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大唐天宝十四年,此时正沉浸于温柔乡的唐玄宗李隆基,突然接到了来自帝国东北一带的噩耗:安禄山造反了。
安禄山的造反对于唐廷而言是一场地震,不单单是政坛的地震,更是心理的地震。
要知道,早在几年之前,安禄山还是那个和蔼可亲的胖子,他认杨贵妃为干娘,能歌善舞,一个人就能逗得整个后宫欢声笑语,前仰后合,如此可爱的角色,又如何会造反呢?
然而,未等到唐玄宗思考明白这个问题,安禄山的大军就已经席卷了整个华北。
安禄山本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整个帝国东北三镇十五万精兵尽为其所掌握。
相比之下,此时的唐王朝所能掌握的卫戍部队和中央禁军仅有八万余人,且都是些常年远离战场的弱旅,面对安禄山大军的倾巢出动,几乎无力抵御。
安禄山绝不是纸上谈兵之辈,他下达命令部队半夜行军,黎明吃饭,一天至多前进六十里,没过多久他便侵入中原,就连唐朝的陪都洛阳都已经沦为敌手。
而唐王朝此时唯一能够谈得上“报复”的举动,就是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赐罪杀死。
当得知儿子安庆宗死后,安禄山狂怒不已,在陈留城下,他下令让所有投降的唐朝官民互相砍杀,以供自己泄愤。
展开全文
陈留军民面面相觑,不消片刻,这些绝大多数连鸡都没有杀过的人们便爆发了一场血腥残忍的混战,直到砍死了六七千人,血流成河才算停止。
无数人精心编织的盛唐美梦,就此只剩下了一地荒诞残破。
安史之乱的爆发,正处于唐朝最为伟大的时刻,在国际上,这时的唐朝是当之无愧的霸主,疆域与远迈西北“万国衣冠拜冕旒”,然而,仅仅一个安禄山便将这一切全部搅乱,令人大跌眼镜。
安史之乱的爆发,很多人都会简单的将问题归结于唐玄宗老迈糊涂,受了奸臣蛊惑,才最终酿造灾难。
可这一切真的这么简单吗?在这场影响整个国家的叛乱之外,又有着哪些内因?
安史之乱绝对不仅仅是某位皇帝和臣子一时昏庸就能够导致的,可以说,这场灾难的爆发是唐王朝百年来社会矛盾积累的结果。
唐王朝的立国根本源自于承袭隋朝的府兵制,府兵制简单而言,是将全国土地分配给年满二十周岁的男性公民,每人一百亩土地。在当时,30亩土地就足以一家4口人衣食无忧,100亩就能够过上相当不错的好日子了,可以说是十分大方。
作为回报,百姓们有义务服兵役,每年到农闲的时候,都会自备武器,参加地方政府统一展开的军事训练活动。如果训练表现出众,还会被选入折冲府,成为“职业军人”,享受税负减免。
府兵制运行逻辑并不复杂,但是它却有效地提升了国家生产力,在这一阶段,唐朝百姓几乎人人都生活富足,热衷于参军。
如果非要说府兵制有什么缺点的话,那么就是它无限放大了“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
在任何朝代,只要有富人有官吏,就势必会想方设法扩大自己的土地,挤占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间,富人和官吏本身在社会地位上就有着优势,想要从一个平民百姓手上拿走土地,简直不要太容易。
灾年借高利贷,丰年收重税,这都是再为平常不过的做法,唐初的土地或许百分之九十属于平民,那么到了唐朝中期,恐怕留在百姓手上的土地,不足一半。
百姓没了土地,自然就没办法继续搞府兵制,就算愿意参加训练,也没有多少人买得起全套盔甲,府兵战斗力也迎来了急速下降。
唐玄宗当然是知道土地兼并的危害的,为此,他曾经下达命令:全国范围内禁止一切土地倒卖,任何土地买卖行为都属于违法。
但这份命令只能治标不治本,唐朝末期百姓所拥有的土地已经只剩下了“十之二三”,无数人沦为流民,在盛唐气象的背后,昔日那批曾忠于国家的人民已经不复存在了。
