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入门字谱(毛笔书法字体练习顺序)_行书_王羲之_字帖

本文目录

  • 毛笔书法字体练习顺序
  • 王羲之行书技法,史上最全面整理
  • 初学书法如何选择字帖
  • 行书入门字谱的图书信息

毛笔书法字体练习顺序

从隶书开始吧,初学小篆难以识记,行书对于楷书的功底要求较高……
现在从隶书入手的很多,隶书写的比较好了就可以写篆书……再写的多了 你可能也就对书法有兴趣了,学习楷书 行书 草书
好的视频:田蕴章 你百度下就OK(比较多,成系列,适合初学者从理论技法上都学习
书籍:理论的很多,不做过多要求……
字帖:吉林文史 上海书画 文物出版社的《曹全碑》 适合初学

王羲之行书技法,史上最全面整理

一、用笔

用笔,是指运用毛笔在纸上书写的方法,它是通过起笔、运笔、收笔这三个基本动作来完成的,行书的用笔虽然是在楷书用笔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却比楷书要复杂得多。它既有楷书的点画,又有草书的使转,有转有折,有藏有露,是非常灵活的。

王羲之行书用笔飘逸潇洒,天真遒劲,《书议》称其笔迹道润,独擅一家之美,天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资自然,风神盖代”,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说“观其点曳之工,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可谓推崇备至。

王羲之行书用笔变化十分丰富。以横画而言,起笔有顺锋、逆锋,收笔有上折、下折.以撇画而言,有长有短,有竖有斜;斜撇中又有出锋、回锋之别;回锋中,还有向左、向上之异,至于点,更是或俯或仰,或方或圆,或斜或正,或曲或直,随字赋形,因势变幻、给人眼花缭乱、移步换形的感觉。

学习王羲之行书的用笔需注意的六点:

1.行书起笔的藏锋是在笔和纸相接触的瞬间快速完成的,而露锋有时则是在落笔前的空中进行的,当笔刚一接触到纸,则实际上已进入到运笔阶段。

2.不同笔画的写法要抓住要点,如写横画时,起笔多用露锋,收笔多用出锋。写撇画时,要力到笔尖,短撇要快捷,忌拖泥带水;长撇要慢而匀,忌半途出击,写点时,贵沉着而灵活,虽微如粟米,亦须三过笔,已一拓直下。

3.牵丝引带要自然,王羲之行书中的牵丝引带都是在快节奏的运笔中自然形成的,该引则引,应币测带,不多不少,不枝不蔓,若有意造出一些引带来,则会贻笑大方。

4.要正确运用提按和顿挫。楷书是一笔一画写成的,而行15常常把几个起收笔的笔遁连在一起写,不断地转换着行笔的路线与方向,这就需要在行笔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提按顿挫对笔形进行调整,才能写出髙质量的有质感的线条来。

5.要有节奏感,用笔的速度要有变化,不能匀速,不同的笔画.要有不同的速度。如横画宜慢,而撇画宜快,相同的笔画,也要用不同的速度,同是竖画.悬针宜慢,而垂露宜快,音乐艺术中,有高低疾徐不同的旋律,才能奏出悦耳动听的歌曲;行书的用笔也要有轻重疾徐不同的节奏,才能显示出美感。

6.在运笔时,要把藏与露,顺与逆、疾与涩、转与折、方与圆,中与侧这些互相矛盾的东西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千姿白态的笔法。尤其是在中锋与,这个问题上来不得半点含糊,在初学楷书时,必须·笔笔中锋”,但掌握了中锋用笔的规律以后,学行书则须中侧并用,若仍然“笔笔中锋“.则未免有些单调了。

二、结体

结体,又称“间架”或“结构“,严格地说,阎架指字形的安排,结构指笔画的组合,二者是有区别的,但它们之间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习惯上统称为结.

