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为什么要叫大宋?原因可能有以下三个_节度使_商丘_赵匡胤

北宋

南宋

关于宋朝的国号的来源,历史没有任何记载,但是毫无疑问,一定是和赵匡胤当过宋州节度使有关。但是赵匡胤并不只当过宋州节度使,他在后周时期历任同州、滑州、许州、宋州节度使,其中宋州节度使只干过半年,和赵匡胤的渊源并不深。

不过,在宋代文人的笔下,老赵是花了一门心思来给自己的政权起名的。首先,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可以表示赵家是要发扬光大殷商,殷商的后人建立的诸侯国叫宋,所以殷商就是宋。而宋州节度使驻地在商丘,而商丘是商朝的始祖契就被舜封在商丘。宋州是商朝的发祥地,也是赵匡胤的龙兴之地,同时也是春秋战国时宋国的都城。而阏伯(即契)还曾经在商丘祭祀大火,这也是宋朝“火德”的由来。

这些显然都是文人牵强附会的。那么赵匡胤为什么会起名叫“宋”,而不叫“同”、“滑”、“许”呢?

原因一:宋州是他距离建立宋朝最近担任节度使的地方按照惯例,禅代式的改朝换代,新的王朝应当是和在前朝的最高爵位同名。比如晋朝,司马昭曾任高都侯、高都公、晋公、晋王。所以晋朝不叫高朝。而最高的爵位往往又是距离开朝建国最近的时候。因此笔者猜测,赵匡胤选择宋作为国号,正是因为这是距离他称帝建国最近的时候。

原因二:“宋”能够关联到商朝首先,我认为不应该以现在的读音来认为,“同”、“滑”别扭,毕竟中古汉语和现在的读音千差万别。然后,笔者没有听说过春秋战国时期有“同国”,因此“同”与爵位无关,会在王朝中显得不伦不类,“滑国”虽然存在,但是历朝历代都没有“滑王”,而“许国”的祖先只是吕尚,不是最高君主,优中选优当然是“宋”更合理。

原因三:宋国是公爵春秋战国时期滑国是伯爵,许国是男爵,宋国是公爵,而且还是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战国时期依然是比较强大的一个二流诸侯国,因此综合下来,“宋”最适合。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