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书法是否被过誉了?赵孟頫书法怎么学_楷书_书法_行书

本文目录

  • 赵孟頫的书法是否被过誉了
  • 赵孟頫书法怎么学
  • 书法为什么有人说不选赵孟頫
  • 赵孟頫楷书作品中最好的是哪几个为什么
  • 赵孟頫和文征明,谁的书法更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 如何赏析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 赵孟頫的书法那么优美,为什么有人会鄙视他的书法艺术

赵孟頫的书法是否被过誉了

元朝初年,赵孟煩高举复古大旗,其书法上承右军,下开一代书風,乃蒙元期间书坛一颗闪耀明星。

因朝代时间顺序,其名列为历代四大楷书家之末,但其成就足可居四家之首。此绝非耸人听闻!

纵观颜柳欧三体,观其不同字之笔画,或一横,或一竖,多大同小异,几无变化,如公式,如印刷体。若任取其中点、横、竖、撇、捺等诸笔组一字,皆可也。

然赵之楷书,用笔变幻莫测,绝无雷同,尤以《胆巴碑》为极至。

今之学书者,独爱学欧、学颜,无他,为其公式化而易学也。学欧易俗,君不见田某乎,千人一面,如印如刷,不见其风韵,独见打印机耳。

赵之楷者,学之者寡,无他,以其难学者也。今之功利社会,万事求速成,敬告世人,学书欲速成,万勿学赵,学赵,非经年累月可致也。

至于赵之行书,窃以为足以媲美羲献,甚或超越。

赵之被人诟病者,始作蛹者乃阮元,后又有傅山,此二人乃碑派之始者,谓赵书俗媚,谓宁丑毋媚,等等。

此非论其书,乃谓其人也。盖因孟頫为宋主赵氏之子孙,宋亡后,赵未报宋而事元,其人无节,其书亦媚也。

以朝代更迭之责,压之于赵孟煩一人,由此波及其书,何其谬也!

赵孟頫乃一士族之子而已,宋亡之际,其族已远离国是,朝堂之事,岂一士族能左右乎?况辅蒙元而恤百姓,亦赵孟煩之初衷也!

后人只知其事元,而不解其衷,且以此论其书,可笑至极!

赵孟頫书法怎么学

赵孟頫书法,是现在存世量最多的一位古代书法大家,楷行隶草篆,墨迹碑刻,各种书体都有。喜欢他的书法,完全可以不必借助其他人的书体,他的字帖足以满足学习的需要。

要学习他的行书,最好从他的楷书开始。很多人认为学习行书没必要从楷书开始。直接从行书就能开始学习。理由是书体之间不存在基础关系。

书体之间是没有基础关系。而运笔的技巧却有快慢、难易之别。静态的书体运笔较动态的书体易。楷书为静,行书为动。要把动态的行书写好,就需要有能快能停的运笔能力。直接从行书入手,对节点的停顿就不能够准确的掌握,往往是能快不能停,书写出来就轻浮油滑。楷书训练的是稳定的运笔。当笔力得到提升以后,再来学习行书,在运笔上就能有良好的基础。所以说楷书是行书的基础,指的不是书体,而是运笔的能力。

楷书可以选择从他的《妙严寺》开始。字不要写大。赵孟頫的行书都是小行书。写大了节奏对不上,踩不在节点上。这就是为什么善于写大字的人,小字写不好,而小字写得好的人,大字也不能写好。原因就是书写节奏的改变。在《妙严寺》中,有的字的写法已经接近了行书,对将来过渡到行书会比较容易。

行书入手学习,就用《秋兴赋》。《秋兴赋》开始部分,基本上是楷书。这种楷书叫做翰牍书。是平时的书写体。有别于碑体书。尺牍叙情,碑版述事。各有其用。从用途的广泛性来讲,翰牍书的使用范围更大。
《秋兴赋》至第三行,字的姿态开始慢慢活动起来,过渡到了完全的行书。这对于行书的学习也有一个缓冲的适应期。把前三行做节奏练习,把节奏找准了,对后面连贯的点画练习才能有比较好的去掌握。