历朝历代土地兼并,顶多也就是让百姓过得差点,起义多点,然而唐朝的府兵制下,迎来的将是国家军事、经济的全面塌方。除非进行一场彻底变革,否则根本无从扭转局势,然而改革之路何其困难,此时的唐朝在崩溃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府兵制瓦解以后,为了维持战争需要,武则天一朝,国家便已经开启募兵制,每年另外花费巨资来维持战争需要。
唐朝制度在制定时早就明确了每一分钱的花法,哪有闲钱来额外养募兵?因此这也进而造成了国家负担日益庞大,再加上唐朝疆域辽阔,只得采取边防屯垦的方式来各自防御,节度使由此诞生。
在边关维持一支常备军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古代交通运输条件极其落后,就地募兵就地筹粮永远是最为经济节约的方法。
为了能够省钱,唐朝开始将各种权力下放,征兵权、征税权、行政权……直至节度使成为了地方上的土皇帝。
藩镇制度决定了节度使手下的那些大头兵从来不会忠于国家。对于这些拿钱办事的募兵而言,节度使就是自己的衣食父母,他们管理着自己一日三餐、生杀予夺,天然的会更加愿意追随将军,而不是皇帝。
而节度使由于有着掌兵大权,也能够自行选择筛选,留下那些愿意服从自己的士兵,慢慢的,那些心向国家的士兵会被清除,留下来的全是死心塌地效忠节度使的士兵。
直到此时,节度使俨然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方诸侯。
唐廷不是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等到他们开始试图削藩时,早已为时已晚,这时的藩镇节度使和藩镇士兵们已经彻底融为一体,甚至出现了士兵联合拒绝削藩的情景,难以控制,稍有举动便有可能激发兵变,谁也不敢妄动。
其次,就算是真的能够削藩,其问题也不少,边防谁来保证?新来的将领是否会形成新的藩镇?这就使得削藩一直无法推行。
节度使的战斗力是有保障的,唐朝节度使最为盛行的时候,也是疆域最大的时候,在这段时间里,唐朝疆域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向西抵达阿富汗,向南抵达越南,向北则抵达东北,是真正意义的天朝上国。
可惜反面作用也在呈现,地盘越大,也就意味着节度使的实力越强。皇帝想要控制这些节度使,只能依靠其个人的道德约束,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唐玄宗之所以一口气将平卢、范阳、河东,东北三家节度使同时封给了安禄山,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唐玄宗是打心眼里信任对方。
安禄山能够成为一方重臣离不开李林甫的支持,当时的李林甫为朝廷宰相,双方结成利益共同体,在大唐这颗树上,疯狂吸血。
随着李林甫死后,其政敌杨国忠上台,局势再一次微妙起来。
杨国忠上台后,安禄山紧张不已,认定其一定会打压报复自己,但此时的安禄山仍然没有造反之意,说来也离谱,此时安禄山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长安城做个宰相,好圆了自己“出将入相”的美名。
从客观条件上来看,安禄山本人文化水平不高,他回到长安当宰相,只不过是挂个虚名,不可能会挑战杨国忠的地位。
然而,杨国忠却对这一举动并不买账,曾经对唐玄宗说:“禄山虽有军功,目不知书,岂可为宰相!制书若下,恐四夷轻唐。”
杨国忠一面阻止安禄山回来做官,一面又积极上书,称安禄山有谋反之心。
安禄山身处边关,论讨皇帝欢心,当然不是近在咫尺的杨国忠的对手,眼看着自己逐渐失宠,安禄山着急不已,此时此刻,对于安禄山而言,似乎造反也就变得没有那么不可接受了。
唐玄宗当然也考虑过不想把安禄山逼急了,为了安抚安禄山,唐玄宗曾经多次派太监前去赏赐、试探安禄山。
