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剧照
今天的书单和以往有点不太一样。
这期硬核书单把许多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摆到了台面:
现代人——也就是我们——被承载广告和热搜的电子产品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各类“快时尚”潮流中购买、丢弃千篇一律的商品,仰望着越来越高昂的房价,俯视着那些习惯于旧有模式的人们。
你一定感受到某种空虚。现代人生活在某个空间里,悬浮地、快速地旋转着。
我们如何对抗这样的空虚?答案或许是看清当下社会里的种种潜流。
《妥协社会:今日之痛》
《妥协社会》
[德] 韩炳哲 著,吴琼 译
展开全文
中信出版集团,2023-1
现代人活在了一个远离痛苦的社会。
早上打开电视机,明星们快乐的笑容和五颜六色的商品广告为你的一天奠定了基调——你必须快乐,除此以外没有选择。
爱情里的心碎、猜疑等负面词语一旦出现,人们就要给这段感情盖上不合格的印章。人们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以前我们歌颂痛苦、将痛苦浪漫化,现在则是将其视之为不允许存在的事物。
我们对着站在聚光灯下的面孔傻笑和欢呼,却未曾因此而得到真正的快乐。/《好莱坞》剧照
人们对痛苦的恐惧体现在哪里? 快乐的麻醉蔓延整个社会,引发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人们不再争辩而趋于中庸、 “积极心理学”大行其道……痛苦被剥夺了表达机会。
不仅如此,“痛苦被看作虚弱的象征,它是要被掩盖或优化的东西,”同时,拒绝痛苦的妥协社会也是一个点赞的社会,生活必须要达到能在社交媒体上晒一晒的程度。
韩炳哲提醒读者,不要为了一味追求廉价的幸福感而堕入麻木的陷阱, 这样会牺牲自身的感知力和创造力。但显然,这样的论述和社会上的另一种声音背道而驰。但在越来越“被快乐”的当下,偶尔也需要一剂清醒剂来提醒人们自己还在活着。
《数字劳动:自由与牢笼》
《数字劳动:自由与牢笼》
佟新 主编
中国工人出版社,2022-7
《数字劳动:自由与牢笼》的副标题已经直截了当地道出了数字劳动的一体两面:移至线上的衣食住行活动让人们不再囿于实体地域和边界, 但在迎接更自由、宽阔的网络生活的同时,人们也将自己投入了数字世界的牢笼中——如被记录和监控的网络痕迹和被困在系统里的劳动模式。
即使监督与规训趋于隐蔽,却不代表它们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淡去。/《摩登时代》剧照
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对“数字劳动”的定义有更新的理解:一般来说,我们默认外卖员、网店店主、线上主播都是数字劳动的劳动者,但实际上,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拍和日常,为喜欢的明星“转赞评”,这些都是数字劳动更为隐形的一部分。
区别于纯理论的社科类书籍,《数字劳动》的写作者们通过实打实的田野调查积累了大量的一手素材。在每一章节,通常都会先以非虚构形式呈现某一数字劳动的工作状态,在结束部分再附上学者式的分析。想要更好地了解数字时代及其构成的基石,《数字劳动》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制造白痴:电子产品如何威胁下一代》
《制造白痴:电子产品如何威胁下一代》
[法] 米歇尔·德米尔热 著,杜若琳 译
后浪 | 广东旅游出版社,2022-11
电子产品、下一代、白痴,米歇尔·德米尔热用标题中的三个关键词,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这本书的核心观点: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儿童会变傻。
据德米尔热统计,在西方国家,幼儿园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累计时间超过1000小时(1.4个月),5-6年级的小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累计时间是1700小时(2.4个月),对高中生而言,这个数字则超过了2650小时(3.7个月),这些时间分别占他们清醒时间的20%、32%和45%。 每个数字原住民在人生的前18个年头里,累计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约等于30个学年,相当于15年的全职有偿工作。
红肿的眼圈,酸胀的眼球以及晕乎乎的头脑,电子产品的力量还可以更强大。/《摩登时代》剧照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揭示了一个现实——电子产品正在占据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互联网从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裹挟人类。
虽然德米尔热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当今西方国家,但也值得我们警醒,这样的现象也同样发生在中国的许多家庭当中。
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奇迹,激励着人们拥抱信息技术和承载着它们的电子产品,似乎越早浸润其中就越有可能在时代的风浪中弄潮,但是事实似乎并不如此。 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行为障碍、智力缺陷和健康问题正在现代社会中越发明显,而与这些现象截然相反的,则是娱乐工业不遗余力地鼓吹着技术对新世代的进化作用。面对两组截然对立的结论,作为置身其中的普通人,我们该如何自处?对于我们的后代,是否需要更多审慎的考虑?