赵孟頫的行书比较丰富,著名的如《洛神赋》、前后《赤壁赋》、《归去来兮辞》、《千字文》、《秋兴赋》、《秋声赋》、《吴兴赋》、《文赋》、《出师表》《归田赋》、《嵇叔夜与山巨源绝交书》,还有他的书信尺牍,都是赵孟頫的行书经典。这里只是例举的一小部分。《兰亭序》他临写的都有好几种版本。但学习不能贪多。专心于一帖,最容易悟清书理。一旦悟解,便能触类旁通。其他的很快就能上手。

书法为什么有人说不选赵孟頫

不是学习书法一般不选赵孟頫,而是书法初学者一般不选赵孟頫。近现代学书者,入门几乎都是以唐楷为首选,因为唐楷三大家欧颜柳的楷书各自成体系,且结构严谨,乃是楷书之楷模。尤其自清代以来,学唐楷者最多,从而导致了清代馆阁体书法的空前盛行。

赵孟頫的书法宗二王,他对王羲之《兰亭序》的研究非常深入,虽未能全得其中神韵,却已得其妍美之气。后世众多学王羲之的书家,都不能出赵孟頫之右。因为只有赵孟頫能写出《兰亭序》的影子,其他书家只限于临摹,《兰亭序》里面有的字,他们能默写出来,而《兰亭序》里没有的字,他们就写不出感觉了。

赵孟頫的字有较浓的妍美之气,初学者基本功不扎实,又不是天才,容易把字练得媚俗。因此,初学者一般不选择赵孟頫楷书入门。待到有了基础,要是喜欢赵孟頫书法,还是可以潜心学习的。毕竟,如果大家都只学唐楷,那么大家的字都只会千遍一律。

赵孟頫楷书作品中最好的是哪几个为什么

感谢邀请:

赵孟頫占我国四大楷书之一,他能从楷书鼎盛时的唐朝争得一席之地,确非易事。赵体楷书多为神品已经得到公认,当然,仁者见仁,个人的喜好有差别是难免的。但赵吴兴的字就是好,那是谁都不能否认的。我很喜欢赵赵大师的这样几个帖子。《杜甫秋兴八首》、《三门记》、《妙严寺记》、《真草千字文》、《寿春堂记》、《汲黯传》、《道德经》。那么作为能在唐楷之后的又一座楷书大家,其楷体书好在哪里呢?

这是赵孟頫28岁时写的。《杜甫秋兴八首》赵子昂在四十年后又见到了自己的这个书作,在后面又题了字,款署:“此诗是吾四十年前所书,今人观之未必以为吾书也。子昂重题。至治二年(1322)正月十七日。”当时的作者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离他被推荐进京还有两年的时间。我看到真是惊讶不已。在他那么年轻时就写得这么出神入化真是难得。他此时正当盛年、心事拿云、挥斥方遒。笔画美姘细腻,婉转丰腴,结体端庄秀媚,圆润清丽,舒展平和,让人感到了作者的精神轻松旷达,气定神闲的愉悦状态,其疏朗俊逸,明快潇洒的神态跃然纸上,它的美真是能让人有一种眩晕的感觉。这时期的书法特点就是美艳柔媚,姿态妖娆。

赵孟頫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书迹,在众多传世作品中,晚年作品最能代表赵楷书风的又以《胆巴碑》最为精彩。他63岁时所书的《胆巴碑》被称为“古劲绝伦,品属第一”。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大意是说书法中的笔法与字的间架结构的关系。他的字结体前后经历了40多年的变化,就是他这段话的很好佐证。到了60多岁时,岁月的风霜已经磨平了他的凌云壮志,世道的坎坷已经让他历尽了人间的沧桑。在书风上,已经是人书俱老。这时的《胆巴碑》已经没有了丰腴润美,而是法度谨严,笔意雄强,顿挫有致,筋骨毕现。温驯典雅的气象被铁画银钩所代替。用笔上“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已非年轻时书作所能相比了,达到了“精奥神化”之境界。

赵孟頫和文征明,谁的书法更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当然是赵孟頫!

虽然都是王羲之的门徒,虽然都没有学成王书的六分,但是,再书法界能超过赵,文之人也是屈指可数了!

