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丨吉林磐石创建“千塘稻”:黑土地长出“环保粮”_磐石_磐石市_种植

磐石的“千塘稻”水田(资料图) 磐石市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吉林3月21日电 (记者 石洪宇)春分这天,一场春雨滋润了兰家村的土地。谷月宝目测,半山处的泉眼沟很快就会冰雪消融,为春耕带来丰沛的水量。

兰家村坐落于吉林省磐石市牛心镇,是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的丘陵半山区,属于典型的黑土区。谷月宝是兰家村的党支部书记,也是兰家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

眼下,兰家村的农民正忙于备春耕,待四月中旬,兰家村915亩稻田将进行插秧育苗。

作为全国塘库数量最多的县市,磐石市成功创建5个被中科院认证的优质地理产品——“磐石兰家村大米”“磐石锦绣海棠”“磐石千塘鱼”“磐石大榛子”“磐石千塘稻”。

谷月宝称,“千塘稻”的灌溉水源来自长白山冰雪融化后形成的自然降水和山间清泉水。“绿色种植让大米卖出了好价钱,农民每亩地能多收入近千元。”谈及“环保粮”让村子受益,谷月宝喜出望外。村民们还将“千塘稻”的标识放在了村里的显著位置。

磐石规划的“千塘稻”种植区(资料图) 磐石市委宣传部供图

磐石市依托“千塘稻”优质地理产品优势,在多个乡镇开展了绿色水稻认证,规划种植基地5个。以此为基础,“蟹田稻”“鱼田稻”“鸭田稻”等特色水稻综合种养模式,也丰富了“千塘稻”的产品种类。

今年65岁的付永君种田已有47年。他直言,“千塘稻”改变了村民们的耕种方式。作为合作社里的“首席”种粮大户,他今年购置了大批有机肥。“原来的种粮方式有些粗放,现在卖粮价格不愁,我们要提高产量和品质。”

村民们坚持的精细化耕种也引来“回头客”——去年购买过“千塘稻”的大客户已提前到访,查看当地今年的备春耕情况,估算今年的商品粮价格。

磐石市介绍,当地坚持科技兴农,依托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黑土地保护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当地还制定了“磐石千塘”系列品牌发展规划,“千塘稻”和“锦绣海棠”两个产业共整合25家合作社,参与到产品种植、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谷月宝和付永君都计划扩大种植面积,让黑土地产出更多“环保粮”。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范小媛

责编:卫砚威

审核:朱富江

监制:卢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