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458岁老朴树“断臂”中长出“树中树”_朴树_古树_树干

蚌埠市怀远白乳泉风景区内,白乳泉泉眼的西南侧,有一棵距今458年的古朴树。去过白乳泉的游客,在惊叹这株古树的长寿之余,却惋惜地发现:分为两枝主树干的古树,东侧的一枝出现了缺失。由于多重外界因素干扰,古树如今处于濒危状态。大皖新闻记者4月4日前往该景区获悉,古树的营救方案现已确定,并正在有计划地施行中。

古树简介

名泉旁的古树

现状:400多岁古树陷入濒危尴尬

在白乳泉风景区内的泉眼处,大皖新闻记者看到,古朴树西侧的树干,由两根钢管支撑其重力,枝叶依然茂盛生长;古树东侧树干距地面五米以上缺失,出现断裂痕迹,树干内的空洞处有一棵小小的朴树从内部钻出,倔强生长着。

朴树是淮河流域一种常见的绿化林、行道林、风景林树种,一般寿命只有200-300年。但白乳泉边这一棵朴树,经专家鉴定,种植于明代嘉靖年间,是目前安徽省内寿命最长的古朴树。放在全国,树龄也仅次于湖北丹江口水库的古朴树。

展开全文

古树修复现状

怀远白乳泉风景区工作人员周远望介绍,古朴树分为东西两枝主干,2017年因遭受雷击,朴树东侧主干损毁,东向生长枝叶完全枯死;西侧生长枝叶过于繁茂,因重力作用导致向下压力过大,使树木和原有支持钢管向西倾斜。而白乳泉地处荆山北麓,朴树受大风影响,进一步加剧倾斜程度,树木失衡,使东侧树根已裸露于泥土外,破坏根部生长,无法为树体提供必要的养分,古树存在断枝、劈裂的风险;且白乳泉景区每日游客量在万人左右,游人在欣赏白乳泉的同时,在树边踩踏较多,导致朴树下土壤板结严重,树体随时有倾塌的可能。

“树中树”已成活

保护:精准举措助力古树“延年益寿”

周远望介绍,秉持“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尽量恢复和保持古树原有的生境条件、养护与修复措施必须有利于提高古树名木的生活力和增强树体的抗性”的宗旨,在蚌埠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李德成老师的牵头努力下,景区和市县林业部门根据朴树的实际情况,制定严谨的“一树一策”保护方案。具体措施为:将现已倾斜的支撑钢管焊接加长,由直撑改为斜撑,托盘与树体结合处,用橡胶垫片进行防护。树干西北侧新建钢管支撑,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对树干形成“人”字型支撑,防止树干倾倒。同时购买园林营养土,开挖树根周围原土,将裸露在外的树根埋入土中。又在损毁的朴树东侧旁,移植旁边树苗于树干的缝隙中。清除老树树洞内部腐烂物与尘土,疏通空朽部位。外用仿真树皮包裹东侧树干,抵抗风雨侵袭,形成“树中树”景观,增强朴树树干的坚韧性与抵抗力。

进展:老朴树有望重焕生机

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如今,景区内的这棵古树西侧枝干生长茂盛,钢管支撑有力托举起西侧树干,助力树木不断生长,东侧枝干外侧有仿真树皮包裹,内部栽种的新树长势喜人。这棵古朴树几百年来虽历经雷火,如今却依然树冠如盖,枝繁叶茂,清幽怡人,覆盖身后的吕祖殿,与白乳泉共生共存。

采访中,周远望向大皖新闻记者表示,古树就是为经济发展开路,保护古树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生态文明,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绿水青山;白乳泉风景区“树中树”的保护方法现在已经初见成效,景区将持续密切关注,相信每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都在期待着这棵古树重焕生机。

来源:大皖新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