《流行之道:在潮流中把握真实世界》
《流行之道:在潮流中把握真实世界》
胡泳 著
华景时代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11
“太阳底下无新事”,流行之物无处不在。
从港星到日流、韩流,从街机、红白机到手机游戏,从录像带、电视到互联网、智能机……无论人们如何标榜特立独行,都无法否认潮流趋势推着每一个人前行的事实。尤其是在今天的网红经济时代,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流量”和“数据”的裹挟。
什么是流行?什么样的东西会流行?流行背后的推动力有哪些?到底是人们引领潮流,还是被潮流摆弄?面对流行,大多数人一无所知。
当我们过问自己是否赶上潮流的时候,往往是在不公正地自我凝视。/《一个小忙》剧照
元宇宙、短视频、算法、网红、智能汽车、虚拟世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聚焦当代社会流行的产品和技术,以多重视角阐释“流行”的表征和本质、要素和规则,揭示流行的底层逻辑,以及面对流行与潮流的三种态度—— “顺流而为”“逆流而思”“大潮反卷”。
“流行与时代同步,喧嚣与冷静抵牾,历史告诉我们,反思是人类最宝贵的品质之一。每一轮流行的大潮都向着它的未来退去,并在沙滩上留下痕迹。”当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地被技术控制、被算法捕捉时,反思与警惕是帮助人们重返真实世界、重获自由的力量。
《资本主义的未来》
《资本主义的未来》
[英]保罗·科利尔 著,刘波 译
理想国 | 上海三联书店,2020-7
讲资本主义的书有很多,但从道德角度入手的并不多。“深刻的裂痕正在撕裂我们社会的肌体”,《资本主义的未来》以这句话作为探讨现行资本主义问题的开端。
作者保罗·科利尔明白,对立与冲突正在给资本主义社会带来危害,就像它曾经造成的伤害一样——他对此感到担忧:身为一个公民,他亲身经历过城市从繁荣继而转向衰落;身为一个父亲,他也在为自己孩子的未来忧虑。他在书中解释道,世界上正在发生由于分化而产生的悲剧,而他的人生目标将是改变这种状况。
对于读者而言,观摩这位学者是怎么从诸多互相排斥的学科中抽出身来,以一种“摒弃极端”的中间做派游走于不同的思想流派之间,最终给出自己的答案,也不失为一件趣事。
同时,哪怕是不认可西方经济学的朋友,也可以成为它的读者。 书中选取精当的案例、详实的数据、广泛全面的覆盖范围,使得所有读者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保卫住房:危机的政治学》
《保卫住房:危机的政治学》
[英]戴维·马登 / [美]彼得·马库塞 著,周明明 / 韩筱 / 李玉婷 译
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8
缺乏保障的住房安全、过度商业化的住房市场、过分高昂的住房租金, 如果我们对此有过切身体验,哪怕只是对此有所耳闻,都足以说明我们可以成为《保卫住房》的读者。
这本书是一次对住房问题进行政治学阐释的尝试。在它并不厚重的体量里,完整地分析了上述提及和未提及的问题,并在最后向房客与房主给出作者自己的建议。
作者选取现实案例时非常独到和精炼:在阅读时,我们仿佛是在翻看一本非虚构写作书籍,跟随作者的文字回到纽约的街道上。
“让住房成为我们的家,而非房地产”,作者在行文中始终贯彻着这一理念。公允地说,花上两个悠闲的下午,把这本书通读完,了解一下像“绅士化”“建筑屠杀”“住房压迫”这些看似很远实则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词语,将会是一场收获满满的阅读体验。因为,这是我们本应该充分意识到的事情。
《绝境:滨鹬与鲎的史诗旅程》
《绝境:滨鹬与鲎的史诗旅程》
[美]黛博拉·克莱默 著,施雨洁 / 杨子悠 译
商务印书馆,2020-8
红腹滨鹬是一种小型的候鸟,每年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之间往返。鲎是一种生活在海里的节肢动物,从4亿年前到现在都保持着原始的模样,流淌着蓝色的鲜血。在美国东海岸的特拉华湾,每年5月会有大量的鲎在这里上岸产卵;与此同时,红腹滨鹬也会到达特拉华湾,在两周内吃下大量鲎卵,储存能量飞往北极繁殖。
然而,在21世纪,这里的鲎和红腹滨鹬的数量相比20世纪80年代的观测少了九成。为什么会这样?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黛博拉·克莱默跟随着红腹滨鹬的脚步,观察它们的迁徙路线和停驻点,思考“这种一年仅在海岸上出现一次的动物将如何影响我的生活,以及背后的原因”。
《绝境:滨鹬与鲎的史诗旅程》就是黛博拉对这次跨越大半个地球的旅程的记录。 从她的记录中我们看见,在生态环境被人类不可避免的短视和鲁莽破坏后,任何补救措施都显得有些无力。而危机已经近在眼前,我们还要迎来多少个“寂静的春天”?
