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错图》中的鬼面蟹:螃蟹背上为什么会长出鬼脸?_雷州_关公_雷公

“鬼面蟹产浙闽海涂……其形确肖鬼面,合睫而竖眉,丰颐而隆准,口若超颔,额如际发。” 《海错图》中关于鬼面蟹的描述,确实活脱儿一张怒发冲冠、豹头环眼的鬼脸。但现实中果真有鬼面蟹吗?螃蟹背上为什么会长出鬼脸?

海错的“错”,是种类繁多错杂的意思。在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海错图》中,共描绘了300多种生物,几乎涵盖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大部分主要类群,还记载了很多滨海植物、奇闻异事和风土人情。时代所限,书中记述时有夸张,但妙趣横生。

张辰亮从2014年开始写作系列科普图书《海错图笔记》,《海错图笔记·肆》作为《海错图笔记》系列的收官之作,历时4年完成,考证96幅《海错图》原图,以20篇笔记向我们展示了鱼类、贝类、兽类及海洋植物的鉴别及物种介绍,以及他收集到的珍稀海洋生物照片及古代图谱。本文选取了《海错图笔记·肆》中关于鬼面蟹的部分。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海错图笔记·肆》,张辰亮 著,中信出版集团2023年2月版。

原作者|张辰亮

蟹的背壳疙里疙瘩,有些种类的疙瘩整体看上去颇像一张脸。《海错图》中的鬼面蟹,可谓登峰造极的例子。

聂璜描述鬼面蟹背壳上的花纹:“鬼面蟹产浙闽海涂……其形确肖鬼面,合睫而竖眉,丰颐而隆准,口若超颔,额如际发。”结合他的画一看,确实活脱儿一张怒发冲冠、豹头环眼的鬼脸。聂璜记录了当时人们对此蟹的各种别名:“或称关王蟹,或称孟良蟹,或称蚩尤蟹,皆以面貌相像之。”关王就是关羽,孟良和蚩尤也是凶猛粗犷的角色,都和这蟹背上的脸相符。与这张脸同样怪异的,是此蟹的足爪:“前四足长而大,后四足短而细。他蟹之脐全隐腹下,故八跪尽伏。此蟹之脐小半环背,故四足掀露。”意思是它的后四足出奇地微小,而且蟹脐有小半部分露在背上,使得那四条小足长在后背,难以着地。

展开全文

《海错图》中关于鬼面蟹的记载(《海错图笔记·肆》内页插图)。

如此奇蟹,必然史不绝书吧?可聂璜惊讶地发现“古人罕议及此”。他在鬼面蟹的画像旁愤愤不平地絮叨:难道大家觉得蟹上长出鬼脸毫无意义,所以都不讨论吗?可是谁敢说鬼面的螃蟹无关至理呢?如果不研究清楚原因,人们看到此蟹必定会疑惑,所以我要为它写一篇《鬼面蟹辨》!

鬼面蟹为何生有鬼面?

聂璜这种探究精神非常可敬,可惜,他没有科学的探究方法。今天的科学家如果面对这个问题,会解剖鬼面蟹,看看鬼面纹在结构上有何用途;再观察活的鬼面蟹,看看鬼面纹在蟹的生活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那四条极小的腿是干什么的?鬼面纹是否与这些腿的用途有关?鬼面蟹在遇到天敌时,是否会特意展示鬼面来吓唬天敌?天敌又是否会被吓到而放弃捕食?另外,还要看看跟鬼面蟹亲缘关系近的螃蟹背上的纹路又是什么样的,是怎样的演化路径。做完这一系列研究,才能推测鬼面蟹长出鬼面的原因。而聂璜决心对鬼面蟹的成因“研穷其故”,他是怎么做的呢?坐在屋里干想。

在《鬼面蟹辨》中,他首先发问:鬼面蟹为何生有鬼面?然后自问自答:“这没什么奇怪的。天下万物,都是根据太极、阴阳、五行的分类来模拟不同的形象。天上飞的动物就会长得像高处的物体,所以鸟的羽毛像树叶;地上跑的动物像低处的物体,所以野兽的毛发像野草。这种现象在螃蟹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螃蟹的身体像太极图,双钳代表两仪,八条腿代表八卦,背部有十二颗星斑,呼应十二地支。长着鬼面的蟹,肯定蕴含着更神妙的奥义!更何况传记百家的书中,有蚌中发现罗汉像、螺中出现仙女的记载,或许鬼面蟹也类似,是某种意象寄托在物体上的显现。”

看到这儿,我哑然失笑。很多人都喜欢像聂璜这样故弄玄虚,说某物的外形隐藏着宇宙密码。方法也很简单,只要这东西是圆的就暗示太极图,沾数字“二”就代表两仪,沾“三”就是三才,沾“四”就是四季,沾“五”就是五行,沾“十二”就是十二个月,沾“二十四”就是二十四节气……其实只要稍微一追问,他们就没词儿了:大闸蟹盖是圆的就是太极图,那溪蟹盖是梯形的代表什么?螃蟹八条腿就是八卦,那昆虫六条腿,岂不是少两卦,不合天道了?

