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战”中孙膑是如何打败庞涓的?桂陵之战简介如何_魏国_之战_卫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桂陵之战 魏国 之战 卫国

本文目录

  • “桂陵之战”中孙膑是如何打败庞涓的
  • 桂陵之战简介如何
  •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不是最早的运动战

“桂陵之战”中孙膑是如何打败庞涓的

谢谢邀请:

桂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齐国对魏国的一次截击战,发生于公元前354年――前353年,地点在现今的河南长垣的西北方向。

战争的起因,是因为赵国攻打卫国,卫国是魏国的盟国,为了救卫国,魏国派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邯郸告急,赵派使者向齐,楚求救,齐威王派出两路大军去救赵国,一路攻打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刘膑率领去救赵国,解邯郸之围。

当田忌,孙膑率八万将士到达齐,魏边境地区之时,魏军己攻破了邯郸,正准备进军卫国,孙膑同田忌商量,认为魏军主力在外,不因正面交锋,此时国内防务空虚,因采取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方略,于是兵分两路,一路故作声势攻打平陵,另一路由孙膑率领直捣魏国首都大梁,孙膑先以少量部队详攻大梁,齐军攻打平陵时,庞涓没放在心上,他还笑齐军指挥不力,当得知齐军少量部队竟敢进攻大梁之时,庞涓大怒,丢下辎重车辆,只率轻骑锐卒,日夜兼程直奔大梁,而此时孙膑将主力埋伏在庞涓回师的必经之路桂陵,当庞涓进入埋伏地后,齐军四面出击,此时魏军经过长途跋涉,急速行军,士兵早己疲惫不堪,一经交战,魏军大败,“桂陵之战”以庞涓被擒获宣告结束。

“桂陵之战”并没有击溃魏军主力,邯郸仍被魏军占领,公元前351年,魏,赵在漳河结盟,魏撤出了邯郸,齐释放了庞涓,庞涓在魏再度为将。

谢谢阅读

桂陵之战简介如何

谢谢邀请: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桂陵之战就发生在战国前期公元前354年。

在战国初期,魏国经魏文侯改革而变的强大起来,因此引起其它诸候国的戒备,于是赵、齐、宋、燕在阿会盟,共同抵制来自魏的威胁,魏国感受到了危机,就要想办法突破这种危机。这是发生桂陵之战的历史背景。

当时赵国旁边有个卫国,卫国为了不被赵国吞并就和魏国结盟,公元前354年,赵国夺取了卫国两处地方,魏国就出面干涉,派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不敌,于是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国齐威王作出了驰援赵国的决定,这是桂陵之战的起因。

齐军兵分两路,一路会合宋军、燕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此时魏军已攻破邯郸,庞涓正率八万魏军去解救卫国,孙膑认为,魏国主力长期在外,国内防务空虚,应直接攻打魏国首都大梁,这样魏军必定回救,赵国自然得救,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

为了迷惑魏军,不使魏军了解齐军的战略意图,齐军先佯攻魏国的平陵,平陵防务很严,庞涓主力救援极时,齐军大败,但这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齐军早以准备了一支轻装战车部队直捣大梁的城郊,首都吃紧,国王危在旦夕,迫使庞涓率军回援。

孙膑派少量部队佯装与魏军主力交战,处处示弱,造成齐军不堪一击的假象,庞涓果然中计,轻敌冒进,以轻装急行军速度回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设伏,一举擒获了庞涓。桂陵之战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截击战,达到了避实就虚,攻其必救的目的,创造了“围魏救赵”的战法,创造了军事上常用的手段。

谢谢阅读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不是最早的运动战

我是刀笔传神,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运动战,两战虽然都运用“围魏救赵”之计,调动魏军长途回援,但对齐军来说只能算是伏击战。齐军通过这两战打退魏国的称霸野心。而魏军统帅庞涓更是死于马陵之战,使得魏国国力走向下坡路,战国七雄的局面正式形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