行书的结体既不同于楷书,也不同于草书。楷书结体偏静,草书结体偏于动,行书结体则“静而挟飞动之势,动而余渊穆之情“,介乎二者之间,别有一番前放。一般说来,楷书静多于动,乃静中有动,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即是:行草动多于静,乃动中有静,如王羲之《频有哀祸帖》即是。

学习行书结体必须有楷书结体的基础,楷法圆熟,溢为行书,才能结字平稳,下笔有法.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流入庸俗一道,因此,有这个基础与没有这个基础,明眼人一看便知,同时,学习行书结体还必须进而掌握草书结体的知识,否则,行书不但灵动不起来,写出的行草还会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学习行书结体要正确处理好“正”与“奇”的关系,首先要从“正“入手,先“正”后“奇”。什么是“正”?正不是四平八稳,状如算子,而是工整端庄,重心平稳,疏密匀称,修短合度,什么是“奇“?奇不是奇形异状,光怪陆离,而是体势欹侧,跌宕起伏、纵逸险绝.仪态万方,孙过庭在《书谱序》中说:初学外布,但求干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他虽然讲的是草书,但对行书也是非常适合的,行书结体一定要从“正”人手、“正”的基础牢固了,再适当地挪动或改变点画的位置与角度,使其产生一种险绝的态势,这也像打乒乓球样,开始每一球都要上桌,最好打在桌子的正中央,熟练了,再长抽短吊、落点刁钻,最好擦边而过,当然、行书结体不能为奇而奇,一定要掌握好“奇”度,做到“险不至崩,危不至失”,纵横奇肆,时出新致,其次要寓奇于正,似奇反正“王羲之行书就是将平正与奇险完美结合的典范。

行书结体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变化,变化是行书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知道变化,也就不知道行书的结体。王羲之说:“若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勿使相同,”其实,对于行书结体来讲,不但相同的字要有所变化、相同的单体、相同的偏旁,乃至相同的笔西,都要千姿听,不能有丝毫的灵同,点画要有藏露,,,偏旁要有轻重?正,单体要有宽窄长短、单字也要有肥瘦大小,从而达到数量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笔笔迥异,字字意殊。

王羲之行书结构谨严,变化无穷,字势遒逸,刚柔兼济、顾盼生姿,浑然天成,被历代书家奉为圭臬。据我们几十年研究王羲之行书结体的经验,总结出“部首“、“错落,“尽态“.“迎让”、“欹侧“、“洗炼”、 “呼应”、“异形”、“假借”等九法,并附以相应的字例,也许会对初学者了解王羲之行书结体的规律有所裨益。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学习行书结体,单靠帖中这些字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多看王羲之其碑帖中的字例,以扩大视野,才能有所成就。

三、章法

章法,又称“布局”或“外行布白“,是指字与字、行与行以及整幅作品之间的组织安排方法。

用笔,讲的是一笔一画的书写方法;结体,讲的是字的间架结构的组织;章法,则讲的是通篇字怎么安排。可见,章法与用笔、结体是有区别的,但是章法又是由用笔的,藏露、结体的琉密虚实以及顾盼呼应等构成的,没有好的用笔、结体,是谈不上好的章法的,所以,章法又与用笔、结体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王羲之行书的章法有两个特点:

一是因体赋形,字形本来有大小长短的不同,王羲之往往根据每个字本身的特点,曲尽其态,而不计工拙,粗看似乎大小长短参差不齐,细看则和谐匀称,天趣盎然。

二是变形,即根据每个字在全篇中的不同位置及其与土下左右的关系来确定字的形态,或欹或正,或缩或放,往往天机自动,妙合自然。

行书的章法有三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气势连贯。气势连贯俗称“贯气”,对于贯气,朱和羹在《临池心解》中有最好的解释:“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王羲之行书或用意连,或用形连;在形连中,或用牵丝相引,或用折搭呼应,或用笔画相连,通篇贯气。诚如《临池管见》所说:“右军书转左侧右,变化迷离,所谓状若断而复连,势如斜而反正者,妙于离合故也。”

第二个原则是和中有违。“违“就是变化,就是差异.“和”就是和谐,就是统一,“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就是布局中要在统一中求变化,和谐中求差异。把字的欹正方圆,噩的润枯浓淡,行的疏密开阖等各种矛盾着的对立形式,统一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这点来说,王羲之的行书堪称行书的典范,

第三个原则是疏密虚实。虚实是个相对的概念,在作品中间,有字处是实,行间空白就是虚:字的疏处为虚,密处就是实,王羲之非常善于处理虚实关系,常常运实为虚,实处亦灵.以虚为实,断处仍续,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要想安排好行书的章法,还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意在笔前,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也就是说,在下笔之前对章法乃至每个字的结体、用笔有个大致的安排,尤其是对那些难写的字预先在心中布置好,做到心中有谱,胸有成竹,然后心手两忘,任笔挥洒.二是要由楷入行、楷书的用笔结体都有一定的规则,便于掌握、易于入门,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加以流动变化,写出的行书,章法。

初学书法如何选择字帖

  初学书法应该怎样选择毛笔字帖呢?这是很多初学毛笔书法的朋友都会有的疑问,尤其是练过一段时间仍不见收效的时候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帖,本文从五个角度来阐明了初学者挑选毛笔字帖的注意点,希望对您学习书法有所帮助!