说道赵孟頫与文征明的书法,还是赵孟頫要高于文征明甚多。

首先我们谈书法的功力,文征明就远不如赵,赵孟頫的书法几乎没有败笔,而文征明的败笔就相对要多了,比如粗细变化上,比如笔力强弱上,文征明都不如赵。其次,再浑厚上赵更胜文,唯一文征明比赵强的似乎是灵动性上,可是,文征明的笔力较弱,笔力一弱就把灵动性的优势又消减了!

总的比较赵孟頫要胜文征明甚多。

如何赏析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主要从下面几点来看;

一、在点画方面

1、精准谨严。每一点,每一画,精准到位,法度谨严,极少能看到一丝一点之败笔,这既是对书法家的基本功的要求,更是书法家千锤百炼的结果。反观众多的古代、近现代书法家,甚至很多大家都很难做到这一点。

2、华滋遒劲。精准的点画肯定带来视觉上的华美,法度的谨严必然产生遒劲的力量。在外圆内挺之间,每个字每幅作品扎扎实实冲击着我们的眼球,收获一种线条形成的意象,油然而生美之意境,令人赏心悦目。

具体来讲:一是在所有的点画上,笔意是流动的,上下呼应,左右映带,就一个字而言,宛若行云,畅似流水;二是在起笔上以尖峰始,发乎自然,蕴含一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天道法则;三是在使转上,中锋侧锋兼用,园笔方笔俱到,使其线条运动方向在发生变化的那一刻,呈现出骨节点,这个骨节点是最考书法家功底的。而赵孟在这一点上尤显炉火纯青,故其字表现得深稳通灵、骨力遒劲;四是笔路清晰,从每一个字的起笔、运笔到落笔,线路和脉络是非常明晰的,从不遮掩,从不卖弄,从不浑浊,这是实力的体现,更是自信的体现。

二、在结体方面

宽绰绝美。汉字是方块字,选择什么样的结构,不同的书法家有不同的志趣,不同的欣赏者有不一样的审美观。比如:苏东坡、董其昌的字,整体来讲属于内敛型,其字在最后基本上是往里收的,而不是我们平常那种上小下大,讲稳求力,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韵味。再比如:启功先生的字,偏瘦偏长,据说是受到数学的黄金分割比例的影响。

赵孟字的结体,属笔圆架方,形秀骨挺之势,呈横直相安,撇捺舒展之状。再加之讲究向背揖让,俯仰参差,真行相和,故其字给人一种俊逸、典雅及高贵之姿。可以这样说,纵览整个书法史,这样的结体之姿是罕见的,也是最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共性,当然,这也是赵孟博古通今,众采各家之长的选择,更是自己身为皇室之后,坎坷人生阅历的内心独白。

三、在章法方面

赵孟作品的章法,遵循“一点或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同时,作品很多出现这样的轨迹:真行相间、行中带草,后草渐生,步入胜境之意趣。字与字随势而安,行与行递相辉映,直入眼帘的是整饬中自带潇洒,极像是阅兵中列队走过来的飒爽英姿的队伍。总体而言,赵孟的作品就字法、章法及篇法来讲,有如“芙蓉出水”之美,是其他书法作品难以比拟的。

赵孟頫的书法那么优美,为什么有人会鄙视他的书法艺术

许多人鄙视赵书都是因为赵孟頫的宋元异心,其实也大可不必,艺术就是艺木,某些人内心往往把自己标榜为正义,忠诚之士,怀着政治眼光去看艺术,去看艺术家,就会出现审美错觉,明知其艺术成就却因厌其人而鄙其书,其实也是一种病态!

试想,如果其书法未标其名,是不是也可称其为卓然大家!你认可书家,因为知其所谓的品行而鄙其书,这样的人本身也是个问题,只是自性不自见罢了。历史的交替更迭本来就不是哪个人能左右的,赵孟頫也同样只能顺其自然吧!所以说,建议就书论书,就政论政才是智慧之人。总带着某种既定的眼光把人或物区别对待,既有违众生平等的大胸怀,又违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视野,隘隘狭狭,在逼促的心境里生活,是不是很累?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