡随俗”。

况且迁徙过去的人口,基本没受过教育,还很有可能是被迫的。那么对满清,自然没有丝毫好感。

大家同气连枝,所以满清录人,慎之又慎,生怕某个家伙,与满清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所以说,满清三百年,四川无状元,这不是文化问题,这是政治问题。

而四川虽无状元,但四川有壮士,足足三百万!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