  (一)选择优秀的字帖

  初学书法应该怎么选择毛笔字帖(附46种经典书法入门碑帖名称)

  所谓取法乎上,即选择最优秀的碑帖。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意思是说,如果选择高水平的字帖,起点就高,学得好的话,效果至少可以达到字帖的中等水平,如果选择一般的字帖,学习效果就等而下之了。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我们应该选择历代著名书法家的代表作来学习,因为那些是被时间证明,并且被公认的优秀作品。这样才不会走或少走弯路。

  (二)选择法度严谨的字帖

  初学书法应该怎么选择毛笔字帖(附46种经典书法入门碑帖名称)

  初学写字,严谨的字帖,应从规矩入手。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学习书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平正为主,因此我们应该选择法度谨严的字帖作初学范本。有些字帖,老辣高古,不拘法度,是书法家晚年人书俱老的作品,艺术境界虽高,但不适宜初学。还有一些字帖,乱头粗服,个性极强,艺术价值很高,也不宜用来作为初学。

  (三)选择雅俗共赏的字帖

  初学书法应该怎么选择毛笔字帖(附46种经典书法入门碑帖名称)

  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说,我们应该选择既美观又实用的字帖进行学习,追求雅俗共赏的效果。这里的“雅”,指格调高雅、风格纯正;“俗”即通俗,大家易于接受。一般来说,这样的字帖也必定是用笔精到,结构美观的,是属法度谨严的作品。那些风格诡异,造型怪诞,以丑为美的书法作品当然不在初学的范畴之内。

  (四)选择自已喜欢的字帖

  初学书法应该怎么选择毛笔字帖(附46种经典书法入门碑帖名称)

  同样是优秀的碑帖,有人喜欢这,有人喜欢那,选择字帖就不能强求一律,应该尊重个人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自己喜欢的字,总是情不自禁地模仿、学习,写起来感觉轻松愉快,之所以喜欢,其中一定有与自己的内在气质相契合的地方。有这种契合,便很容易上手,很容易见到学习效果。

  (五)选择版本好的字帖

  初学书法应该怎么选择毛笔字帖(附46种经典书法入门碑帖名称)

  字帖可分拓本和墨迹本两种类型。墨迹本点画分明,笔触清晰;碑拓本苍茫浑朴,有金石味。这两类字帖应该参照着学习。如果同一种字帖既有墨迹本,又有依墨迹而刻的翻刻本,那么最好选用墨迹本而不用翻刻本。因为翻刻本可能会失真。选择碑刻拓本作字帖,拓本的年代越早越好。现代印刷技术能够使印刷品与原碑帖质量不相上下,这对于我们选择碑帖来说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是我们不能选择印刷质量差的版本,一些仿刻本、修填本也不宜采用。虽然修填本字迹清楚,但是丧失了原碑拓的韵味。

  以下碑帖可供选择参考

  ① 篆书字帖:

  《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泰山刻石》、《邓石如篆书》

  ② 隶书字帖:

  《西狭颂》、《曹全碑》、《史晨碑》、《张迁碑》、《石门颂》

  ③ 楷书字帖:

  颜真卿《颜勤礼碑》、《多宝塔碑》、《自书告身帖》、《麻姑仙坛记》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虞恭公碑》、《皇甫诞碑》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

  赵孟頫《胆巴碑》、《妙严寺记》、《汲黯传》

  《始平公造像记》、《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郑文公碑》

  王羲之《黄庭经》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

  文征明《琴赋》

  ④ 行书字帖:

  王羲之《怀仁集王书圣教序》、《兰亭序》

  李 邕 《法华寺碑》、《出师表》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

  米 芾《萧闲堂记》、《苕溪诗帖》

  ⑤ 草书字帖:

  王羲之《十七帖》

  智 永 《真草干字文》

  孙过庭 《书谱》

  怀 素 《自叙帖》、《秋兴八首》

  张 旭 《李清莲序》


行书入门字谱的图书信息

书 名:行书入门字谱
版 次:1
页 数:92
字 数:
印刷时间:2011-7-1
开 本:大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4
I S B N:9787807462415
包 装:平装
22480472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