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埔军校的学员名单?哪些著名将领毕业于这所黄埔军校_黄埔军校_分校_主任

关于黄埔军校的学员名单

教官:
国民party方面
蒋介石:校长
廖仲恺:party代表
李济深:教练部主任
邓演达:教练部副主任兼总队长;教育长(4);武汉分校代校长
王柏龄:教授部主任
戴季陶:政治部主任(1)
邵元冲:政治部主任(2)
林振雄:管理部主任
周骏彦:军需部主任
俞飞鹏:军需部副主任
宋荣昌:军医部主任(1)
李其芳:军医部副主任
杜景祺:军医部主任(2)
何应钦:战术总教官(1);教育长(3);潮汕分校校长兼教育长
胡谦:教育长(1)
王柏龄:教育长(2)
钱大钧:参谋处处长
石醉六:长沙分校分校校长
顾孟余、徐谦: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方鼎英:黄埔军校教育长、代理校长
另外还有:顾祝同、陈继承、陈诚、刘 峙、严 重、蒋鼎文、张治中、缪 斌、邵力子
Communistparty方面
叶剑英:教授部副主任
张申府:政治部副主任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3)

周佛海:政治部主任(后)
聂荣臻、鲁易:政治部秘书
恽代英:本部总政治教官;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夏曦:长沙分校政治部主任
陈毅、熊雄、张秋人、肖楚女、包惠僧、毛泽覃、于树德、胡公冕、韩麟符、安体诚、高语罕:政治教官
苏联方面
瓦西里·布留赫尔(加伦将军):顾问团团长
契列班诺夫:军校总顾问
白礼别列夫:步兵顾问
嘉列里:炮兵顾问
互林:工兵顾问
喀扶觉夫:政治顾问

学 员:
国民party
一期:吕梦熊(学员1队队长)、李伟章(学员4队队长)、陈复(国民party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第一届执行委
员)、冷欣(孙文主义学会骨干)、曾扩情(孙文主义学会骨干)、贺衷寒(孙文主义学会骨干,黄埔三杰之一)、宋希濂、石醉六、陈明仁、彭明治、黄杰、姚中英、郑作民、胡宗南、杜聿明、郑洞国、范汉杰、王耀武、李默庵、李仙洲、关麟征、黄维、王敬久、孙元良、张镇
三期:曾泽生、戴安澜、王竣、胡义宾、周复
四期:张灵甫、胡琏、潘裕昆、高吉人、刘玉章、李弥、覃道善、邱维达、赖传湘、彭士量
五期:王剑岳、梁希贤、陈文杞、吕旃蒙、郑庭笈
六期:戴 笠、王 诤、孙明瑾
另外还有:蔡炳炎、邓文仪、豊阝悌、桂永清、刘 戡、唐 澍、张耀明、邱清泉、廖 昂、覃异之、郑介民、陈修和、姜镜堂、康 泽、毛人凤、李云尔、唐生明、吴起舞、谢晋元、邱行湘、郭汝瑰、廖耀湘、孙明瑾、廖运泽
Communistparty
一期:蒋先云(黄埔三杰之一)、茅延桢(学员2队队长)、金佛庄(学员3队队长)、王逸常(政治部见习干事)、杨其纲(政治部见习干事)、洪剑雄(政治部见习干事)、李之龙、王一飞(青年军人联合会领导)、左权、徐向前、陈庚(黄埔三杰之一)、周士弟、王尔涿、刘畴西、彭干臣、许继慎、曾中生、侯镜如、曹渊、阎揆要、杨博泉、卢德铭、蔡申熙、宣侠父、杨博泉
三期:常乾坤、唐天际、余洒度
四期:林彪、倪志亮、郭化若、段德昌、赵尚志、白鑫、李运昌、洪水(越南)
五期:陈奇涵、杨至成、宋时轮、张宗逊、陈伯钧、许光达、赵范生、吴玉瑶
六期:罗瑞卿、郭天民、谭希林、赵一曼、周逸群、方志敏、刘志丹、伍中豪
另外还有:萧克、杨至诚、廖运周、张际春、程子华

黄埔人物志——分类:
(1)无产阶级军事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曾发表了一份军事家名单。这些军事家是:
Mao.ZD、周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叶挺、李先念、杨尚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段德昌、曾中生、许继慎、蔡申熙、左权、罗炳辉、彭雪枫;黄公略、方志敏、刘志丹。
这36位军事家中,有14个黄埔出身。其中解放前辞世的8个军事家中,黄埔出身的有5个,即:

教官:
周恩来、陈毅、聂荣臻、叶剑英、

学员:
一期:陈赓、徐向前、许继慎(烈士)、曾中生(烈士)、蔡申熙(烈士)、左权(烈士)
四期:林彪、段德昌(烈士)
五期:许光达
六期:罗瑞卿
其实,在那些英年早逝的烈士中也不乏佼佼者,比如金佛庄、李之龙、蒋先云等。他们和上述8位烈士一

样,如果不死,都有资格授元帅军衔。
(2)1955年解放军将帅
在1955年被授予军衔的解放军将帅中,也有不少出身于黄埔军校或是军校教官,其中元帅5人,大将3人,
上将9人,中将9人。中国Communistparty和人民解放军中的黄埔革命家、军事家有:

