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的几种行书?请对我的书法发表意见_书法_行书_演变

本文目录

  • 虎的几种行书
  • 请对我的书法发表意见
  • “虎”字的演变过程
  • 书法中的翻笔是怎么的
  • 为何“虎”字在书法中写得像“屌”
  • 业余自学书法二年余,怎么能进步规避江湖气附练习请高手指点

虎的几种行书

虎字的行书可以查询得到的大概有24种写法,这24种行书的写法都是从古人的贴中截取出来的,全都有出处,并非无中生有,你可以参考他们的结字,草书的虎字可以查到的有29种写法,如里有需要也可以找给你,先把行书的写法贴给你。

个人觉得文徽明和吴昌硕的很不错,你可以挑选你喜欢的虎字,希望能帮到你。

请对我的书法发表意见

此草书单看一个“虎”字,写的没有问题。笔墨流畅,虚实有变,远近观测不走样,比较雄健挺拔。但观小字题拔,有失水准。

“虎”字的演变过程

“虎”字的演变过程

一.甲骨文中的 “虎”字是对动物的整体描摹虎,是食肉的猛兽,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不仅控制着整个食物链,而且严重地影响着古代先民的生存,因此,古代先民对这种猛兽十分熟悉并非常敬畏.甲骨文的“虎”字简直就是一幅虎的左侧视图, 是对动物虎的形象的整体描画.其实,这个字应该是来源于图画,与新石器时代的阴山岩画上的虎的样子十分相似,对比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其传承的关系.  

二.金文中的“虎”字突出的是动物身体局部的特点  金文中的“虎”字最初依然保持着虎的整体形态.例如:陕西法门寺西周青铜器虎簋铭文中的“虎”字就与甲骨文中的“虎”字十分相似.后来的金文的“虎”字就突出了虎牙虎爪.因为先民在狩猎的生活中已经认识到老虎的威力和特点主要表现在爪子和牙齿之上.所以“虎”字就突出了虎的这两个特点.文字毕竟不是图画,字形设计创意中,并不能总是将“爪”“牙”两端兼顾周到,于是,“虎”字在后来的发展演变中,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常常是突出“爪”“牙”两者中之一的构形.如金文中有的“虎”字,将虎的爪子做了极尽夸张的描摹,另一些金文中的“虎”字只注重了老虎牙齿的呈现.而秦简中的“虎”,着重了对老虎“爪”描绘,楚简中的“虎”,则明显偏重于老虎“牙”的凸现.  

三.隶书中的“虎”字,虎的“牙”与“爪”构形依然“虎”字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的演变,又经历了隶书,发生了重要变化,和实际的老虎形象有较大的差距,不再像古文字那样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虎的样子,只保留了虎的一些基本特征.在《说文解字》的小篆中,“虎”字,直到隶书中的,“虎”字,虎的“牙”与“爪”构形依然.  

四.楷书“虎”字是一幅完美的回首长啸上山猛虎的左侧视图由隶书演变为楷书后,“虎”字不但保持了虎的“牙”,而且继承了甲骨文中“虎”字的虎的腿部和尾巴的构型,使得整个字的构形更加的完美:最上面的“丨”和“一”是虎的耳朵,“ 乛 ”是虎的上腭和牙,“丿”是虎身,“七”是舌头、下腭和牙,“几”中的“丿”是虎腿,“横折弯勾”则是虎的臀部和尾巴,构成一幅完美的回首长啸上山猛虎的左侧视图.

书法中的翻笔是怎么的

在书法中,行笔的运动轨迹方向改变,就存在笔锋的转换问题,环转的笔画只是方向的改变,略提暗过。方折处的笔画,就会有明显提按顿挫动作,翻笔的方式有圆转和方折两种。

(王羲之日月帖)

一,圆转的翻笔。

下图中的字有三处环转笔画,转时提笔暗过,转换笔心,转处圆劲。有不明显的略提的动作。

二,方折的翻笔。

下图中的"再"字,第一个横画的折笔往上翻承接下一笔,第二个横画略提然后按笔向左下方行笔。第三个横画承接第二个横画引出的牵丝,这个折笔是由右上方至左下方的牵丝和横画形成的45度夹角。交接处也有欲按先提的动作。

"酸"字和"慕"字有多处转折翻笔,不能一转而过,须在转折处增加按笔动作,这样才方峻硬朗。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为何“虎”字在书法中写得像“屌”

要搞懂书法要知道这个字如果演变而来,甲骨文-篆书-隶书一草书一楷书一行书,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汉字的表意性及其独特性的结构,为中国书法提供了前提条件,古代王羲之,近代的毛泽东都是大书法家,如果你要看字看毛泽东的字,写的气势磅礴,形如流水,你所说的虎字,

虎字的草书实际是甲骨文,箓字演变而来。

业余自学书法二年余,怎么能进步规避江湖气附练习请高手指点

江湖与你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好帅气的字!看得出你的书法天分极高!书法练到如此境地,你不必问江湖了。

你的书法仅仅从收笔处能看出一点瑕疵来,非常难得!

或许你只需要多看一看,多理解一些书法理论的知识。当然,临帖不能丢,笔力也需要加强。

你真的很棒,努力一定会有成就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