传统相声《阴阳五行》(注:旧名《五红图》)就讽刺了这种思路。逗哏扮演一个大学问,声称世上每一个物体都能找出阴阳金木水火土。如苹果红的一面为阳,青的一面为阴;摘苹果要用剪子剪下来,剪子是金属,所以苹果有金;苹果长在树上,所以苹果有木;一咬出水,所以苹果有水……但在捧哏的追问下,逐渐无法自圆其说,越说越牵强。比如吃苹果可以败火,所以苹果有火;山楂可以做成糖葫芦,做的时候需要用锅熬糖,锅字是金字边,所以山楂有金……这段相声我特别喜欢,它的矛头直指对传统文化的庸俗化滥用,不但讽刺了某些古人,还讽刺了今人——很多所谓的“国学大师”和景区导游至今还在这样侃侃而谈。

当然,在聂璜那会儿,世界上还没有相声,他不会被讽刺。他继续写道:“我再用雷州(注:今广东雷州半岛)的雷来推演证明吧。雷州自古多雷电,号称‘产雷之乡’。雷是天地阴阳交汇激发产生的气,但雷州的雷是有具体样貌的。它生在土里,如同猪形。当地人会在秋后把它挖出来,煮熟吃掉。如果不是雷凝结灵气,结成胚胎,怎么能发生这种事儿呢?所以,一定是天地间的正大刚强之灵气,偶然依托在蟹体内,显现出鬼脸的物象,一代代繁衍扩散开来。”

轰隆隆的炸雷,怎么会凝聚成小猪的形状藏在土里,还被雷州人挖出来吃掉?太离谱了吧!这不是聂璜亲眼所见,而是他从别的书里看来的。《唐国史补》载:“雷州春夏多雷,无日无之。雷公秋冬则伏地中,人取而食之,其状类彘(注:猪)。”原来,广东雷州半岛三面环绕着高温高湿的南海,水汽充沛,地形复杂,极易产生雷暴。据当地气象台记录,夏天平均每月有15天雷暴,最多时几乎天天打雷。所以雷州建了很多雷公庙,发展出独特的雷神祭典,还产生很多雷的传说,雷州人挖猪形雷公吃,就是其中之一。

发情期的雄性变色树蜥,被两广地区的人称为“红头雷公马”(《海错图笔记·肆》内页插图)。

不过,这个传说太过离谱,古人多有纠正。聂璜经常参考的《广东新语》里就说:“雷公马,产雷州,可吃。故北人谓雷州人吃雷公云。”“雷公马”这个名字,至今两广、海南还在用,指的是华南常见的一种蜥蜴——变色树蜥。它颈部有鬣刺如马鬃,咬人后不撒嘴,传说要打雷才撒嘴,故名雷公马,当地人会吃它。《广东新语》的作者认为,雷州人爱吃雷公马,传到北方就成了雷州人吃雷公了。雷州还有一种在海滩上穴居的蜥蜴——蜡皮蜥,俗称坡马、沙蝉、沙鳅,但古人也常称其为雷公马,也会吃它。清代陈昌齐的《海康县志》载:“沙蝉,一名沙鳅,状似蜥蜴,腹白,背青绿,两胁正赤,穴居(注:这都是蜡皮蜥的特征)。其出视雷之所发,其蛰视雷之所收,故又名雷公马,肉可吃。《广舆记》载‘雷州有雷公子,其形如彘。土人取其吃’即此。但云‘如彘’,则传闻之误。”陈昌齐认为,蜡皮蜥在雨季雷暴到来之时出洞活动,雨季结束后入洞蛰伏,故名雷公马。雷州人吃它,引发了“吃雷公子”的传闻。但说它形似猪,则是误传。

所以,雷州人吃雷,是彻头彻尾的讹传,聂璜却拿它当真事,来论证鬼面蟹的由来,怎能不得出错误结论呢?中国知识分子自古有“格物致知”的传统,即研究事物来获得知识。听上去很像搞科研,我的单位所在地——中国科学院天地科学园区里,也有一块刻着“格物致知”的巨石。但古人的格物,跟今天的科研完全不是一回事。明代大儒王阳明试图实践格物致知,对着院中的竹子“格”了七天七夜,依然“深思其理不得”,还大病了一场。王阳明格竹的方式,也是坐那儿干想,和聂璜格鬼面蟹何其一致!没有科学的思维模式,再有一腔热血,也无法获得正确的知识。

日本渔民的人工选择

让日本平家蟹变出了人脸?

