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四任公安部长,当过武警部队政委,四川省委书记官至正部级_北平_陕北_工作

王维有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其意思是说,明月从松林间洒下洁白的月光,宛如一汪清澈的泉水,从山石上静静地流淌。如果用这清泉比如老革命家赵苍璧,再恰当不过了。他曾是四川省委书记、武警部队政委、新中国第四任公安部长、中顾委员,官至正部级。他就如一股流淌在人民心中的清泉,澄澈清亮。

陕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也是我国排名第十的将军省,从这里走出来的新中国开国上将的数量,同位居将军省第一的江西省一样多。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赵苍璧,就是从陕西省走出来的老革命家,他从一名便衣队长,干到了公安部长,被誉称为“人民政权的卫士”。

如果你到过陕北的清涧县玉家河镇赵家坬村时,就会发现,此地一块当地村民所立的石碑,就讲述着赵苍璧的革命历程,从他的故居窑洞内陈列的一封封家书,穿过历史的尘埃,向人们诉说着这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无论身在何处,官有多大,他始终坚持党的原则办事,时刻注重艰苦朴素的作风。那么,他又有哪些传奇经历呢?

赵苍璧,1916年出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受到陕北红军的影响,在1934年时,他就参加了革命。1935年11月,中央红军历经艰险到达了陕甘边区,已经投身革命一年多的赵苍璧,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开始了他的革命新征程。

也就是在这一年,赵苍璧被组织送至西北政治保卫局,在瓦窑堡举办的保安人员培训班学习深造,接受系统的情报工作训练。结业之际,因其为人机警,思维敏捷、和超凡的观察能力,很快被领导发现和挖掘,留在了西北政治保卫局工作,担任保卫局的一名巡视员,自此,他便长期游走在隐蔽战线的刀刃上,从事着秘密情报的搜集工作。

1937年,赵苍璧担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处主任时,表现出了非凡的策反能力,他曾通过一场动员讲话,没费一兵一卒,就成功剿除了一股土匪武装,一些被感化的投诚人员,还被感动得感恩带涕。

展开全文

在此期间,他坚决镇压汉奸,重拳打击反动势力,摧毁了许多隐藏在边区的特务组织,剿除了一些长期残害人民的反动派和土匪特务组织,为保卫党中央做出了杰出贡献。

为了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他积极组织民兵同敌特破坏势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他还组建了陕甘宁边区的第一支便衣队,并担任队长,这是一个专门侦察敌特组织的机构。在开始工作前,他严格立下了“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组织纪律“不许向任何人透露自己的身份和工作性质。”

他还结合当时的局势和自己的亲身经历,自编教材,编写了如何收集情报、传递情报,以及侦察与反侦察的教材,并带领队伍进行实战训练。这支队伍在战争年代立下了不朽功勋,建国后大部分更是成为了公安战线的中流砥柱。

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战局已经明朗的关键时刻,我党开始着手组建接管北平的干部队伍。因为北平是我国的千年古都,又是一座具有极其影响力的大都市,当时的敌我斗争形势十分严峻,接管工作千头万绪。

在此背景下,赵苍璧先后担任了中央社会部部长、北平市公安局三处处长,负责改造北平伪警察局,使之成为了人民的警察局,扫除了反动派的一切残余势力,维护了北平的安全稳定。

渡江战役取得胜利后,赵苍璧又负责改造了南京的伪警察局,成功侦破了一批潜藏的反革命案件,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很好的维护了南京的社会秩序和稳定发展。

建国后,赵苍璧随第二野战军挺进西南,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副部长,西南行政委员会公安局副局长。后又担任四川省省长和省委书记等职务,为四川的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四川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殊时期,他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他仍然坚持真理,始终对党忠诚。1977年,赵苍璧被调往北京主管公安部,成为了新中国的第四任公安部长,兼武装警察部队政委,中央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等职务。

在此期间,他严格按照中央的部署,指导全国公安机关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干部政策,重新组建公安部的各级领导班子,组建武装警察部队,恢复公安院校。

加强公安机关的组织建设和业务建设,大力整顿社会治安秩序,有力地打击了严重的刑事犯罪分子的破坏活动,领导全国公安队伍坚决实行公安工作重点转移,开创了公安工作的新局面。

赵苍璧自从18岁参加革命,就常年在外奔波,自古忠孝两难全,可他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即使父亲离世,母亲病重,由于工作的原因,也没有赶回老家,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对于他来说,虽然留下了终身遗憾,但他却是人民的好儿子。

1993年5月11日,赵苍璧病逝于北京,享年77岁。赵苍璧是一位清廉的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就像他家乡的名字“清涧”一样,始终那么干净、那么清澈透明,一汪到底,不忘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铭记党和人民寄予的重托,他的光辉事迹将永远载入历史的史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