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金翠莲要钱,郑屠何罪之有?鲁智深凭什么打死他?_鲁智深_经略_的人

史进才找到鲁智深,问他关于师父王进的事,后面就引出了金翠莲父女啼哭、鲁史李三人凑钱帮金翠莲、以及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故事。金翠莲之事,表现出了鲁智深的侠义,也改变了鲁智深的一生。他直接从提辖官,沦落为逃犯。

不过,因为金翠莲身份特殊,所以不少读者对这件事都有疑问。

比如,有人说:金翠莲的确是欠郑屠的钱,她本身似乎也不恨郑屠,郑屠要钱似乎没问题;而鲁智深找郑屠时,郑屠也很礼貌,为何最后鲁智深还是打死了郑屠呢?郑屠到底有没有错呢?

这一系列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我们仔细阅读原著就能发现答案。

第一个问题:金翠莲是否该还钱?

鲁智深和史进吃饭时,听到了金翠莲的哭声。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金翠莲本是艺人,后来被郑屠纳为小妾。没多久,郑屠的正妻(大老婆)把她赶了出来。

但是,金翠莲被赶出来后,还要还钱。还什么钱?典身钱。

展开全文

在水浒中,男子养外宅要签合同,包括时间期限、钱的数目等。类似于今天的包二奶、养情妇,一方是为了玩乐,一方是为了钱财。比如阎婆惜嫁给宋江,其实也只是外宅,阎婆惜想离开时,就问宋江要过文书。金翠莲虽然嫁给郑屠是作为小妾,不过也要钱,也签了合同。据此看来,郑屠和金翠莲,本质还是包养被包养的关系。

因为金翠莲是被赶出来的,没到时间期限。所以,郑屠才要回当初的典身钱。但问题是,当初签合同时,郑屠是“虚钱实契”,合同签了,钱并没有给。

那妇人便道:“……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因见奴家,便使强媒硬保,要奴作妾。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奴家身体。

虚钱实契,意思就是合同是真的,双方也签了。不过,郑屠并没有给钱,或者说他骗了金翠莲,比如许诺过几日给但一直未给。金翠莲身体被白白玩弄,钱却没搞到手,反而因为合同,还得倒找郑屠三千贯钱。这种事儿,谁能忍?何况三千贯也是巨款,金翠莲哪里还得上?

从这一点来看,金翠莲不该还钱,是郑屠欠她钱。郑屠不给钱反而要钱,就是恶霸行为。说金翠莲欠钱,是没看懂这段故事。

第二个问题:郑屠何罪之有?

有人说,这只是金翠莲一面之词,不一定可信。

实际上,从文中来看金翠莲并没有撒谎,她也没必要撒谎,更不敢撒谎。否则,倘若鲁智深找郑屠对质,岂不是穿帮?而且从原著来看,即便鲁智深胖揍郑屠,说他强骗金翠莲时,郑屠也没有为自己反驳,反而说“打得好”。

(鲁智深)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显然,金翠莲没骗鲁智深。郑屠若真是问心无愧,此刻被打,早就该说出来了。而且后面因为扛不住,郑屠开始讨饶,依然没有为自己辩解。

其实,从郑屠的绰号也能看出来他不是什么好人。一个杀猪的屠户,竟然能叫“镇关西”,即便不是狠毒凶恶之徒,也是仗着小种经略相公的权势,狐假虎威。

另外,当鲁智深把肉打在郑屠脸上的时候,郑屠是敢拿着刀来对付鲁智深的。要知道鲁智深可是老种经略相公和小种经略相公罩着的,本身又是提辖官,换普通人早就吓傻了。即便心有怨气,起码不敢公然持刀对峙。

从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的反应来看,他似乎要用左手抓住鲁智深,右手用刀来捅。只是鲁智深先行一步,直接把他踢倒了。

郑屠之所以对鲁智深礼貌,一方面郑屠是畏惧于鲁智深的身份,一方面也是问心有愧。这恰恰说明他有问题,倘若他行得正坐得直,合法做生意,合格做人,根本不必对鲁智深如此,鲁智深也不会因此打他。

综合来看,郑屠是一个骗人财色的人,是一个敢对提辖持刀行凶的人,说他无罪,作者也不能答应。

当然,郑屠罪不至死。鲁智深一开始也没想打死他,只想教训一顿了事。只是他拳重,所以才会打死郑屠。

最后说一些题外话。

很多读者总是认为,金翠莲骗了鲁智深,鲁智深不该听她一面之词,郑屠罪不至死等等。其实从原著都能分析出答案,金翠莲只是弱女子,何苦(敢)骗鲁智深?鲁智深急公好义,亦绝非颠倒黑白之人。

还有人说,纵然郑屠有罪,也应该交给官府处理,鲁智深无权打人。

这么说简直就是强词夺理了,洪七公杀人还自称正义呢,难道读者也要纠结他没权杀恶人吗?官府能管的话,就不会出现郑屠,作者也不必写水浒传了。水浒这段故事,偏离于朝廷、官府之外,主要表现鲁智深路打抱不平的侠义之举,作者也赞美鲁智深的善举。

要站在鲁智深的角度看问题,站在作者角度看名著。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