我小时候,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日本平家蟹》,似乎揭示了鬼面蟹长鬼面的真相。这篇文章是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卡尔·萨根写的。所谓日本平家蟹(注:因分类地位变动,今已改名为日本拟平家蟹),就是聂璜画的鬼面蟹的一种。卡尔·萨根写道,日本平家和源家两大武士集团在1185年打了一场海战,平家溃败,大量武士淹死。传说死去的平家武士化为了蟹,后背长有武士面孔。日本渔民捉到这种蟹就把它们放回海里,以纪念这场海战。卡尔·萨根认为:“如果你是一只蟹,你的壳是普普通通的,人类就会把你吃掉,你这一血统的后代就会减少;如果你的壳跟人类的面孔稍微相像,他们就会把你扔回海里,你的后代就会增多……随着世代的推移,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型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

浮世绘画家歌川国芳的这幅画里,战败的平家将平知盛随巨大的船锚沉入海底,成为怨灵。他的士兵纷纷化成了平家蟹(《海错图笔记·肆》内页插图)。

卡尔·萨根的结论是,日本渔民的人工选择让日本平家蟹变出了人脸。他以此证明人工选择力量之强大,足可以迅速改变物种的形态。同时又进一步证明进化论的正确:“如果人工选择在这么短的时期内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变化,那么,自然选择在几十亿年里能够引起什么样的变化呢?绚丽多彩的生物界就是答案。进化是事实,而不是理论。”我小时候在课堂上读到这篇课文时,感到非常神奇。但随着我长大,获得的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觉察到此文不靠谱。进化论、人工选择都有大量的事实来证明,唯独日本平家蟹的人脸不能当作论据,它肯定不是人工选择产生的。

卡尔·萨根是我敬重的科普作家,但他的专业是天文学,不是研究螃蟹的。他关于日本平家蟹的观点,是由英国进化生物学家朱利安·赫胥黎在1952年提出的。但是,赫胥黎也不是研究螃蟹的。跨行发表言论,使他们二位忽视了三点事实:

1.日本平家蟹所在的科,叫关公蟹科。聂璜画的“鬼面蟹”也是关公蟹科的。这个科的螃蟹有22种,它们广泛分布在日本、中国、韩国、越南、印度、其他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红海甚至东非,几乎涵盖半个地球。好几种关公蟹在日本都没有分布,但也长着鬼脸,它们不可能是古代日本渔民筛选出来的。

2.现在已经发现了关公蟹科的化石,如四齿关公蟹,其人面纹与今天的几无二致,说明早在源平合战(1180—1185年)之前,甚至很可能在日本有人之前,关公蟹就已经有人面纹了。

3.日本渔民之所以捞到平家蟹会扔回海里,纪念海战只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关公蟹科的所有种类都长得又小又薄,没肉没黄,无食用价值。中国人、韩国人、东南亚人捞到关公蟹,也会扔回海里。所以,“如果你是普通壳的蟹,人类就会把你吃掉;如果你的壳像人脸,人类就会把你扔回海里”只是卡尔·萨根一厢情愿的想象,现实中就算真有一只关公蟹恰巧长得不像人脸,又被日本人捞到了,还是会被扔回海里,因为它根本没啥吃头。既然长不长人脸都要扔,那就不存在人工选择了。

以上几点,不光是我这样认为,美国甲壳动物学家乔尔·W.马丁和日本横滨大学甲壳动物学家酒井恒在不同的著作中也提出过。卡尔·萨根看似比聂璜更科学地解释了鬼面蟹的成因,但依然是研究不深造成了错误。不知道现在《日本平家蟹》还在不在语文课本里,若还在,应该把它拿出来了。

中国海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关公蟹:伪装仿关公蟹(《海错图笔记·肆》内页插图)。