《大量废弃社会:
服装与便利店行业不可告人的秘密》
《大量废弃社会:服装与便利店行业不可告人的秘密》
[日] 仲村和代 / [日] 藤田皋月 著,张佳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22-12
在日本,每年都有将近10亿件崭新的衣物被销毁,646万吨食物被浪费,几乎是“每人每天浪费一碗米饭”。《朝日新闻》的记者仲村和代和藤田皋月针对日本的服装和食物浪费情况开展了调查。他们发现,“浪费”不单单是把有用的东西扔掉那么简单,而是与消费者心理、企业运营、全球分工结构,甚至非法移民劳工等方面有紧密联系。
服装企业为了保持品牌的价值,不愿意降价销售衣物,而最后大量无法售出的崭新衣物只能被销毁。同时,快时尚的出现使原先企业的运行模式失去竞争力,只能进一步寻求压低成本,其中的一个办法就是大批量生产。
图片源自北京现代集团官网。
在《大量废弃社会》中,两位记者发现在这种结构性的浪费下,想要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十分困难。很多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总有人在改变中受到伤害。但也有着许多人在为了减少浪费而努力。书中的受访者还包括了废弃衣物回收商和新的服装商业模式创业者等人,视角丰富而全面。
同时,她们也试图让消费者反思自己的消费选择,便宜的就是好的吗?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有一项是“负责任地消费与生产”,在消费社会中的我们,很多时候是以将自己孤立起来的理性人视角看待问题。而看见大量废弃社会背后的症结,听见那些制造廉价商品的人们的哀鸣与哭声,正是这项策划的重要价值。
《1914:世界终结之年》
《1914:世界终结之年》
[澳大利亚] 保罗·哈姆 著,杨楠 译
译林方尖碑 | 译林出版社,2022-8
到底发生了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才会爆发?
《1914:世界终结之年》出版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百年之际,一百年里,越来越多关于这次战争新的史料被发现和公开。
这本书再次回望这次遍及全球的纷争和混乱。作者希望这本书“是一部简单明了的叙事史,通过罗列导致战争的时间、行动和态度来挖掘这场战争的原因”。
《1917》剧照
人们接受的教育常常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和几个标签联系在一起:殖民地、经济霸权、萨拉热窝事件、民族主义等。
但用这些标签来解释这场大战似乎显得过于单薄,也无法让我们理解这些可怕的数字:约6500万人参战,约200万人受伤,预估超过900万名士兵战死,500万平民死于军事行动的连带伤害、疾病或是饥荒。这个谜题可能永远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静寂工人:码头日与夜》
《静寂工人:码头日与夜》
魏明毅 著
世纪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10
上世纪60年代开始,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中国台湾接入了国际贸易供应链。来自世界各地的货船在基隆港停靠,运来成山的货物,一批又一批壮硕的劳动力随之而来。由于码头工人的工作形式特殊,他们需要在码头附近等待活计,活动范围便在码头周围。同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码头的繁荣让工人赚足了辛苦钱,使得基隆港的娱乐产业也呈现出一派发达的模样。
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国际航线快速转移,国际货船相继离开中国台湾地区,基隆港昔日的繁荣一去不返,那些已经被套牢在前几十年间建立起生活模式的人们被社会无情地抛弃。
作者魏明毅曾是心理咨询师,40多岁时重回校园,在台湾清华大学读人类学硕士,《静寂工人》是他的硕士论文。魏明毅把视线重点放在已经年老的码头工人和他们的社会关系上,看到在名为“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日常生活被颠覆前后的样貌。
他认为,将自己包装成理性的“新自由主义者”会将人视为可以抛弃的“苦力”和“工具”,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却是一个个具体的人的苦境,基隆港是这种随处都有可能发生的苦境的缩影。静寂的码头,留下了无声的疑问。
· END ·
作者丨张文曦、王亚奇、李诗梦、姚炜楠
编辑 丨张文曦
校对 丨杨潮
今 日 话 题
你眼中的现代性存在哪些问题?
喜欢这篇文章,请让我们知道↓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