教官: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陈毅

彭明治(湘常宁,中将)、阎揆要(陕佳县、中将)
三期:常乾坤(晋垣曲,空军中将)、唐天际(湘安仁,中将)、曾泽生(滇永善,中将)
四期:林彪(鄂黄冈,元帅)、倪志亮(北京,中将)、郭化若(闽闽侯,中将)
五期:陈奇涵(赣兴国,上将)、杨至成(贵三穗,上将)、宋时轮(湘沅陵,上将)、张宗逊(陕渭南,上将)、陈伯钧(川达县,上将)、许光达(湘长沙,大将)、
六期:罗瑞卿(川南充,大将)、郭天民(鄂红安,上将)、谭希林(湘长沙,中将)、王诤(苏武进,中将)、黄杰(女)此外,萧克(湘嘉禾,上将)、廖运周、张际春、程子华等人也都出身于黄埔。
(3)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榜
教官:
Communistparty方面:高语罕、恽代英、肖楚女、熊雄、毛泽覃、张秋人、夏曦、严凤仪、鲁 易
国民party方面:廖仲恺、邓演达

哪些著名将领毕业于这所黄埔军校

  我军重要军事将领

  黄埔军校毕业生按期别:

  黄埔军校第一期:
  徐向前——元帅;陈庚——大将; 周士第——上将;
  陈明仁——上将;阎揆要——中将;彭明治——中将;
  黄埔军校第三期:
  常乾坤——中将;唐天际——中将;曾泽生——中将;
  黄埔军校第四期:
  林彪——元帅;倪志亮——中将;郭化若——中将;
  黄埔军校第五期:
  许光达——大将;陈奇涵——上将;杨至成——上将;
  宋时轮——上将;张宗逊——上将;陈伯钧——上将;
  黄埔军校第六期:
  罗瑞卿——大将;郭天民——上将;谭希林——中将;王诤——中将;

  黄埔军校干部系:

  周恩来,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叶剑英,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总参谋长。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央军委副主席。
  陈毅,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政治部文书,中央军委副主席。
  陈奇涵,黄埔政治大队长,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彭明治,黄埔军士教导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袁也烈,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海军副参谋长。
  熊雄,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代理主任。
  鲁易,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红3军政治部主任。
  恽代英,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教官,南昌起义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代理主任。
  雷经天,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科长,三野两广纵队政委。
  徐成章,黄埔特别官佐,琼崖工农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
  杨林,黄埔学生队长,红1方面军参谋长。
  胡公冕,黄埔卫兵长,红13军军长。

  按1955年授衔:

  元帅(3人)
  徐向前,黄埔第1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林彪,黄埔第4期,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聂荣臻,黄埔军校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中央军委副主席。

  大将(3人)
  陈赓,黄埔第1期,“黄埔三杰之一”,国防部副部长。
  罗瑞卿,武汉分校,中央军委秘书长。
  许光达,黄埔第5期,国防部副部长。

  上将(8人)
  陈奇涵,黄埔政治大队长,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
  陈明仁,黄埔第1期,四野第21兵团司令员。
  周士第,黄埔第1期,防空军司令员。
  宋时轮,黄埔第5期,军事科学院院长。
  杨至成,黄埔第5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张宗逊,黄埔第5期,总参军训部长,总后勤部部长。
  郭天民,黄埔第6期,训练总监部副部长。
  陈伯钧,武汉分校,高等军事学院院长。

  中将(9人)
  阎揆要,黄埔第1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常乾坤,黄埔第3期,空军副司令员。
  倪志亮,黄埔第4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唐天际,黄埔第4期,总后勤部副部长。
  郭化若,黄埔第4期,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王诤,黄埔第6期,副总参谋长。
  谭希林,黄埔第6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曾泽生,黄埔军校高级班,第50军军长。
  彭明治,黄埔军士教导队,武装力量监察部副部长。