关公蟹的后背纹路凑巧像鬼面

那么,我们就真的不知道关公蟹长鬼脸的原因了吗?目前还不能。我在前文说了,要有科学家针对这个问题做过解剖学、行为学、进化生物学等一系列研究,才能得出答案。但是现在没有科学家研究。因为科学家还有很多更重要的问题要研究,蟹壳为什么形似人脸这种问题,对生产生活、科学进步、科学家个人前途都没什么作用,所以没人愿意研究。

此外,在蟹类学家看来,这鬼脸实在没什么可奇怪的,因为他们见的蟹太多了。关公蟹的背壳花纹,其实和其他螃蟹的很相似。所有螃蟹的壳都有一些高低不平的隆块,位置和内脏对应。蟹类学家据此把蟹壳分成额区、眼区、胃区、心区、肠区、肝区和鳃区等区域。对照这几个区域的模式图你会发现,关公蟹鬼脸的“眼睛”就是前鳃区,“脸蛋”就是中后鳃区,“鼻子”就是心区和肠区,眉心的那道褶皱叫颈沟,是头部和胸部愈合后残留的分界线。很多螃蟹都有这些结构,只不过关公蟹更明显罢了。所以,问蟹类学家“为什么关公蟹后背像鬼脸”,就像问气象学家“为什么那块云朵像绵羊”,问地质学家“为什么那座山的轮廓像佛像”,只能得到这样的回答:“不为什么,它就是恰好像了嘛!”

蟹壳分区图(以蜘蛛蟹为例,《海错图笔记·肆》内页插图)。

但是,作为科普工作者,我愿意多花些精力让读者尽量满意。很多读者会追问:“关公蟹的那几道凹凸,很多蟹也有,这我知道了。但为什么关公蟹的凹凸如此明显呢?”目前没有官方答案,但我们可以给出一些有根据的猜测。我的朋友张旭对蟹类颇有研究。他说关公蟹是喜欢趴在海底活动的,还经常卧入沙中。为了贴合海底,它的身体非常扁平。但内脏不能随着身体扁平而随意减小,尤其是鳃,需要一定体积才能保证呼吸。所以关公蟹的鳃区格外隆起,用来容纳鳃,也就形成了圆瞪的“鬼眼睛”和鼓胀的“腮帮子”。这个猜想我认为是有可能的,但还需解剖证明。

在厦门水族商吴润宏的工作室,我拍摄到关公蟹用特化的小腿背着伸展蟹海葵的画面。海葵有毒的触手可以有效防止鱼类、章鱼对关公蟹的捕食(《海错图笔记·肆》内页插图)。

另外,关公蟹有一个特殊习性:背一个东西盖住后背保护自己。它的最后四条腿不是特别小,还翻在背上吗?就是为了背东西而特化的。张旭据此又有一个猜测:鬼面纹有没有可能是为了增大摩擦力,让背上的东西不致脱落?这一点我倒不太认可。我在厦门见过很多活体关公蟹,它们喜欢用四条小腿背着一种特殊的海葵——伸展蟹海葵。这种海葵已经和关公蟹形成了一定的共生关系,能分泌几丁质膜,吸附在关公蟹背上。若遇到章鱼之类的天敌,关公蟹还会用四条小腿举起海葵,把它有毒的触手按在天敌身上,主动蜇走天敌。如果说鬼面纹是为了利于伸展蟹海葵的附着,还有些可能。但关公蟹除了海葵,还会背很多杂物,比如贝壳、树叶、海胆,它们和蟹背无法紧密贴合,主要是靠蟹的四条小腿抓着,鬼面纹也就起不到增大摩擦力的作用了。对了,鬼面纹也可能不是为了恐吓天敌,因为纹路平时都被背负物挡住了,天敌根本看不见。

四齿关公蟹的画风比较非主流,它喜欢背着海胆(《海错图笔记·肆》内页插图)。

还有一些潜在的原因,如蟹壳上的沟壑会在体内造成凸起,是体内组织的附着处(注:颈沟就是胃后肌一端的着生处);隆起和凹陷可以加强蟹壳的受力强度,使其不易破碎……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原因汇聚起来,使得关公蟹的后背纹路凑巧就像鬼面了。真正的答案,在我有生之年可能都无法知晓。区区一小蟹,把雷电、武士、画家、文人、学者、科普人全都牵扯进来,传说、争论、观察、思考,纷纷扰扰数百年未休,真是一出好戏!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原文作者:张辰亮;摘编:安也;编辑:张进;导语校对:赵琳。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 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