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李默庵回来该多好,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不变的是那份情谊_周恩来_黄埔军校_的是

1975年12月下旬,总理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病痛的折磨让他难以入睡,他想起了诸多黄埔故人。

有一个人,总理多次和妻子邓颖超提及,这个在黄埔军校和总理感情最深的学生,也是让他无限遗憾的学生李默庵。

总理希望李默庵能回国看看,但直到总理去世这个愿望也没有实现。

时间到了1981年10月,金秋十月,茉莉花香,北京正在举办了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李默庵也被邀请回国参加。

邓颖超和李默庵

此时距离李默庵离开故土已经过去了32年之久,邓颖超得知李默庵回国,特意赶到他下榻的京西宾馆去看望他。

邓大姐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李默庵欲言又止。他想问问总理生前的情况,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深怕引起邓大姐的伤心。

邓大姐心思灵通,主动向李默庵提及了总理的生前的情况。听着听着,李默庵潸然泪下,一幕幕往事如同电影一般,从脑海中呈现。时日已久,却记忆犹新。

黄埔时期,由于李默庵军事政治能力突出,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对其印象颇深。

展开全文

黄埔时期的周恩来

因为看好李默庵,周恩来曾把李默庵调入政治部工作。认为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更让同为湖南籍的陈赓在政治上多帮助李默庵。

陈赓和李默庵私人关系很好,两人的交往也更深,经常一起讨论时局。

一天,陈赓对李默庵说:“做真正的革命军,就得加入真正的革命党,像你就应该加入共产党。”

陈赓的话让李默庵非常期待,回答道:“共产党员个个都是好样的,你既然是共产党员,就带我参加共产党吧。”

就这样李默庵成为黄埔军校中第一个参加共产党的学员,周恩来得知李默庵入党,也非常高兴握着他的手道:“很好嘛,你是学生中第一个要求加入共产党的开了一个好头,我向你表示祝贺。”

黄埔时期的李默庵

在陈赓的带领下,他积极参加党内的各种活动,认识了不少同为党员的黄埔学员,像蒋先云,许继慎,王逸常等等。

那时中共党内的生活是严肃而紧张的,李默庵在第一次东征回来后经人介绍,认识了姑娘,双方情投意合,不久便谈起了恋爱。

由于经常迟到和缺席小组活动,许继慎和王逸常对此非常不满。尤其是许继慎得知李默庵谈起了恋爱,指责他是“小资产阶级浪 漫情调取代无产阶级铁的纪律。”

李默庵入党时间不长,党性修养没有得到好的锻炼,还未能适应严肃的组织纪律。

又年轻气盛,对于恋爱的指责,他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于是和许继慎有了争执,负气出走。许继慎以后再也没有通知,他参加小组活动,他也没有主动联系。

1926年中山舰事件爆发,中共的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蒋介石不允许第一军内存在共产党员,要么退出第一军,要么退出共产党。

种种原因下,李默庵宣布退党。得知李默庵退党,周恩来怒其不争道:“李默庵,你是黄埔军校中第一个参加共产党的学生,也是第一个退出共产党的,开好头的是你,干坏事的也是你,你太让我失望了。”

退出共产党的李默庵,在1926年秋参加了北伐,随军北上攻克武昌,接着移师东征,讨伐孙传芳攻克南昌,一路征战到1928年北伐结束,李默庵已经从连长升为陈诚11师31旅旅长。

人生的际遇充满了变数,初始国共两党从合作变为惨烈的搏杀,因抗日又变为合作。西安事变结束后,国共由对立转为合作。李默庵此时已经是14军第10师师长。

第十师师长李默庵

1937年的3月的一天,在第10师司令部,有两个客人想要见李默庵,见到两人后,李默庵却显的惴惴不安,似乎很不符合他黄埔名将的做派。

原来坐在他面前的,是他在黄埔军校的恩师周恩来,距离上次见面,一晃已经过去11年,而且有10年双方是作为对手。

周恩来笑吟吟的,看着李默庵,拉起了家常。当李默庵向周恩来介绍自己的家庭时,周恩来突然吟诵起一首诗:“登仙桥畔登仙去,多少红颜泪始干。”

李默庵万分惊讶,这本是在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时,在黄陂登仙桥等地,被周恩来指挥红军消灭了三个师,其中国民党军嫡系11师几乎全军覆没,李默庵的同学兼好友肖乾身负重伤。

他在赣南前线与妻子通电话时,感慨生命无常,命薄如纸。于是吟诵出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当时的心境,妻子听后也是泪如雨下,担心不已。

李默庵哪能想到,他的电话被红军监听了,所有内容,均以电报形式发送给了周恩来。

对于红军作战,李默庵是心有余悸,要不是自己武器先进,火力强大,自己也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也许是见到恩师,内心深处的想法,像是找到知音一般,不吐为快。

