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卫国,越战越强|“小国”以色列,为何能“吊打”阿拉伯?_以色列_犹太人_阿拉伯

流浪的犹太民族一直在前往迦南的路上。当耶路撒冷城墙上阿拉伯旗帜已经飘扬了一千多年,那选择回归上帝应许之地的不仅有犹太人,随之而来的还有血与火的战争。被穆斯林国家包围的以色列能在夹缝中生存强大吗?

艰难复国路

历史上,犹太民族长时间定居于大致在如今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一带的土地上。由于罗马帝国的扩张,国破家亡的犹太民族被迫流亡世界各地。

后来阿拉伯帝国从东罗马帝国手中夺取了现在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大量阿拉伯人移民耶路撒冷,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家园。

犹太人在他国缺乏归属感,他们渴望以耶路撒冷为国都建立一个真正的属于犹太人的国家。为此犹太人掀发起名为“锡安主义”的复国运动,在英国人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开始回归“祖国”。

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刺激了一大股犹太人“移民潮”,与此同时,更加坚定犹太人复国的决心。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在巴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展开全文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成立。犹太人认为他们是回到了本来属于他们的土地上,而在阿拉伯人眼里,这些外来的犹太人则是居心叵测的侵略者。回顾历史,双方都视对方为邪恶的异教徒,又更何况二者挤身在堆满火药桶的中东地区。

以战卫国,越战越强

“我们同情犹太人,可是他们建国要在我们的土地上割让领土?……为什么要损害与犹太人的苦难毫无干系的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以巴分治后,面对不公平的领土分割结果。极度不满的阿拉伯联军主动发起战争,突如其来的入侵让缺乏准备以色列猝不及防,气势汹汹的阿拉伯联军将以色列逼入绝境。

刚从产房里出来的以色列似乎就要被送入太平间。就在这时,联合国出面调停,双方达成四周的停火协议。

这是以色列争取的结果,也是缓兵之计。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以色列动员了全球各地的犹太人,在犹太人的一直努力下以色列建立起了强大的国防军。

这个节点成为了影响战争形势的分水岭。尔后以色列国防军转守为攻,打得阿拉伯联军节节败退。第一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胜利告终。中东无和平,停战只是为开战做准备。

第二次中东战争,埃及推行的苏伊士运河国有化运动触动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核心利益,而埃及又是阿拉伯联军的主要领导国。

于是以色列伙同英法联军入侵埃及,因为出师不义,英法以倍受国际社会的谴责,加上埃及人民的奋力抵抗,三国联军只能无奈选择退兵。尽管如此,以色列在此战中还是收获颇丰,明败暗胜。

不甘失败的阿拉伯联军在苏伊士运河战争过去不久后再一次卷土重来。埃及为此做足了准备。但由于战略失误,约、埃、叙先后被迫接受停火协议。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大获全胜,直接占领了叙利亚、埃及大片领土,大范围扩张了战略纵深。

随着美苏在中东角力的加剧,三年后,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联军欲一雪前耻,收复失地,并希望扩大战果以换取更多的谈判筹码。

然而阿拉伯联军再次折戟,在苏联人的帮助下,阿拉伯联军起初显示出了非胜不可的气势,但以色列背靠美国这座大山,又一次置于死地而后生。

这场战争投用大量新武器,是一场高含金量的现代战争。经历四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依然心有余而力不足。

越战越强的以色列选择了主动出击。为了打击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色列出兵黎巴嫩。可想而知弱小的巴解根本就无力对抗。

以色列在完成其战略目标后撤兵。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结束以后,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虽然冲突不断,但趋于平稳。

长年被战争损耗的各方开始寄希望于和平解决争端。尽管和平之路曲折,但至少有个盼头。毋庸置疑的是,以色列是和平谈判中的优势一方。从灭国边缘到登顶中东,我们甚至可以说,战争造就了以色列。

人和则国强,小邦不可轻

按理来说,以色列能在战争中存活下来就已经是一个奇迹,更不要说它在战争中逐渐发展为发达国家。以色列的发展离不开美国人的帮助,但不能是解释以色列所有成功的主要原因。

像阿拉伯国家这样扶不起的阿斗,苏联人的输血以助也阻止不了阿拉伯联军的兵败如山倒。所以“人和”是致胜的关键。

以色列国土面积不过3万平方千米,毫无战略纵深可言,阿拉伯联军哪怕是用“人海”战术也能平推,但还是败了,而且败得一塌糊涂。

阿拉伯联军名义上是互帮互助的穆斯林兄弟,但参战的阿拉伯国家同床异梦,除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相对团结,其它时候都是各怀鬼胎的。这样松散的联盟怎么可能打得过全国拧成一股绳的以色列。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阿以早已是天壤之分。以色列建国初就设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体。

以色列以犹太人为主体,犹太民族有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的之称,究其原因就是犹太人热爱知识。富裕的犹太人减去了以色列的原始积累环节。在健全的体制下,以色列成为了经济强国。

不仅如此,以色列人最大程度上发挥了犹太人在科技方面的潜能。国土狭小,环境恶劣,以色列人就打造科技种植精准灌溉,拓宽了国家的人口承载能力。

为了应对危机四伏的外交环境,以色列在军事工业上投入巨大,军事工业作为大型综合类产业带动了以色列各种科学的发展,这个小国数十年间培养了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以色列的出色教育体制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国家输送人才。

为了保卫发展成果,军队建设是少不了的。由于利益捆绑,以色列可以轻而易举地买到美国的尖端军事装备。

不仅如此,以色列自己也能研发制造顶尖武器。以色列被认为是有核国家,多项证据指出在以色列的军火库里存放着不少的核子武器。

如果说这样的战略恐吓型武器实用价值不高,那么我们可以看看他们的士兵如何。在以色列,除特殊情况外,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被要求服兵役,他们受到最精良的训练从而成长为最优秀的战士。

高素质的士兵配合着高端武器,以色列国防军足以吊打世界上一众自诩的“军事强国”。出于战略需要,以色列国防军在中东战场上,“闪电战”近乎无敌。以色列虽然是小国,但也是举足轻重的强国。

翻开《圣经》你会发现,犹太人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是强国的依附者,独立自绝与他们无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流亡的痛苦让犹太人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国家。历史让犹太人明白怎样保护好自己,所以以色列只能不断前进。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对于在夹缝中生存的以色列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强大就是灭亡。孟子曰:“……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以色列唯有强大方可生存,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