  少将(11人)
  袁也烈,黄埔军校政治部干事,海军副参谋长。
  徐介藩,黄埔第3期,装甲兵工程学院副院长。
  方之中,黄埔第4期,天津警备区司令员。
  洪水,黄埔第4期,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
  李逸民,黄埔第4期,总政治部文化部长。
  曹广化,黄埔第4期,军事检察院检察长。
  白天(魏巍),黄埔第4期,炮兵技术学校校长。
  廖运周,黄埔第5期,高级炮兵学校校长。
  周文在,黄埔第5期,福州军区副政委。
  张开荆,黄埔第5期,沈阳军区副参谋长。
  朱家璧,黄埔军校第8期,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牺牲较早的我党早期黄埔系领导人:
  李之龙,黄埔第1期,海军局代局长兼中山舰舰长。
  蒋先云,黄埔一期,“黄埔三杰”之一,牺牲于北伐。
  李汉藩,黄埔第1期,湖南省委军委书记。
  许继慎,黄埔第1期,红1军军长。
  黄敖,黄埔第1期,红4军参谋长。
  董朗,黄埔第1期,红4军参谋长。
  彭干臣,黄埔第1期,红10军参谋长。
  蔡升熙,黄埔第1期,红25军军长
  冯达飞,黄埔第1期,湘赣军区参谋长。
  孙德清,黄埔第1期,红2军团参谋长。
  刘畴西,黄埔第1期,红10军团军团长。
  左权,黄埔第1期,八路军副参谋长。
  宣侠父,黄埔第1期,八路军高级参议。
  袁仲贤,黄埔第1期,三野第8兵团政委。
  周逸群,黄埔第2期,红2军团政委。
  熊受暄,黄埔第3期,红1军政治部主任。
  肖人鹄,黄埔第3期,红5军军长。
  吴光浩,黄埔第3期,红11军军长。
  朱云卿,黄埔第3期,红1方面军参谋长。
  段德昌,黄埔第4期,红6军军长。
  李天柱,黄埔第4期,红8军军长。
  伍中豪,黄埔第4期,红12军军长。
  何昆,黄埔第4期,红14军军长。
  李鸣珂,黄埔第4期,四川省委军委书记。
  刘志丹,黄埔第4期,红15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
  曾中生,黄埔第4期,红4方面军参谋长。
  王世英,黄埔第4期,中央军委敌工部部长。
  袁国平,黄埔第4期,新四军政治部主任。
  李运昌,黄埔第4期,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副司令员。
  赵尚志,黄埔第4期,东北抗日联军第3军军长。
  潘中汝,黄埔第5期,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总指挥。
  陶铸,黄埔第5期,广州军区政委。
  黄公略,黄埔高级班,红3军军长。
  李青云,武汉分校军事教官,红15军军长。
  项英,武汉分校政治教官,新四军副军长。
  张国焘,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中革军委副主席兼红军总政委。
  李富春,武汉分校政治教官,四野副政委。
  王良,武汉分校,红4军军长。
  李超时,武汉分校,红14军政委。
  徐彦刚,武汉分校,红1军团参谋长。
  邓萍,武汉分校,红3军团参谋长。
  刘型,武汉分校,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
  张友清,武汉分校,八路军总部秘书长。
  程子华,武汉分校,四野第13兵团司令员。
  夏曦,长沙分校政治部主任,红6军团政治部主任。

  20世纪80年代,经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有36位军事家是中国革命战争最终取得辉煌胜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这个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方志敏、刘志丹等组成的英名方阵里,可看到有16人曾经在黄埔军校留下过青春的足迹,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林彪、陈赓、罗瑞卿、许光达、许继慎、蔡升熙、段德昌、左权、黄公略、刘志丹。

  国民党方面

  干部系:
  蒋介石:校长
  廖仲恺:党代表
  李济深:教练部主任
  邓演达:教练部副主任兼总队长;教育长(4期);武汉分校代校长
  王柏龄:教授部主任 教育长(2期)
  戴季陶:政治部主任(1期)
  邵元冲:政治部主任(2期)
  林振雄:管理部主任
  周骏彦:军需部主任
  俞飞鹏:军需部副主任
  宋荣昌:军医部主任(1期)
  李其芳:军医部副主任
  杜景祺:军医部主任(2期)
  何应钦:战术总教官(1期);教育长(3期);潮汕分校校长兼教育长
  胡谦:教育长(1)
  钱大钧:参谋处处长
  石醉六:长沙分校分校校长
  顾孟余、徐谦:武汉分校校务委员
  方鼎英:黄埔军校教育长、代理校长

  另外还有:顾祝同、陈继承、陈诚、刘 峙、严重、蒋鼎文、张治中、缪斌、邵力子

  黄埔学毕业生:
  一期:
  吕梦熊(学员1队队长)
  李伟章(学员4队队长)
  陈复(国民党黄埔军校特别支部第一届执行委员)
  冷欣(孙文主义学会骨干)
  曾扩情(孙文主义学会骨干)
  贺衷寒(孙文主义学会骨干,黄埔三杰之一)
  宋希濂、石醉六、陈明仁、彭明治、黄杰
  姚中英、郑作民、胡宗南、杜聿明、郑洞国
  范汉杰、王耀武、李默庵、李仙洲、关麟征
  黄维、王敬久、孙元良、张镇

  三期:曾泽生、戴安澜、王竣、胡义宾、周复

  四期:张灵甫、胡琏、潘裕昆、高吉人、刘玉章、李弥、覃道善、邱维达、赖传湘、彭士量

  五期:王剑岳、梁希贤、陈文杞、吕旃蒙、郑庭笈

  六期:戴 笠、王 诤、孙明瑾

  另外还有:蔡炳炎、邓文仪、豊阝悌、桂永清、刘 戡、唐 澍、张耀明、邱清泉、廖 昂、覃异之、郑介民、陈修和、姜镜堂、康 泽、毛人凤、李云尔、唐生明、吴起舞、谢晋元、邱行湘、郭汝瑰、廖耀湘、孙明瑾、廖运泽

  

这人是谁有说是高语罕(1888-1948),怎么看就像建国后某个将军,是不是搞错了

这是陈赓,共和国的一员大将。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