"你们的确是民心所向,国军对付的不是红军,而是以50万大军对付赣南闽西的五百万群众啊!‘’李默庵越说越激动。

“想当年东征的时候,政治部派宣传部队沿途宣传组织民众,民众均视我军为伐罪吊民之义师,箪食壶浆相迎者比比皆是,时隔不久,同是国军,恍如隔世,判如两人。老实说国军现在靠升官发财维系军心。”

周恩来静静的听着,站起身来凝视窗外:“苏区的老百姓也被搞得很苦啊。”李默庵的思考不可谓不深刻,但是当他日后在苏中和粟裕交手时,似乎依然,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三个多月后,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李默庵奉命率领第十师,北上抗日。1937年10月初,他带领这参谋人员到了太原,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溃兵和难民,无人收容,也无人去救治。他不能不为,抗战的形势担忧起来。

在去第二战区报道时,得知太原设有,八路军办事处,而且恩师周恩来也在。李默庵对周恩来的能力,非常信任和崇拜。

找到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果然在,周恩来看着李默庵,见他愁眉紧锁,欲言又止,似乎已经猜到了他的来意,“默庵,遇到了什么不如意的事?对抗战前途缺乏信心吗?”

李默庵没有掩饰心中疑虑,把在华北,山西的见闻,一股脑全部告诉了周恩来。

周恩来听后点点头,李默庵说的也都是事实,可周恩来对抗战能够胜利毫不怀疑:

“在我看来日本要灭亡中国,只能是幻想,它可以用军队打到整个中国,但他没有那么多军队去霸占中国,中国北部就有300多个城市,即使他们整个城市驻上一个连,他们也很难控制住整个城市。他们占的越多包袱就越重。”

“抗击日本侵略者,不能单靠正规军,一定要走全面抗战路线,把民众发动起来。”

周恩来说的都是肺腑之言,李默庵也知道,可惜就是无法做到,于是他想请周恩来帮自己搞一个发动民众的工作计划,周恩来欣然应允。正是这个计划,帮了李默庵在中条山游击战中,站住了脚跟。

太原会面之后,二人再也没有见过面,后来解放战争开始后,李默庵还任徐州公署第一绥靖区司令,和粟裕交手,虽然损兵折将,但也完成了开战前的预订计划。

李默庵要的是地,粟裕要的是蒋军的有生力量。二者的目标并不一致,所以我军说是七战七捷,国民党军认为我军是溃逃。

由于对共产党有莫名的感情,他的妻子利用了他的关系,在上海放走了一批,要处决的共产党员。引起了蒋介石的不满,把他调到了后方。后在程潜的保举下,任湘赣绥署副主任。

随着蒋军在全国各个战场节节败退,李默庵无疑是痛苦的,当时的选择,如今的结果。对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该怎么办,继续死保,这个被民众抛弃的蒋家王朝吗?还能保得住么?这个腐朽的政权已经落幕了!

他此刻反而有些庆幸自己,早已从厮杀的前线调到后方,在得知程潜准备起义,他也积极参加推动。

后来因为与程潜,陈明仁发生误会,李默庵负气出走到香港,又侨居海外,直到周总理去世也没有回国。

李默庵家人

李默庵出国以后,周总理没有忘记他,曾经给很多大使馆致电寻找他,没有结果,在一次周总理设宴招待,几位黄埔出身的国民党将领,席间总理不无感慨道:“李默庵现在不知道在哪里,他要是回来多好啊!”时间可以冲刷一切,却冲不淡,跨越几十年的师生情谊。

1989年11月29日,李默庵的太太顾林因病去师,两人相濡以沫62年,太太的去世,对李默庵打击很大,一个人在家里,看着妻子的照片,遗物常常心伤泪涌,悲伤不已。

顾林是上海人,战争年代一直跟着李默庵,再也没有回去,对故乡的思念,早已刻在心上,生前她对李默庵说:“过逝后,要回故乡上海安葬。”

李默庵何尝不想念故乡,回上海后。上海市政府曾专门为归国华侨,修建了华侨公墓—归园,李默庵的夫人也葬于此地。

为了陪伴妻子,李默庵变卖了美国的房产,本来准备在归园附近找到一处住所,陪陪妻子渡过晚年,但中央统招部和黄埔同学会,知道他的情况后,特意为他安排了住处和工作。

国内的黄埔同学会成立以后,1991年1月1日,台湾也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主要有台湾退役的黄埔将领发起,参会人数有1789人。

黄埔同学会的成立,双方互动频繁,在荣誉会长邓文仪,会长刘璠等人率领下,时隔40年,再次回归大陆,一路寻根祭祖,更重要的是他们力促祖国统一,并为之积极奔走。

在同学会到达北京以后,李默庵立刻从上海赶回北京,参加招待会议,会上他说:

“这次,台湾黄埔同学组织的祭皇帝陵和中山陵的活动,有重大意义,当年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效力于祖国和平统一,我们黄埔同学合作,扫清了革命道路上的许多障碍,今天时代需要祖国统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们黄埔同学要有始有终,携手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李默庵回顾自己时认为,这一辈子是幸运的走错的路,最终还是走回来,重新出发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