然而,另一旁的杨国忠却铁了心只想要赶走安禄山,甚至可以说安禄山如果造反,那才正中他的下怀,因此在之后的时间里,杨国忠开始了近乎疯狂的上书,声称安禄山即将造反。
杨国忠越是嘴贱,安禄山就越是紧张害怕,为了自保,他也开始暗中“盛陈武备”,直到有一天安禄山猛然惊觉,自己的实力已经远超唐中央军,到了这个时候,他便再也没有犹豫的必要。
眼见着安禄山席卷半个国家,中央军毫无抵抗之力,唐玄宗便只好启动预备方案,那就是用藩镇来平藩镇。
唐朝藩镇不只安禄山一家,除了东北河东、平卢、范阳三镇以外,还有西北派的安西、北庭、朔方三镇,相较于东北安禄山,朔方三镇的实力甚至可以说是更加强悍。
当然,短时间里,西北军队是无法到来的,只能调来将领。于是,唐玄宗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守洛阳,高仙芝为副元帅开始东征。
高仙芝、封常清均是名将,荣耀光环比之安禄山要耀眼不少,然而,两人所拿到的兵马,均是临时赶凑得来,这些兵马缺乏战斗经验,尽管两人拼尽全力,仍然无法抵抗安禄山的虎狼之师。
最终,封常清、高仙芝的防线一直退到了潼关才算稳住。
封常清、高仙芝的做法无可厚非,兵弱,打不过,那就等到西北的强援赶到,再做打算。可就在这时,唐玄宗耐不住了,眼下东北节度使正在席卷全国,而西北节度使又坚守待援,谁知道他们是真的打不过,还是和安禄山相约好,要平分天下?
最终,在奸臣的诬告下,唐玄宗做出了另一个昏聩举动,那就是以“失律丧师”之罪处斩封常清、高仙芝。
封常清、高仙芝死后,唐玄宗又急忙调来了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进行平叛。
哥舒翰选择了和封常清、高仙芝一样的做法,那就是镇守潼关,一来到当地,他便开始加固城防,挖掘壕沟。
在他的充分准备之下,安禄山几次进攻均被击退。
眼看着拿不下潼关,安禄山便使出了一个妙计:那便是将大军假意撤出潼关外的陕郡,只留下四千老弱病残驻守。
唐玄宗得知陕郡“兵不满四千,皆赢弱无备“的信息以后,十分兴奋,认为这是收复陕郡的大好机会,哥舒翰极度上书请求再探再查,可此时的宰相杨国忠又站了出来,向玄宗指责哥舒翰意图不轨,最终,哥舒翰的提议均遭到了唐玄宗的驳回,被逼无奈之下,哥舒翰只得带兵出关,结果在野战中全军覆没。
唐玄宗的瞎指挥,使得唐朝中央临时募集的20万大军全体崩溃,没过多久,安史大军便越过潼关,占领长安,唐玄宗只得带着百官和为数不多的军队匆匆西逃。
当队伍来到马嵬坡时,将士们饥疲交加,愤怒的盯着昔日高高在上的宰相杨国忠,要知道如果没有他捣乱,安史之乱爆不爆发还是一个问题,没有他捣乱,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人守住潼关也问题不大。
别的贪官污吏顶多是吸吸国家的血,你杨国忠简直是想要砍掉国家的根!
此时的杨国忠在干什么呢?他正在和二十来个吐蕃使者交涉,准备从随行的食物中拿出一份给他们,哪怕是到了这个时候,杨国忠也依然在维系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逃难队伍本来带的食物就不多,绝大多数官兵还都饿着肚子看到这一幕,有人当场喊:“杨国忠与胡虏谋反!”最终士兵们群情激奋,乱刀将杨国忠和其党羽杀死肢解……
安史之乱真正的平息,要等到几年以后西北军队的调回。
然而纵观整场事件,我们不难看出,这场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唐王朝的内部矛盾:地方与中央的不合,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才是这场动乱的根本原因。
哪怕是把唐玄宗和杨国忠换上刘备与诸葛亮,这些问题该爆发也是会爆发的,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